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自卫反击战时的战士为什么丢弃肉罐头? (Read 83 times)

newbie
Activity: 76
Merit: 0
中越战争中军用食品不多,罐头就那几种。照常理来说,当年的人吃肉少,应该更喜欢肉罐头。实际却截然相反,解放军战士却很喜欢两种蔬菜罐头。萨沙也喜欢其中之一的酸辣菜罐头,听萨沙说一说吧。
  很多人认为打仗辛苦,耗费体力多,军人自然会喜欢吃大鱼大肉。全错。
  萨沙看过很多战史,绝大部分军人进入战场一段时间内,根本不想吃东西。因为紧张、劳累、不适应环境等多种因素,战士只能硬着头皮吃点饼干之类,完全是为了活命而已。
  等到过了几天,战士的食欲有些恢复了,也吃不下肉,最多吃点蔬菜或者咸菜。
  为什么?
  战场上的各种耳濡目染,尤其是各种浓烈的硝烟味、焦糊味甚至尸臭,任何人都不愿意吃肉,尤其不愿意吃肥肉,看着就恶心。
  刚刚参战的部队如此长期对峙时期也一样。
  解放军的肉罐头,主要是红烧猪肉和午餐肉罐头。
  前者都是大肥肉,这玩意不要多说,连续吃上一周,保证你食欲全无。
  午餐肉因加入面粉相对不那么腻,长期吃也受不了。
  我们中国人都是吃菜的两脚动物。你们年轻人90后00后可能吃肉比较多,什么肯德基麦当劳之类。
  萨沙小时候最多吃点蔬菜加肉丝,偶尔吃个鸡腿就感觉很多肉了。
  毛主席吃的那种红烧肉,普通人很少吃。这倒不是说没有肉,80年代中期猪肉供应就没什么问题,而确实是中国人不太吃得惯大肉。
  中越战争一对峙就是10年,战士上阵地最少要驻扎几个月。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午餐肉罐头,吃个几周也就够了,不愿意再吃了。
  这时候,绝大部分官兵就会转而吃蔬菜罐头。
  当年,解放军最常见的蔬菜罐头是两种:香干罐头和酸辣菜罐头。
  严格意义上来说,香干罐头不是蔬菜,是豆腐干。
  战士们对香干罐头还是很喜欢的。
  中国从南到北,似乎没有地方不吃豆腐干的。
  豆腐干最大的特点就是:吃不厌。
  豆腐干,中国传统豆制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
  军用豆腐干罐头,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各种调味料,比如酱油、味精、辣椒、食盐、茴香等等。
  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干,既香又鲜,稍微有些辣味,久吃不厌。
  豆腐干不油腻且有滋味,深受战士们的欢迎。
  在有条件的猫耳洞里面,煮上白饭撒上一些豆腐干,就是一顿饭了。
  相比香干罐头,最受欢迎的其实是香辣菜罐头。
  乍一看,香辣菜罐头算根毛,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
  它的主要成分都是些蔬菜:白菜、萝卜、洋葱、辣椒之类。
  这些蔬菜才值几个钱?
  在后方,怕是用一个午餐肉罐头就能换一箩筐这些蔬菜。
  可是,在战场上,香辣菜罐头绝对是好东西。
  大家都知道,我军那一代野战口粮,还是有一定问题的。
  压缩饼干和肉罐头都只有高热量,严重缺乏维生素、矿物质。长期吃这些东西,会导致人体虚弱,患有各种慢性疾病。
  想要补充这些东西,恐怕只能吃新鲜蔬菜了。
  自然,前线没办法提供新鲜蔬菜。就算军工背上来,高温40度以上的猫耳洞也没有条件保存。
  那么,香辣菜罐头就是解决这个的好办法了。
  它里面的蔬菜很多,都是采用凉拌,可以直接捞起来吃,也可以加热和其他肉类混合。
  当然,普通战士不会管什么维生素、矿物质之类,他们喜欢香辣菜罐头主要还是好吃。
  在吃腻了肉罐头的猫耳洞里,香辣菜罐头是同水果罐头差不多的好东西。
  香辣菜罐头是酸酸辣辣的,非常开胃。
  即便你胃口再不好,再不愿意吃东西,也不会拒绝香辣菜罐头。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