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加密货币到底是不是普通人的机会? (Read 98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308
Merit: 100
目前看来,投机盛行,价格暴涨暴跌,并不是普通人的机会,适合比较激进的投机者。
full member
Activity: 347
Merit: 111

加密货币到底是不是普通人的机会?去年林吓洪身边出现了很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却体验了区块链行业的荒诞一面。这是林吓洪的七年炒币史,也是加密货币这七年的发展史。在加密货币圈子这样一个半地下半灰色的市场,像林吓洪这样“高富帅”背景的人不少:上海交大密码学研究生,美国读博期间中途辍学,2011年成为Twitter的一名工程师。计算机、密码学、Twitter这些经历让他更能理解加密货币本身。还有一类炒币者是大胆的赌徒,这帮人本金不高,敢下注。他们是这场“造富游戏”的后来者,有中国大妈、韩国大妈和一些看到机会的年轻人。他们的世界中,币价即正义。

炒币和炒股很像。不同的是,从未有股市像比特币这般频繁暴涨与崩盘。投资比特币的三年,如同经历每十年一次的金融危机三个轮回,因此流行一种说法:“币圈一日,人间一年”。有人说:“赚多了快钱的人,会对赚慢钱不感兴趣。”钱要慢慢赚,一旦投身加密货币,每日的财富神话让焦虑感无处驱逐。这是炒币者的真实心态,不置身其中,难以体会其中煎熬。

三次暴涨暴跌的煎熬

买比特币不难,不卖比特币才最难。通过Twitter,林吓洪知道这种“货币”有几个特性:防伪造、不可复制、限量。这是初识比特币的美好时光,他抱着玩的心态花200美元买了10个币,很快价格跌到60美元。买币的过程曲折,他要把美元换成格瓦拉,又将格瓦拉转到日本交易所Mt.Gox。也是在买币的实践中,他发现比特币的双面性——难用,但技术有突破,只要有地址,就可以打钱。

在2011年到2014年这三年时间里,林吓洪一直在买买卖卖,金额小,这更像一种尝试,直到2013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出现——毒品交易网站“丝绸之路”被搞垮了。受此消息影响比特币价格从140美元降到70美元,林吓洪认为这是一次抄底机会,买了10个比特币,花费700美元。这次抄底也恰逢其时,他押对了一次机会:接下来是比特币的大牛市,价格从70美元一路飙涨到1200美元。



但这个上涨比上一次下跌更让他难熬,那个轮回跟今天的比特币暴涨行情很像,Twitter上每天都有人晒币价,每天都在刷新高。“我真没想过能通过这玩意儿一夜暴富,我心情很差,因为买的太少!每天白天上班,听见币价涨就烦。”比特币涨到400多美元时,林吓洪认为有6倍收益率了,他备受币价上涨的折磨,4500美元出手,全卖了。结果币价继续上涨,“我的4000多美元本来可以变成1万多,我还可以有3倍回报,挺可惜的。”

从接触比特币以来,人性的贪欲始终支配着他,这种大起大落的煎熬,无法让他安静下来上班做事。卖完以后,他又梳理了一遍自己的心态:第一,比特币无创新;第二,比特币有扩容问题,一秒只能做7次交易,无法规模化。比特币还没有商业化应用,居然涨这么多,但他更关注技术,不想参与这种类似泡沫的燥热氛围。

在1300美元的最高点时,中国五部委发文称银行不能直接对接比特币交易。此后,比特币从1300美元一路下跌。2014年的比特币轮回,与今天的比特币泡沫如出一辙。林吓洪的分析逻辑是,比特币真正暴跌是因为挖矿。挖矿成本才100多美元,一个币1300多美元,挖矿价格完全支撑不住币价,大家会选择挖矿而不是买币。加上比特币并不好用,整个行业垮下来,形成泡沫性抛售。

当时谁也不知道2014年的那轮下跌终点是多少。在跌到800多美元时,林吓洪又入场了,这次,他只买了3个,他赌会涨。有趣的是,他每次投入的资金在变大,但是能买入的币却越来越少。看着比特币急转直下,跌到600多美元时,林吓洪又一次被比特币“惹恼了”。这次,他把这三个比特币扔进了一个创业项目。意外的是,惹恼他的那三个比特币,给他带来了2000倍的回报。

