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没有金融危机 没有真正熊市 (Read 78 times)

newbie
Activity: 57
Merit: 0
March 06, 2018, 01:17:20 AM
#1
经过两个月的大幅震荡,投资者正在担忧本轮牛市已终结,恒指33,500就是2018年的全年高位,而今年的走势会是2017年的反转版,是慢熊的走势,全年会拾级而下。通胀及利率趋升、全球处于贸易战边缘及内地经济放缓的风险都可以是触发熊市的核心原素。然而,只要没有金融危机临近,港股是有能力消化以上的宏观变数,调整过后仍可再现辉煌。

  新任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对当前美国经济颇为乐观,意味联储局今年或有四次的加息机会,市场对其偏鹰的立场亦不留情面,以大型波动市作为见面礼。这次跌市主要源于股市,惟体积更庞大的债市及汇市其实并不动荡,反映美股大跌显然不是反映经济体系出问题,而是其估值过高的借势调整。

  至于特朗普突然打响贸易战的第一枪,市场反应固然疑虑重重,欧盟率先有强烈反应,其他核心盟友包括加拿大、日本及韩国也不会坐视。内地则会静观其变,小心权衡,再定应对之策。与之前移民政策的情况近似,实施全面关税的政策显然会面对很大的挑战,国内反对的声音也会更激烈。不过,贸易战的后续发展会比想像中复杂,这会是困扰港股的一大变数。

  内地官方设定2018年增长目标为6.5%,较2017年6.9%为低。但值得注意是内地坚持调整经济结构,力主消费及服务导向,防金融风险及去杠杆,政策大方向是非常正确,最终会让投资者重估内地的增长质素,从而把资金配置在中港股市之上。这个投资逻辑及故事,去年已在发酵,今年亦会延续下去。

  1997年及2007年的熊市,都是伴随着金融危机,前者是亚洲金融风暴,后者更是金融海啸,美欧的金融系统几近崩溃。今天,美国的金融系统已经过重整,银行体系的资本稳固,市场流动性健康,而全球经济仍在稳固的复苏之中,即使货币政策从极为宽松转向略为收紧,市场信心仍是很强,这样的宏观环境是难以孕育出真正的熊市。

  若欧美及内地并无金融危机的征兆,港股出现一浪低于一浪的机会不大,熊市的时间性可以年计;一般的调整市,三至六个月已符合起码的要求。当完成市场的调整,投资者将重归经济及企业的基本面,届时港股的估值优势、互联互通优势及良好的市场基建,将再度成为投资亮点。在调整市之中,趁弱势吸纳优质股,仍然是最王道的投资策略。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