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对校园性骚扰说不,从帮受害者打破沉默开始 (Read 91 times)

member
Activity: 63
Merit: 10
居然也可以这么快!日前,备受关注的“女博士实名举报北航教授性骚扰”事件再次得到校方正面回应,涉事教授陈某被查实存在性骚扰行为。校方公开处理决定撤销陈某的行政职务、教职,该处理决定距离受害者网上发文实名举报不到两周时间。
大学校园的性骚扰、性侵风波,近年来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但最终被有关机构查实和处理的却寥寥无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方此番两次积极回应的态度得到外界肯定,并为此前及以后身陷同类事件中的相关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诚如北航声明所言,在处理、应对和解决性骚扰事件中,都需要始终抱持“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而非将针对教职人员的性骚扰指控视为寻常的舆情危机去做所谓公关处理。面对受害者孤注一掷的举报,相较于冷处理、拖延战术所试图达到的淡化效果,坦诚面对、积极调查给机构带来的正向效应更加清晰可见。
此番北航博导、长江学者陈某遭遇实名举报,举报信显示不止一位女性遭其性骚扰。回溯过去的案例不难发现,无论高校还是职场,身受性骚扰侵害的人群广泛存在,多呈现不止一位受害者的情况,但同时却也举报者为数不多、举报成功者更是寥寥。广州性别教育中心和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等组织联合操作的《中国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遭遇性骚扰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中,有接近七成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其中女性遭遇性骚扰的比例为75%。虽然性骚扰大量存在,但相较于性侵、猥亵等明确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司法层面对于该类行为的惩处缺乏明确规制,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虽明示“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但在救济渠道上仅有“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的设置。也正因为如此,单位在处理性骚扰事件中所采取的态度便显得尤其关键。性骚扰当事人被停职调查,被外界认为后续查处乏力,一是迟迟等不到结论,二则查实后教职被撤但其他学术称号、职务和待遇并不因此取消,骚扰者的学术权力和地位岿然不动,这也是被骚扰者战战兢兢的原因之一。
性骚扰存在的土壤源自特定情境中权力架构的失衡,也包括相关指控的证据固定和保存困难。证据扎实,这或许也是北航举报能快速看到结果的其中一个原因。发生在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骚扰行为,多建立在前者对于学术资源的把控之上,学生被权益所胁迫,学业进度乃至学位授予、学术评价都受制于人,多数性骚扰举报发生在举报者脱离相关学术环境后进行,其难处和顾虑可见一斑。打破沉默的前提是表达上免于恐惧,这包括被具体可感的学术权力所威胁,也包括特定文化和社会氛围所造成的某种压力。举报北航博导的学生在脱离传统文化影响甚至自己事业有成之后才有说出“m e too”的勇气,与之相对,被联络起来的受害人群体依然因外界压力或者被举报人可能的学术权柄而退群。可以说,创造条件帮性骚扰事件的受害人打破沉默、走出内心的阴影,要比单纯呼吁个别当事人站出来更有建设性。
对性骚扰有表达拒绝的勇气和揭露丑恶的底气,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整体应对机制到位。身处性骚扰或者更严重的侵害之中却无力抗拒、胆怯畏惧和保持沉默,其原因中就有受理投诉的单位和机构在其中的暧昧态度。承诺调查却最终息事宁人,大量个案背后可以看到社会层面缺乏成体系、可运转的防范处理性骚扰配套机制。正如电影《嘉年华》中大篇幅展现的那样,性侵害发生后的整体社会态度依然是受害者站出来的最大阻力。相较于性骚扰举报成功所可能给施害人带来的惩处,受害人在举报发起来时和过程中面临被威胁、被非议的风险和代价则要大得多。说出伤害的成本和代价需要全社会细节机制的承接,尤其是专业组织、机构在特定领域的长期跟进服务,包括有效的心理干预与疏导。
创造条件让受害者说出罪恶,是为了让受害者内心疗伤、走出恐惧,也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因此免于被侵害、活在阳光下。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