Author

Topic: 浅谈二战德国坦克装甲车辆的生产弊端 (Read 59 times)

newbie
Activity: 68
Merit: 0
二战时期,德国是世界公认的装甲强国,无论在装甲兵的创建、装甲部队的运用,还是在各型装甲战斗车辆的设计制造上都有卓越建树,德国坦克装甲车辆的性能之优良、战绩之辉煌、战历之传奇早已广为人知,但是就德意志装甲军团的总体而言,却有一个难以克服的致命缺陷,那就是产量相对较低,难以弥补战争消耗,结果被性能稍差却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苏联及盟国战车所压倒。
谈及生产数量,还是要用数据说话。有资料统计,从1934年到1945年,德国先后投产的主要坦克型号,包括I号至IV号、黑豹、虎/虎王及38(t)在内,总产量为49777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不仅是坦克整车的产量,也包含用于改装变型车的底盘生产数量;其中单一型号生产数量最大的坦克是IV号,总产量约8500辆;如果连同变型车在内则产量最大的是III号系列,超过15000辆,其中三分之二为III号突击炮;战争中后期威名远扬的黑豹坦克及其变型车数量约为6500辆,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仅为1347辆,虎王坦克更是仅有492辆。若论绝对数量,德国的装甲战斗车辆产量不算少,在二战各参战国中可排入前三甲,只可惜与前两名的差距不是一般得大。
■ 1943年,一批刚刚出厂的“黑豹”坦克准备由火车运往前线,作为战争后期的德军主力坦克,“黑豹”坦克及其变型车的产量约为6500辆。
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相对于苏联和美国那堪称变态的量产效率,德国只有被碾压的份儿,让我们再看看苏维埃红色兵工厂和民主国家最大兵工厂的恐怖产量数字。有资料显示,在1939年至1945年间,苏联生产的轻型坦克及其变型车数量为29956辆,中型坦克及其变型车数量为76296辆,其中T-34/76和T-34/85的产量为58701辆,重型坦克及其变型车数量为13517辆,各型装甲车辆的总产量为119769辆,是德国产量的2.4倍!美利坚的生产效率更为惊人,有资料显示在1940年至1945年间,美国生产的轻型坦克及轻型装甲车辆数量为31187辆,中型坦克及其变型车数量为68864辆,其中M4系列的产量为48966辆,仅有重型坦克数量较为稀少,在1944年至1945年间生产了2022辆,各型战车总产量为102073辆。换而言之,苏美两国在战争期间总共生产了超过22万辆坦克装甲车辆,是德国产量的四倍多,如果加上英国在同期生产的27528辆坦克及自行火炮,则三大战胜国的装甲战车的总量是德国的五倍!焉有不胜之理?
■ 二战时期美国国内的M4坦克生产车间,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使得美国在战争期间生产了超过10万辆坦克装甲车辆。
说起德国与苏美在武器生产上的差距,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占有的资源总量相差太大,虽然第三帝国在鼎盛时期几乎掌握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资源,但与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苏美以及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英国相比依然相去甚远。具体到坦克装甲车辆的生产,一个关键原因已经被广泛认可,那就是德国战车设计精细,结构复杂,量产不易。需要注意的是,德军坦克的优良性能正是基于其精巧缜密的设计,为了提高重型战车的机动能力,采用复杂的交错式负重轮,为了增强防护采用工艺较繁的表面硬化装甲,为了强化战场观察和联络能力,使用需要精密加工的光学设备和通信器材,所有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制造难度,延长了生产时间。以二战德军生产数量最多的IV号坦克为例,其单车生产工时为15000小时,而T-34仅为8000小时。最终德国人的质量优势还是敌不过苏联人的数量优势。
■ 二战时期苏联T-34坦克的生产车间,尽管性能略逊于德军主力坦克,但凭借庞大的数量,T-34依然可以在战场赢得胜利。
其实,除了资源总量上的劣势和对易生产性的忽视外,德国的坦克产量还受到生产方式、组织机制和动员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相比英法苏等主要对手,德国坦克工业的起步相当晚。一战后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不得制造坦克等新型武器,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德军以民用项目为掩护,秘密进行了坦克的研制,但是直到1934年希特勒解除《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后,德国人才真正开始考虑坦克的量产问题。此时,德国工业界对于坦克制造极度缺乏经验,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还要重新制作相应的工具工装,确定生产规范,建立和逐步完善生产线。
■ 德国最早量产的I号轻型坦克装甲单薄、火力贫弱,难堪实战使用,更多地扮演训练角色。
德国最初批量制造的I号坦克装甲单薄,仅有配备2挺机枪,存在诸多缺陷,根本无法用于未来的战争,更多担负训练任务。在战前古德里安等德军装甲兵的先驱们设定的主战坦克是装备37毫米炮的III号坦克和装备短身管75毫米炮的IV号坦克,后者最初只是支援角色,这两种坦克直到战争爆发两年前的1937年才陆续投产,到1939年9月战争爆发时仅有98辆III号和211辆IV号进入部队服役,而德军装甲兵的主力是装备20毫米炮的II号坦克,其性能相比同期的英法坦克毫无优势可言。可以说,在二战爆发时,德国的坦克工业才刚刚完成技术上的摸索,远未进入状态。战争初期德军装甲部队的胜利更多地源于战术优势,而非装备优势。
