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华闻周刊》微信公众号报道,在英国,中国的春节已经成了当地人共同欢庆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春节期间,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大型欢庆活动都会吸引数十万当地民众、外国游客以及华侨华人前往参加。
现在,这股风潮也刮进了英国校园。已有多位伦敦的华人家长告诉《华闻周刊》记者,“中国新年和龙”成为了本土小学近期最热门的教学课题。记者邀请了其中一位华人家长,让他讲讲是怎么给当地小孩上一堂充满中国年味的课。
文章摘编如下:
人还在外地出差,就接到妻子转发的来自孩子就读学校的电邮,说最近几周,老师的教学主题将是“中国新年和龙”,希望学生们将家里相关话题的读物分享给同学,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跟同学们讲一讲。由于考虑到孩子是班上唯一的华裔,我便立刻做出了决定,我要去给班上的孩子们上一堂有关中国春节的课。
拿定主意后,我借着清晨送孩子上学的机会,跟校方毛遂自荐——我自带图书、布偶、剪纸等一切我能找到的春节元素,给孩子们上一节课。老师们很欢迎,丝毫没有质疑我是否有面对30个孩子上一节课的能力。唯一要跟校方确定的就是上课日期和时间。
所以,我要准备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一些足以地道讲述春节的英文版书籍,让孩子们边听边看;之后再捐给校方图书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阅读。
当我兴冲冲跑到伦敦唐人街时,却遍寻不到一份称心合意的书。有关春节的书不少,但孩子能读的,用地道英文写作的,一本也没有找到。但是最终,我在FOYLES书店地下一层的儿童书籍部找到了几本,来自欧美不同国家作者所著的春节读物。
带上书,还有不久前从北京特意带回的狗年布偶,我按时来到孩子就读的学校,走进学前班(Reception)的课堂。
我注意到墙壁上贴着老师们很努力写出的,歪歪倒倒、粗细不同的中文四字春联。除此之外,各种剪纸、英文标语“Happy Chinese New Year”也有一些,看得出校方对于中国农历新年的重视程度。
我面前的30个孩子,年龄都在五岁上下。他们都是在伦敦当地出生长大的孩子。孩子们对我这个平常只在校门口匆匆见过的同学家长,出现在课堂里感到挺意外。当老师告诉大家,我是来跟大家聊聊中国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不少孩子们都争着告诉我,老师在最近已经教过他们十二生肖,还有一些中国人过年时爱说的吉利话,比如墙上贴着的“大吉大利”。
但在课堂上,孩子们还是不太能记得住“大吉大利”的读音,至于写出来,就更不可能了。于是我决定先和大家聊聊动物,先从三周前,我从北京带回来送给学校的狗年布偶说起。
“为什么这只狗是红色的,我们平时能见到红色的小狗吗?”孩子们听到我的问题纷纷摇头,老师在旁边笑着启发孩子们:“忘了我跟你们说过,中国人到了农历新年,就会用红色的纸写春联,剪窗花吗?红色可是很吉利的颜色呀。”刚说完,一个孩子就举手表示理解了:“这就和圣诞老人穿着红袍来给我送礼物是一样的。”
在老师的给力配合下,我可以不再重复之前课堂上提到过的内容。讨论完“红色的小狗”之后,我们接着说到了凶猛的野兽——“年”。孩子们张大嘴巴听我说完古老的中国人驱赶“年”的传说。
我猜他们的脑袋里,此时此刻应该是挤满了,所有之前听过、看过的怪兽故事主人公。而这次他们好像又记住了一个中国版的怪兽以及并不难发音的名字“NIAN”。
有情节性的开场,看来很有号召力,教室里唯一一个举手要求去上厕所的孩子,最终也没有舍得提前离场。
老师建议我说说十二生肖的由来和这些动物们所代表的不同性格。所幸我在最近出差时,在伦敦机场收集了一套有关十二生肖的英文书签,可以照本宣科。因为孩子的年龄相仿,普遍都是龙年或是蛇年出生的,所以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龙厉害吗?会喷火吗?”
我笑着告诉大家,其实我也不知道中国龙厉不厉害,因为在十二生肖中,它是唯一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动物。不过,我告诉大家,正是如此,才体现出中国人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对未来充满积极乐观的看法,即便我们在生活中看不到龙,但也愿意相信有它护佑着自己的家。
到了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我带来的春节读物时间了。我挑中的几本书,虽然内容相似,但风格还是有所不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春节特刊,重点放在了摄影师们对于现代中国人欢聚春节的场景上。
我想孩子们是无法理解什么叫“春运”的,但我可以跟他们说说一年忙到头的中国人都很珍惜在这个时候,赶着回家和亲人团聚,围在自己的父母身边。
其他几本书里讲述最多的,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就是中国的春节民俗食品。孩子们拿着不同的书问我,为什么不同书里画的孩子,在过春节的时候吃的不同。为什么有人吃的是“意大利通心粉”(我解释了半天,但不确定大家是否记住这叫作年糕),有人吃的是“耳朵”(一位去过中国的英国小朋友抢着帮我解释说,这个她认识,叫饺子),有人却吃炒面?这个炒面和伦敦中餐馆做的味道一样吗?问题之多,让原本的半小时授课时间,明显不够用。
最后,老师和我决定用更加形象的方式,来给大家一个总结概括。我们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找到了3D版的中国地图。我告诉孩子们,我出生的那个国家,需要坐一夜的飞机,才能到达伦敦,我们一起上课的地方。
这是一个比英国大数十倍的国家,和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各地有着不同的特色一样,在中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居住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样是过春节,但大家可以穿的不同,吃的不同,说的方言也不同。
中国之大,其实即便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没能都亲历见识过。所以,它是一个很值得大家长大之后去看看的地方。不过,它现在其实已经和紧邻英国的爱尔兰、法国一样,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了,不是吗?
比如说,越来越多的英国孩子在伦敦市中心,和爸爸妈妈一起给舞龙舞狮的表演鼓掌。说到此处,孩子们点点头,有的还笑了……让我觉得这节从头至尾、台上台下没有冷场的课,孩子们很喜欢。(曹劼本文作者为凤凰卫视驻英国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