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让“陈小武事件”成防性骚扰标志性案例 (Read 127 times)

newbie
Activity: 56
Merit: 0
我就怀疑这些人渣怎么一步一步的上来的,要是如果不曝光是不是还要继续祸害更多的人.
newbie
Activity: 65
Merit: 0
针对近日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教育部14日表示,根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有关规定,经研究,教育部决定撤销陈小武的“长江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在此之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撤销陈小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职务,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撤销其教师职务,取消其教师资格。
教育部与当事学校的上述决定,是对性骚扰零容忍。而事件的后续影响不只是当事人身败名裂、被处理,还形成了一定的反对性骚扰的社会声浪与行动。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的超过40所高校的部分校友及在校学生,就建立性骚扰防治机制发出呼吁。
近年来被举报的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并不少,但像“陈小武事件”这般处理如此迅速、果断,社会反响如此大的,鲜有先例。事实上,这次事件的处理之所以能有所“突破”,可能跟一些“偶然”性因素分不开。比如,主要举报者罗茜茜已毕业10多年,她长期生活在国外,最终能够走出实名举报这一步,与其某种相对“超然”的身份和在国外所受到的观念影响,有直接联系。
某种角度上说,将这次事件的“偶然”转化为未来的“必然”,或就是目前我们构建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的重点。一方面,要让性骚扰在公共话语上“脱敏”,破除不必要的道德压抑。校园内的性骚扰,多寄生于一种不对等的封闭权力结构之上。受害者若还要承受过多的“道德压力”,只会强化其“沉默”倾向,亦助长骚扰者的侥幸心理。
另一方面,在防御和处理上,则要“敏感”。有专家就认为,“遭遇性骚扰后,可以跟谁说,从哪里得到理解、得到支持、得到压力舒缓,还能做到保密,得到保护,都很重要。”因此,构建防御机制的第一步,应是让性骚扰的举报、处理变得明确化、制度化,避免私了与和稀泥。
具体做法上,这次倡议建立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的学生所提出的“五个一”建议就颇具代表性:给全校每一位教职员工做一次有关防治性骚扰的培训;给每一位学生上一堂反性骚扰的课程;每学期展开一次性骚扰的网络调查;设置一个接受性骚扰举报投诉的渠道;明确一个受理性骚扰行为投诉的部门以及一个负责人。其中一些做法,部分高校已在开展,但并不完善。对此,教育部门可考虑出台强制性的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让其成为每座高校的标配。
我国目前对性骚扰的界定、法律责任的判定和定罪量刑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性骚扰的防治,不仅弱化了社会对性骚扰性质的认识,也增加了受害者的维权难度。即便是这次事件,当事人是否会受到法律上的追责,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困境具有普遍性,立法上宜有所回应。
去年10月开始,有美国女艺人在网上发起“Me Too”活动,呼吁有被性骚扰或被侵犯过的女性都能够站出来指控加害者。这一行动随后在多个国家接力,“陈小武事件”可以说就是中国版的“Me Too”。希望这次事件能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真正推动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的普遍落地。面对不断站出来的“受害者”,也应有更多高校像北航这样拿出“零容忍”的态度和行动。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