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忘记被虚构的“安金鹏”:直面生活,哪怕它并不美 (Read 98 times)

brand new
Activity: 0
Merit: 0
标题党现在太多了,就像uc一样,很多的标题都是震惊,美国傻了,欧洲傻了,其实是拿uc用户当傻子,不尊重用户!
member
Activity: 181
Merit: 10
安金鹏,呵呵,还真没听说过
member
Activity: 215
Merit: 10
1997年,19岁的安金鹏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因此被保送上北大。闻讯而来的县文化局领导来到他家中,强行为他虚构出感天动地的“事迹”。到今天,另一个“安金鹏”的故事仍然在互联网上流传。近日,已是北京大学教授的安金鹏再次澄清,“(文章里)这个人物的基本事实、性格跟我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篇胡编乱造的文章,怎会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说起来,其中的诀窍一点也不复杂。安金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原了当时的情况:此文的撰写者“就问我父母有多穷,谈话尽量往穷方面引导。我父母也不知道拒绝,问什么,怎么引导,就怎么说。”于是,一个苦难中的“安金鹏”诞生了。

极力渲染苦难,似乎总能收获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传播效果。作假者显然深谙此道,他将文章的叙述者更改为第一人称,更为自己的“杰作”增添了一份真实感。不仅如此,他还编造出“安金鹏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母亲辛苦的劳动挣钱”“为让安金鹏上学,他的母亲瞒着父亲把驴卖了,结果父亲一气之下病倒”等几可乱真的细节,以至于这则故事完全可以被归类为文学创作。

这位作者为何要煞费苦心,炮制出另一个“安金鹏”?从善意的角度推测,他或许只是为了给安金鹏的故乡创造出一个通过艰苦奋斗最终成才的典型,以提升当地的影响力。但是,由于该文影响力巨大,得到多家媒体转载,甚至还得过“文学奖”,那么作者是否曾经通过造假获得名利,公众有权知情。

我们更应追问的是,一篇满是谎言的文章,却能流传至今,难道只是因为造假者的水平高超吗?时下,仍有许多媒体争相传播着另一个“安金鹏”的故事,还将标题改为“含泪重读二十年前的文章”。此中用意,大家一目了然。

没有读者,故事也必将消亡。二十年来,有多少读者因为被“安金鹏”的故事感动而心满意足,自以为“励志”?看来,苦情戏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为各方带来实实在在的流量和利益。可以说,另一个“安金鹏”能够获得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是作者、媒体、读者共谋的结果。

消费苦难,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和习惯。最近,一则云南“冰花”男孩步行上学满头冰霜的新闻又成热点。一时之间,对男孩的关心纷至沓来,但人们往往忽视的是,在新闻图片中,他的同学们正在为他的形象而哄笑。尽管“冰花男孩”面临着现实困难,但是他和他的朋友们仍在快乐地生活。

说到底,另一个“安金鹏”的故事,体现着一种简单化、单一化的人生观。苦难、奋斗、励志、成功,这几个关键词真能涵盖一切生命模式?人们常将真善美挂在嘴边,“真”是第一位的,但后两者似乎总能轻易代替前者。

好在,安金鹏是清醒的。多年前,他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声明澄清一切。要知道,他本可通过另一个“安金鹏”获得更为崇高的名声,甚至更多现实利益。然而,当他的声音被淹没多年,不得不以一种近乎滑稽、悲壮的姿态亮明真身,未免让人感到唏嘘。

进入互联网特别是自媒体时代,“标题党”“知音体”的套路还在不断进化,也许还会有更多“感人”“励志”的故事问世,霸气地收割流量,奔向10万+。但我们更应学会的,也许是直面生活,哪怕它并不美。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