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无问西东》填补了我们贫乏的想象力 (Read 85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224
Merit: 100
还没看过,有时间会看的。
newbie
Activity: 76
Merit: 0
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先生的《西潮·新潮》一书,谈的是从1842年香港割让起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止“中国过去一百年间所发生的故事”。蒋先生用鲜活的个人生活体验,叙述时代变迁中的风云际会,没有枯燥的说教,却能引人深思。其中《西潮》在1945年初版时,是在美国出的英文本,原稿为什么用英文写作,在该书附录中,《传记文学》的创办人刘绍唐道出了原委:“据蒋先生说他是在抗战时期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常委,在昆明利用躲警报的空闲,陆续写成的。”因为躲警报不是在郊外,就是在防空洞内,没有桌椅等设备,经常是席地而坐。蒋先生随身携带铅笔和硬面的练习本,写中文需要郑重其事,写英文则有如自左至右画曲线一样,可以闭起眼睛不假思索地画下去。
第一次读到这段轶事的时候,很是惊叹。蒋梦麟先生他们那一代学者的中西学养,可真不是盖的,写作时无论用母语还是用英文,几乎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而中英文之间的差异也在蒋先生的选择中凸显,用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英文单词,可以在黑暗中从左至右地“画”下去,而中文的横撇竖捺的笔画,却因其间架结构的不同而必须“郑重其事”地对待。蒋先生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应对,足见其智慧和学识的高超。
不过,更让人佩服的,则是蒋先生在躲警报、钻防空洞的战乱流离中,依然笔耕不辍,思考中国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国如何臻于富强的家国情怀。该书的“前言·边城昆明”中的第一句话,开宗明义提出了其写作的背景和宗旨:“炸弹像冰雹一样从天空掉下,在我们周围爆炸,处身在这样的一次世界大动乱中,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可怕的事情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其时的昆明“到处是敌机轰炸后的断垣残壁,很像庞贝古城的遗迹”,“载运军火的卡车正从缅甸源源驶抵昆明,以‘飞虎队’闻名于世的美国志愿航空队战斗机在我们头顶轧轧掠过”。
今天,坐在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里做学问的我们,实在勾画不出在躲炸弹的情况下写出传世之作的画面,而最近风靡的影片《无问西东》,则填补了我们贫乏的想象力中的那部分空白。该片讲述的是清华精神在百年之间的四代学人身上传承的故事,而在抗战时期的清华,则融汇在由其与北大、南开合组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联大的“常委”分别是三校的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及张伯苓。影片中虽以“习惯性优秀”的富家子弟、清华学子沈光耀为主线,但围绕在其身边且个个出彩的,则是一群人中龙凤、学界精英。这群人不沉沦,不混日子,而是心怀理想,继续着教学、科研、阅读、写作,将躲警报的日子过成了寻常,为未来的和平储蓄知识,积蓄能量。这样看来,教授们像蒋先生一样在防空洞里写作、研究,是司空见惯的,也是整个西南联大人的日常。而这也正应了抗战初期决定将三校千里迢迢西迁昆明时的初衷,如梅贻琦校长所说:“我们都是教书的,我们的责任,是要去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正是这些人的责任担当与胸怀民族未来的大格局,将师生凝聚在了一起,创造了西南联大的灿烂和辉煌,也为日后培养、储备了大批建设人才。
在《无问西东》影片中,有一个很有意境的片段,就是师生在暴雨下的铁皮屋里因雨声太大无法上课而“静坐听雨”。不过,“意境”之外所反映的,则是西南联大办学条件的困窘与艰辛。这铁皮屋子本身也是有故事的。在李云涛的《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中提到,在抗战期间,梅贻琦决定请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两人花了一个月时间,拿出了第一套设计方案。然而,设计方案很快被否定,原因是西南联大没有那么多经费来建造这么一所高等学府。此后的两个月,梁思成夫妇将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当他们交出最后一稿设计方案时,却又被告知除了图书馆的屋顶可以使用青瓦,部分教室和校长办公室可以使用铁皮屋顶外,其他建筑一律覆盖茅草。建筑大师忍无可忍,“愤怒”地去找梅贻琦校长“理论”,梅校长却只能希望他“谅解”,因为办学经费实在是捉襟见肘。然而,就在梁思成大师亲手设计的茅草房或铁皮房里,却走出了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走出了引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科学家。这正可为梅贻琦的那句举世闻名的格言做一个恰当而精彩的注脚:“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正值《无问西东》热映之时,网络上曝出了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的事件,人们也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教授的操守与学者的天职。毋庸讳言,当下的知识人中鱼龙混杂,既有孜孜矻矻忘我工作的学人,也有混迹于政界学界“江湖”而罔顾良知、唯利是图之辈。而作为社会的精英,则似乎早已忘却了自身引领、塑造民族灵魂的使命。尽管我们已跨入了新时代,但是要解决新时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记起《无问西东》片中泰戈尔的劝勉:“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千万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诞妄的巨体的叫唤,拥积的时尚与无意识,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只有初心不坠,才能在丰盈自我,以成就大我。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