三个比特币带来的惊人回报

2014年高点之后,比特币进入漫长的熊市。也是那一年,林吓洪在论坛上看到比特币暴跌,大量破产公司倒闭的例子。那是比特币价格低迷的徘徊期,却是开发者的黄金时代。他在硅谷听到的一场演讲印象深刻:一个20岁的俄罗斯创始人讲比特币各个维度的问题,然后创建一家叫“以太坊”的公司去解决这些问题。那时他觉得这个团队说及比特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击中了他。币价下跌他心里也不舒服,在以太坊开放融资时,他把这三个比特币“捐”给了以太坊。

在以太坊开发的这段时期,比特币价格最低跌到100多美元,基本在300-200-300-200-100这样的循环中。有天他突然想到,比特币300美元,买100个也就3万美元。币价这么便宜,他又买了,结果继续跌,他再次被套住。

以太坊终于在2015年上线。三个比特币回馈了他6000个以太坊,以太坊上市后,每个价格0.5美元,如今涨到1000美元。那时有一个应用程序Ethereum Pyramid:每次打入一个以太坊,形成一个有顺序的队列,每进来三个人,第一个人拿走2.7倍回报,开发者抽成10%,另外两个人被套。进三个人出一个,这个小游戏到今天还在运行,里面已经有几万人排队。“这就是一个庞氏骗局,现在很多人还在排,但它不违约不停机不停止。”



从2014年到今天,林吓洪以太坊有2000多倍的回报,中间经历了十几次类似的腰斩。从一点点跌幅就锱铢必较到不在乎币价,林吓洪经历了一个关键时刻:最早投入到以太坊的那三个比特币2000多美元,以及中途断断续续重新买比特币的20万美元,他本来准备涨到50万美元就卖掉,犹豫中,这笔钱变成了70万美元、100万美元、200万美元。

在2017年下半年的大牛市,很多2014年-2015年的项目都开始暴涨。如果林吓洪当时没有赌对以太坊,而是入了瑞波币或者莱特币,他可以获得今天的回报吗?可能会,但他不会赶上ICO的热潮,也可能按捺不住出手的冲动。

区块链的荒诞一面

2017年是区块链发展的标志性年,很多圈内人变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下水后,林吓洪方知这行业的各种荒谬。他年中辞掉了工程师工作,创建菩提(Bodhi)。这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市场预测平台,或者说对赌平台,代币被称为“菩提币”。

荒诞的是由于当时募资130万个量子币,量子币价格涨了数倍至60美元,他公司账面现金高达7800万美元。也就是说,假设他现在什么都不做,把菩提币按当前价格全部回购,就可净赚几千万美元。7800万美元,对只有10名员工的公司来说,这不是泡沫,什么是泡沫?

但是,圈内人认为现在他的菩提面临着两重风险:一是底层架构建立在量子链上,而量子链平台本身没有被验证;二是菩提跟赌博有些像,在各个国家上线时面临政策风险。菩提的市场负责人吴行健认为,现在这个市场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他经常在微信群里被散户投资人骂:“垃圾币”“菩提没救了”“不愿意拉盘就退钱”。每天都有用户问,为什么没有人拉盘。他第一次知道了区块链的玩法——不是靠项目赚钱,融资是用来拉盘的。

在这个市值疯狂,币价即正义的时代,拼产品之前,还得拼币价,需要拉盘。“可能以后想这个历史时期,会说这真是一个黄金时代,不仅你可以拉盘砸盘,用户还会逼着你来做,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林吓洪有些无奈地说。贪念会让人追涨杀跌,但林吓洪仍坚持不卖币。炒币时,林吓洪一直没让父母知道他在做什么。有一天,父亲告诉他自己在炒艺术币,林吓洪就说他在炒以太坊,父亲当时特别藐视他。第二年,父亲的三千块赔光了,老家人听说他在炒比特币,兴冲冲去请教,2017年7月大跌时,亲戚们亏了几百万,觉得这里面是一个骗局。

他知道,那几个老家人想赚钱,就像那些微信群里说出不要产品直接拉盘的人一样,信念心态都不一样,无法解释。市场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炒币者:像父亲一样加入炒币潮却误入传销币陷阱,老家的人那样一知半解的比特币投机者,以及林吓洪这种技术流炒币者。最后的结局也大相径庭。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