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樊纲:解决地方债务问题不能全靠市场 (Read 96 times)

newbie
Activity: 57
Merit: 0
地方债务的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那么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有多少呢?以前一些研究认为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最近暴露出来的问题显示,地方债务很多都是隐性债,而且很多债务在数据上体现不出来,实际上的规模非常大。

  当然,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一些长期的项目,比如建设地铁、高铁、高速公路,借债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也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拖住了中国的经济,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隐患。

  最明显的就是过度投资产生了大量的过剩产能。从2004年到2007年的时候,地方政府就有大量的投资,那时候的地方政府债务比较小,但是这2008年刺激政策推出之后,给各个产业都造成了过剩产能。

  在西方,宏观经济有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行为主体,企业和家庭借债都受市场的约束,市场会对其借贷资格进行评估。而政府借贷就需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要对宏观经济负责,只要政府不倒台,债务是不会消除的,所以政府都会有很好的信誉。而在地方债务这一个问题上,我们有一个特殊的行为主体就是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一方面享受着政府的信誉——政府不会让任何一个地方政府破产,另一方面它又不管宏观的事情,不管通货膨胀,不管失业,所以它的借债就没有界限。很多官员在地方上干了三五年就走了,谁也不会想未来怎么还钱的事情。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去控制,地方政府的借债是没有界限的。

  所以应该怎么办呢?不能完全不让地方政府借款,也不能没有约束。靠市场约束是不行的,市场一看是政府项目,享受着政府的信誉,享受着将来巨额财政的兜底,而且政府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资产可以变卖,约束就没有效果。所以还是要有一点行政约束,就得中央政府出面进行一些数量、总量的控制。这就是现在我们修改了预算法之后的基本规则。

  然后预算法出来之后这规则下面又有很多方法在破,PPP隐性担保之类的。我非常赞同现在财政部又出台的新的规定,禁止担保、禁止再做变相的融资平台式的贷款,把它摆在桌子上,有一个总量控制。然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各种地方政府财政的需要,适当的在总的盘子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分配。

  这事不能完全靠市场,因为它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中国经济当中多了一个主体,同时我们也多一个手段这手段。就是说我们不仅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我们还有一个行政调控的政策。中国经济为什么这些年有了这么多的问题,但是还能够持续发展,还没有出现大的危机?这跟我们敢于运用一些行政手段,针对特殊问题采取一些控制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些手段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国情下,就是需要这样一种特殊的制度。不能简单的套用市场不市场的问题,企业个人一定要进一步市场化,但是地方政府就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永远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在履行公共职能过程当中必须接受上一级中央的调控。

  那么现在的地方债务问题怎么解决?我认为要在增量上进行解决。先把增量控制住,已经发生的债务逐步递减了,未来就可以慢慢化解了。而在清理债务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政府与市场的结合。比如如果清理得好的话,市场可以评更高的级,中央政府在进行分配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加以倾斜等等。

  中国经济的路还长着,我们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我们今后会发展的更好,会更加稳定。

  (整理自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举办的中国改革(2017)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上的发言)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