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为什么有人不惜歪曲事实来拼凑感天动地的鸡汤故事 (Read 125 times)

newbie
Activity: 19
Merit: 0
1997那一年,19岁的安金鹏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因此被保送上了北大。闻讯后的县文化局领导来家里找到了他的父母,并通过访谈营造了两篇文章,一篇发表于2006年8月21日的《中国民航报》,另一篇发表于2006年9月16日的《天津日报》。(1月11日澎湃新闻)
这个被虚构出来的学霸安金鹏的故事,以其感天动地的“事迹”,20年来声名远扬,甚至波及东南亚。直到今日仍然在互联网上流传,无数大小媒体不加核实地改编转载,有意或无意,赚取了吃瓜群众的无尽眼泪和点击率。
但是,早在2006年9月24日,真实的安金鹏就上述文章发表了声明,并要求《中国民航报》辟谣。因为,媒体上发表的关于他的文章严重失实,包括他读博的大学、获取博士的时间、他的妻子、他的家庭的贫困程度、他的父亲患癌等等,几乎所有的描述都不真实,而且对安金鹏的生活、学习情况的细节描述也与事实严重不符,内容过于荒诞。此文的作者还在《知音》杂志发表了一些文章,也不属实。这些文章发表后,对安金鹏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和压力。
然而,事实上,人们更相信文章中的假安金鹏,他成了不少教师、家长、学生、领导的楷模,生活中真实的安金鹏有口难辩,反而成为假安金鹏。
理性看来,抛出文章中的假安金鹏为的是树立一个榜样,也为了更好赚取人们的眼泪、阅读和传播量,这也表明,在微博、微信尚未开通流行之时,写故事的和贩卖故事的人早就一以贯之地为10万+的效果用尽浑身解数,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来拼凑故事。
安金鹏先生其实早就对这样的故事做了准确判断,它们是文学作品(可以编造和虚构),但不是新闻(不能虚构,需要事实和所有细节的真实)。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原则下,尽管新闻的伦理原则是每位写故事的人和所有新闻从业人员所必须坚守的,但还是有大量的文字内容违反真实的原则,主要包括凭空捏造的虚假报道、捕风捉影的疑似新闻、夸大其词的失实报道、文题不符的标题造假、违反常识的误导性报道等。
如果把这些情况用到一般的新闻中也许好检查、明辨和甄别,但对于一些人物报道,如通讯、特写等,却难以查出其中打擦边球的做法,如违背事实、夸大虚构、张冠李戴,并且把这些情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地像做元宵一样捏在一起,让人真假难辨。因此,那个时候如同今天10万+的文章,都让人真假难辨。除了安金鹏所指出的对他的描述文章外,还有人们记忆犹新的1993年11期《读者》杂志转载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
然而,这篇文章后来被指内容完全基于臆想,文中77名日本小学生的表现严重违背常识,有意美化日本青少年,贬低中国青少年,是一则造成严重影响遗毒数10年的著名谣言,使80后一度背负“垮掉的一代”恶名。
按理讲,这种打擦边球的文章也应当接受新闻报道职业伦理的规范,核心就是真实。但是,文章从炮制到发表,早就把真实原则抛到九霄云外了,而且即便有人质疑,也会有很多理由来抵挡。
例如,《夏令营的较量》最早发表在1993年第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题为《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后来以缩写稿《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发表于1993年7月号《黄金时代》杂志。1993年11期《读者》杂志全文转载。
《少年儿童研究》应当是学术研究杂志,刊登的文章都应是事实清楚、调查扎实的研究论文和其他文章,但后来的辩解说这是一篇报告文学,由此似乎挡住了一切批评。报告文学本来就虚虚假假真真实实嘛,有啥好质疑的?
不仅如此,就连今天的自然科学文章,也学起了报告文学的手法,目的除了10万+外,还在于提高被引量,获得研究资金、名声和职位等。
C·格伦·贝格利(C. G lennBegley)研究小组对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实验室发表在世界一流学术期刊上的53份“里程碑式”的研究论文进行重复性研究后发现,这53项研究结果中有47项结果无法重复,不能重复率达到88.68%。
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件是,贝格利的团队对一位研究人员及其团队发表的结果逐句研读,并按其方式和条件重复做了50次试验,但是,没有得出一次相同的或相似的结果。这位研究人员不得不坦承,他们的原始实验做了6次,只有其中一次得出了他们想要的结果,但他们还是将其写进论文中。因为这会是一个“完美的故事”。
为什么科学论文也要像报告文学一样讲“完美的故事”?这后面当然是经费和名誉。当科学研究论文都要讲故事时,新闻还有其他所有的文章的真实性该如何保证呢?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