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区块链将走向何方 技术最终是要回归产业 (Read 108 times)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0
9月15日,坊间流传着一张“北京地区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文件截图,要求各交易所在20日前,制定详细的“无风险清理清退工作方案”。
这是自9月4日,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下称《公告》),将首次币发行(ICO)界定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以来,虚拟货币领域受到的再次“重创”。
随着“步步沦陷”,那些最初“仍然心存幻想”的群体终于“死心了”,ICO已经不可避免地“死了”,更现实的问题是,与之相关的一切——比特币、以太币甚至区块链技术都不得不面临人们审视的眼光——不会又是骗钱的吧?
下一步,区块链技术将面临哪些挑战?此前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会随着ICO的覆灭走向衰落吗?区块链领域专家、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智链CEO董宁的看法是,眼下的“打击”对区块链的发展不是什么坏事,正好能让圈内的“好”和“坏”彼此切割,最终实现区块链的良性发展。
ICO终结让区块链“中枪”
在9月15日的“清理整治”消息确定之前,虚拟货币的交易所关停风波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圈内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整个9月,各个微信圈里每天都在讨论的是以前那些ICO项目怎么维权?以及“今天比特币又跌成了什么熊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区块链、ICO、比特币、以太币……“傻傻分不清”,常被归结为同类。现在,受ICO牵连,不仅数字货币价格“跳水”,资本甚至不敢投区块链项目。不断出现的传闻让整个行业人心惶惶,近日火币网和OKcoin就相继宣布在10月31日前停止所有数字资产交易业务。
实际上,区块链内部对不同的方向是有严格划分的,并非人们认为的那样“都跟ICO一个套路”。
董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简单来说,区块链可以划分为1.0、2.0和3.0三个阶段。区块链1.0基本上代表了比特币的前世今生,这一阶段带给人们关于数字货币的概念及其市场影响的思考。区块链2.0更关注智能合约所体现的业务价值。智能合约通过在区块链上增加应用功能拓展了区块链的适用范围和生存空间,像以太坊便着眼于此。区块链3.0要把区块链的应用范围拓展到政府、医疗、金融、文化等各个领域,支持广义的资产交互和登记。
这种源自《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一书的划分方式,目前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
“币圈”“链圈”泾渭分明
其实,在区块链的发展史上,“链圈”“币圈”的划分一直是十分清晰的。
“链圈”关注的是区块链技术产业应用实践,这些年基本是“冷静”的。区块链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板块,已经不再依赖数字货币或资产这一类的单一场景,而是一种通过分布式共享账本技术来实现传统方法难以在一个互信网络中监视跨机构间交易的解决方案。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让这一新技术发挥其应有价值的业务场景。
董宁作为我国最早从事区块链的专家之一,早年他在IBM发起的Blockchain社区便是区块链2.0阶段的代表性产品,当年在圈内影响广泛。但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董宁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他认为,现在区块链的发展中心已经到了推动技术应用,并用技术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化发展的阶段。因此,他今年加入新成立的北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希望借助北大的学术底蕴深入区块链相关研究。
这是一个区块链专家这些年的发展路线图。
但是在“币圈”却是另一番景象,火爆的市场,金融资本的介入,完全不了解行业的人也随之进场,韭菜游戏不断上演。最终引来监管部门的强势介入。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山寨币打着和比特币甚至是区块链挂钩的噱头,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交易,在这些平台上,比特币被一路从每个数百元炒作到30000元人民币以上,引得更多普通民众投资者蜂拥而入。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风险的提示。提示称,近年来,比特币、莱特币以及各类代币等所谓“虚拟货币”在一些互联网平台进行集中交易,告诫投资者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各类所谓“币圈”的交易平台在我国并无合法设立的依据,对比特币及各类“山寨币”更不该进行炒作。
区块链已潜入多领域服务
让区块链有用起来,是董宁和他的同行正在着力推动的一件事。
在他们看来,区块链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颠覆性”技术,主要是因为其分布式共享账本这一本质能够在商业网络中使更多的参与方得以更加广泛的参与,并为商业网络或行业业务带来更低的沟通或整合成本,以及更高的业务效率。说白了,区块链能被更多人接受是因为它能提高效率,为产业服务。
“技术最终是要回归产业的”,董宁说。最近,他创办的智链选择了农业结合食品安全这一传统产业场景进行了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实践。瞄准的问题就是,在食品安全成为全民话题的今天,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并提升产粮区农民收入?构建“区块链大农场”平台或许是个途径。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区块链大农场,在保证生产品质,保证出产质量、实现快捷便利流通以及提高农民真实收入这些方面做文章。
建立一套生产可追踪溯源产品的体系标准。实现全过程可追踪,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智能制造等技术的组合,保证粮食是放心粮。同时,产生的体系标准可以在其他领域复制和推广。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从生产到销售,从线下到线上的全程数字化追踪和记录,且数据无法篡改。
“区块链大农场”在国内首次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农业行业全流程落地,在国际上也是首例。
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和销售体系中,让原本晦涩、虚无的区块链技术更加具体化。实际上,这样的结合可以复制到各个领域。资本市场、金融服务、支付和汇款、征信管理、政府治理、分享经济、供应链、审计、股票交易、物联网、保险医疗保健等许多领域都在试着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服务提升。
对于区块链未来的发展,业内人士充满信心。“不会因为ICO死了或是比特币不行了受到影响。”董宁说,“因为区块链的发展早已到了新的阶段。”
 。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