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不可不知 區塊鏈的三種基本形態 (Read 107 times)

member
Activity: 168
Merit: 12
February 19, 2018, 09:50:30 PM
#1
介紹區塊鏈(Blockchain)時,大家最常談到的是「去中心化」或「分布式」帳本,一個把資料、數據分散到多數人,使其構成一個網絡式記帳的技術。這一技術突破了傳統中心化管理、集中式記錄的缺點,把資料散佈在多數參與者的帳本中,達致難以被偽造、篡改的優勢。

區塊鏈的優點在其他文章中已經做過介紹,在本篇文章中,想跟大家集中介紹區塊鏈目前在市場上出現的三種基本形態。

(一)公鏈(Public Blockchain)

公鏈就是公開的區塊鏈的意思,可以簡單想像成現在的互聯網網絡。公鏈就是一種互聯網協議,這協議用於管理可證明的獨特數據的分佈,而且可作為該分類帳交易的賬戶單位,以及激勵早期使用者和開發人員使用、支持和驗證分類帳的同時不需要可信中介的介入。

目前市場上較為有名的公鏈包括有: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及萊特幣(Litecoin)。

(二)企業鏈(Enterprise Blockchain)

企業鏈可說是一種不公開的區塊鏈,即私鏈或需授權的區塊鏈(Permissioned Blockchain),簡單來說像是現在的企業內聯網網絡。企業鏈同樣是一個分布式的帳本,但在講求私密性及授權性的企業鏈上,分類帳需通過可信中介來達成共識,與公鏈上採用網絡參與者來達成共識這一點截然不同。

由於企業鏈以特定的可信中介來處理交易的驗證,因此不一定需要利用到加密貨幣來作為鏈上驗證交易的激勵。由於這種私鏈使用由受信任方管理和共享加密數據庫,因此可為該些想引入區塊鏈的企業提供一個較佳的解決方案。

目前市場上較為有名的企業鏈包括有:瑞波(Ripple)及超級帳本(Hyperledger)。

(三)混合鏈(Hybrid Blockchain)

混合鏈的意思是公鏈跟私鏈混合使用,這也是目前市場上較多公司趨向提供的模式。混合鏈主要是建立在公鏈基礎架構上,同時為需授權或許可的網絡提供技術。

公鏈與企業鏈的基本差異
公鏈   企業鏈/私鏈
權限   開放式閱覽、編寫   需授權才能編寫及/或閱覽
速度   相對較慢   相對較快
安全性   公開網絡   限制參與
身份識別   匿名   可識別身份
資產   原生   任何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