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周其仁:不能永远在一条成本线上做文章 (Read 80 times)

newbie
Activity: 57
Merit: 0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应该没有人会否认。但要说我们一点问题也没有,恐怕也没有人会接受。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掩饰,研究解决之道,是中国经济不断取得新成绩的不二法门。相信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也是这么过来的。

  成本优势的变化,就是值得面对的问题。中国刚开始开放的时候,国家很穷,人民也很穷,工资、能源、土地价格等等,什么都很便宜。搞开放,外资愿意来,其中一个吸引力就是成本低廉。中国自己的产品,拿出去,特别进入发达经济体的市场,非常有价格竞争力。这就带来中国的出口导向,带来高速增长。这是我们走过来的路,很成功。问题是,成本优势会变化。

  成本有各种各样的,一些成本是在市场竞争里形成的,还有一种成本,我把它称为体制成本,那就是成体系的制度运行的成本。这类成本跟市场竞争导致的成本变动不同,带有体制的强制性,如果没有法律政策方面的主动调整,它降不下来。

  十八大以来,在降低体制成本上,政府是很努力的。但我国体制成本的下降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不少消极的社会现象,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投资中的浪费等等,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继续降低体制成本。

  天下没有成本一直下降这回事。成本曲线,边际上降到一个点以后无可避免要掉头上升。企业如此,行业如此,地方如此,国家也如此,无一例外。所以,降下来的体制成本重新掉头上升,不意外。

  出路何在?抽象讲,就是不能永远在一条成本线上做文章。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移动到新的成本线,不断将成本曲线向右下方推移。用日常语言说,就是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新技术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它对于观念突破、体制突破和利益格局突破,都有非凡功效。但是技术进步也离不开观念、体制创新的配合。

  经济学上讲边际递减,“改革”也不能免。“改革”这个词,有行动时是个动词,没行动那就是个名词。回到中国现实,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作为纲领或大政方针一直存在,说明深得人心。但是改革也不是年年月月天天都有行动的,实际上很多时候,并没有推出改革的行动,而是在准备、酝酿、试探,或只是做局部实验。改革是又要过日子,又要做系统性变革。过日子叠加体制机制变革,就不可能那样顺畅。特别是容易改的改得差不多之后,深层改革之难,是题中应有之义。另外,中国经济体量今非昔比,正如一头大象得了感冒,不能拿一个小勺喂药,即便药方是对的,量也不够。改革力度如何与今天经济体量相匹配,值得关注和研究。

  仔细看创新,到今天我们在原创方面的贡献还不够多。大多数成就,还是跟跑的成就。从原子弹、高铁、互联网到电商、社交、共享单车,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论到原创——最初的想法和核心技术——还是人家先发,我们跟随,在跟随中发挥应用性、组合性创新。所以,我们的后发优势要充分利用,但不要忽略在取得后发优势的同时,可能还掩盖着后发劣势的危险。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