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徐州警方侦破一起部督网络贩毒案 (Read 94 times)

newbie
Activity: 106
Merit: 0
February 09, 2018, 12:22:50 AM
#1
重度残疾患者坐在轮椅上组建了“牙齿保健群”,讨论如何“吃冰败火”,实际上用各种暗语进行毒品交易,交易者涉及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8个省市区的32个地级市。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获悉,新沂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疑似贩毒群,与徐州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联合侦查下,顺藤摸瓜,历时2个月,派出24个抓捕小组,出动警力130余人,行程数万公里,抓获贩毒嫌疑人25人,吸毒违法人员31人,扣押毒品2.1公斤,收缴各类仿真枪16支、管制刀具18把。

  微信群里的毒品交易

  2017年11月,新沂市公安局网警大队民警发现有一个叫“吃冰败火”的群异常活跃,并发现群成员之间言语隐晦,好像是某种交易暗语。凭着职业敏感,民警加强了对该微信群的关注。

  “由于群主网名叫‘牙特别热’,猛一看此群好像是为了讨论上火问题而建。”新沂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任元胜介绍说,后经调查发现该群拥有200余名成员,其中4名是管理人员,群成员遍及十几个省市。

  “成员之间则是通过互相介绍通过群主验证才能入群,群里有负责专门介绍新人入群的,也有专门介绍业务的,分工明确,交流也是使用暗语。”办案民警说。

  通过深入侦查,警方发现群成员每天在聊的“货”和“肉”竟然是冰毒。

  鉴于案情重大,新沂市公安局迅速向徐州市公安局汇报,徐州市公安局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新沂市公安局联合成立了专案组。

  “这个群里的‘业务量’非常大,群成员之间交易频繁,每天都有好几百克的毒品交易量。”办案民警介绍,通过信息化科技手段侦查发现,贩毒人员进群后,有购买毒品的需要可单线联系代理商或群管理人员,群管理人员通过快递物流的方式,将毒品藏匿于各种物品内部邮寄给买家。“买家地址涉及江苏、黑龙江、山东、辽宁、福建、吉林、北京、河北、内蒙古、浙江等18个省市区,毒品交易的条线相当错综复杂。”

  头目藏身简陋出租房

  经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网络贩毒团伙的顶层上家在四川成都,他们之间的交易手段十分隐蔽,嫌疑人使用微信、支付宝、财付通、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收款,且经常变换手机号码、交易方式和银行账号,交易频繁、数额巨大。短短一个月,交易量超过6千克。

  由于案情重大,2018年1月,该案被公安部挂牌督办。

  1月17日,专案组整合线索后摸清了网络贩毒团伙所有成员信息和藏身地,决定集中收网。为避免打草惊蛇,专案组决定出动130余名民警组成24个抓捕组,分赴18个省市区的32个地级市同时展开抓铺。

  “我们抓捕的是几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不敢有一丝懈怠。虽然1月的成都潮湿阴冷,但大家不顾长途劳累,一到地方就对几名主要嫌疑人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嫌疑人张某、曾某竟然都是重度残疾人。”成都抓捕组的办案民警介绍说。

  “我们进入曾某家中时,简陋的出租房,破败不堪的家具,满屋的灰尘,高位截瘫的曾某就蓬头垢面地坐在轮椅上,很难想象他是贩毒组织头目,我们还从屋子里搜出了980克冰毒。”办案民警说,“后来我们又抓获了张某和王某,张某也是一位重度残疾患者。”

  从不准家人吸食毒品

  经查,张某主要负责进货和收款,并担任群管理员的角色,王某则负责通过快递公司向外面发货。“他们一般以78元每克购得毒品,再以450元每克的价格向外出售。”办案民警介绍,“这三个人近期的总交易量高达6.8千克。他们从不准自己家人碰,按照张某的话来说‘这些玩意太厉害,一沾上就戒不掉,最后就是人财两空,死路一条’。”

  “我和4名民警负责前往辽宁大连抓捕嫌疑人吕某,1月16日我们一到,就得知他刚刚买了300克冰毒,1月20日到货,我们想借此次机会抓到吕某。”新沂市公安局高流派出所的教导员杜春辉说,“吕某并没有自己来取货,而是让别人来的,毒品就装在白酒包装盒的夹层中,一般人很难发现。”

  后根据取货人交代,大连抓捕组得知了吕某的住处。“吕某十分狡猾,我自称是‘取货人’才将门骗开。”杜春辉说,“没想到,门一开,吕某反身就拿了把砍刀,我连忙扑了上去。”最终,抓捕组将拼命挣扎的吕某控制住,并在其家中查获各类仿真枪16支,各类管制刀具18把,客厅的沙发上和卧室的床上随处可见上了膛的仿真枪。

  据吕某交代,他经手的毒品都是从四川成都的曾某处购买的,购买时的价格是400多元每克,他再以800多元向下销售,有时候甚至要卖到1000元每克。“曾某等上家一般都会把货物藏在白酒包装盒的夹层中或者藏在一些小食品的包装袋里面,再通过快递公司邮寄发货。”

  目前,涉案的1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逮捕,10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