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被运营商套餐”岂能成套路 (Read 90 times)

newbie
Activity: 14
Merit: 0
January 11, 2018, 11:45:39 PM
#1
“您好,请问是×××先生吗?这里是中国××,您的套餐是38元的,但我们发现最近几个月来您的消费都是在80元、90元左右,有一个月甚至达到了120元,套餐明显不够用,我们建议您升级成同系列的128元套餐,通话时间和流量都更多,您是否同意呢?”(1月11日《北京晚报》)
相信很多的手机用户都收到过这样的善意提醒。大概意思就是客服告诉手机用户,当前使用的套餐不划算,建议提高或变更套餐标准。有的手机用户毫不为之所动;但有的则不是,尤其是一些手机用户不善于精打细算,只是听信客服的一面之词,而稀里糊涂地变更了套餐,每月的固定消费就这样以优惠的名义增加了。
以媒体报道的为例,包视频不包广告定向流量是“坑”,充费送费捆绑消费烦恼多等等,这些招数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每到暑期、年底,三大运营商都会推出充话费送话费、送手机的活动:充100送50、充120送240、充600送手机,在没有看清楚附带条件的情况下就把钱包奉上,更有可能导致日后无法更改套餐,甚至无法销户的尴尬局面。
出现上述情况,更令一些用户疑惑的是,致电号码并非客服电话,而是一些长号码,甚至个人号码。面对用户的质疑,客服的回答是,“有可能是一些小营业厅在推销产品。”很显然,如此解释,也难让消费者满意。即便是一些小营业厅擅自做主,对于运营商而言,也应负起监管责任,不能任其胡作非为,为消费者设套路。
因此,一则消费者应该多些警惕,即便致电的是运营商客服电话,也应多进行核实,或者想更换套餐,不妨通过官网或者营业厅进行更改,切莫中了套餐陷阱;二则也应学会维权,比如向运营商的客服进行坚持不懈的反映和投诉,或者向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进行申诉,以争取合理权益。
不过,被运营商套路后,无论是哪种维权方式,于用户都是劳神的事情。本来用的好好的套餐,被忽悠的增加了消费费用,不在钱的多少,如此的给手机用户挖坑设伏,终归是运行商或下面小营业厅的自私自利之举。即便是消费者无奈之下的“被同意”,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对此,运营商理当重视起来。
更何况,运营商套路多多,看似是为了一己之利的聪明之举,但很有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消费者是靠消费体验来做评价的,心理不舒服,完全有可能弃之不用,或更换运营商;若因套餐调解无效,用户还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岂不是运营商自找麻烦。所以,运营商如此套路反而是为自己设的,理当警醒。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