■ 二战初期的德国坦克生产车间,由于起步较晚,德国坦克工业尚未做好应对全面战争的准备。
战前古德里安曾对战时德国的坦克生产能力做过乐观的评估,其依据是1936年各主要工业国家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当时美国的汽车产量占77.2%,英国占7.8%,德国占4.8%,法国占3.5%,加拿大占3.4%,意大利为0.9%,其他国家合计2.4%。根据这项统计,德国的汽车生产能力排在世界第三位,超过了它在欧陆上的主要对手法国,考虑到英国的优势主要在海上,古德里安相信在一场欧陆战争中德国完全有能力生产足够的坦克以补充战损。然而,古德里安的判断存在两个巨大的漏洞,一个是他将美国视为非交战国,另一个是他将苏联完全排除在外,而在未来的战争中古德里安将逐渐认识到这两个国家庞大的工业产能和超乎想象的动员能力。
除了起步较晚外,德国在坦克生产方式上也存在很大问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作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德国坦克工业居然没有采用高效的流水线作业方式。实际上,在战前,德国两大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和欧宝公司都已经引入并成功运用了流水线技术,可令人费解的是,这两个厂家却被排除在坦克生产企业之外。二战时期,德国的坦克生产采用工作站制度,生产中的战车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站停留一段时间,完成相应的装配和加工,再进入下一个工作站,以虎式坦克为例,从开始组装到完成需要经过9个工作站。
■ 1944年时的虎式坦克生产线,德军坦克生产采用工作站制度,而非流水线作业。
德国坦克制造企业的地理分布也不利于高效生产。德国的坦克生产流程采用分包生产、集中装配的方式,即由不同的分包商完成引擎、车体、武器等组件的生产,然后将组件集中到指定的工厂进行总装,完成整车。战时德国的主要坦克总装厂在纽伦堡、卡塞尔、不伦瑞克、马格德堡和柏林,但是坦克组件生产厂的地域分布并不局限于上述地区,而是分散在德国各地,比如发动机和变速箱在弗里德里希哈芬生产,车体、炮塔和武器在鲁尔生产,履带在汉诺威生产,而车载光学设备和通讯器材的生产则在柏林。这意味着总装厂需要等待各地制造的组件运抵并齐备后才能开始组装,而大量的时间被消耗在运输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的提高,尤其在战争后期德国国内交通网受到盟军空袭破坏时,其消极影响更为明显,没有建立相对集中的坦克生产基地是德国坦克工业的重大缺陷。
■ 1942年,2辆刚出厂的III号坦克从堆积如山的履带旁驶过。德国的坦克制造采用分包加总装的模式,但厂家分布较为分散,不利于集中生产。
然而,无论是落伍的生产方式,还是分散的地理分布,都不是制约德国坦克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德国人在战前及战争期间没有迅速地对工业生产进行深度动员,实际上直到1943年以后德国经济才全面转入战时轨道。尽管总体战理论是由德国将军鲁登道夫首先提出的,但他的后辈们在新的世界大战中未能切实贯彻他的理念。
具体到坦克生产上,在战争爆发时德国工业尚未做好应对全面战争的准备。在德国主要的坦克生产厂家中,除了由莱茵金属公司控股的阿尔凯特工厂属于官办企业外,其他各厂均属于私营企业,这些企业除了从事军工生产外,还大量制造民用产品,而且在产能分配上最初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战争开始时,这些企业在坦克增产上的力度远远不够,却依然将大量产能投入到民用产品的制造上,令人惊异的是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43年才得到彻底改观,这其中还有一个深层因素是,纳粹当局为了避免重现一战时期生活水平下降导致国内社会动荡的局面,在战争期间一直努力保持国民生活水准,不敢大幅削减民用产品的生产。
■ 1943年,阿尔凯特工厂的III号突击炮生产车间,该厂是战争初期仅有的全力投入军工生产的厂家。
虽然在战前,纳粹政府通过由戈林主持的所谓“四年计划”加强了国家对工业企业的控制,努力使之适应战争的需要,但在深入动员方面却没有多大成效。这里可以列举一组数据作为对比:德国在1941年时的坦克产量为3623辆,到1942年增至5530辆;与之相对,苏联在1941年时的坦克产量为6590辆,到1942年就暴增至24446辆,这还是在大量工业企业迁往乌拉尔山以东的情况下完成的增产,由此不难看出苏德两国在战时动员上的巨大差距。
1942年2月,阿尔伯特·施佩尔接替空难身亡的弗里茨·托特担任帝国军备部长,他是一位才能卓越的组织者,在获得管理战时经济的全权后,他对德国的工业体系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深度动员,使各项武器产量得到大幅增长,并在盟国战略轰炸最为猛烈的1944年达到了战争期间的产量顶峰,以坦克装甲车辆为例,1943年的产量为11601辆,到1944年更增至18956辆,这两年的产量就占到德国战时坦克装甲车辆总产量的66%!由此也可以反证出二战初期德国的战争动员是多么地不给力!
■ 阿尔伯特·施佩尔,他在1942年初担任帝国军备部长,并对德国工业进行了深度动员,提高武器产量。
尽管施佩尔竭尽所能增加武器产量,但是德国在战争中的颓势已经无法扭转,单纯的武器增产难以弥补关键性战略原料的缺乏、大量熟练人员的损失和石油燃料的短缺,更加无法改变盟国和苏联在整体实力上的优势和交战双方持续扩大的数量差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导致德国输掉战争的因素不仅存在于东普鲁士狼穴的阴暗地堡内,也同样存在于克虏伯、亨舍尔和阿尔凯特的坦克生产车间里。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