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时间2月28日下午两点半,热点资本CEO、千氪财经COO、 btc123COO雷晶喜和火币首席战略官兼火币美国CEO蔡凯龙(以下称蔡老师)以及他的团队,沿着旧金山金门大桥,往返跑了5公里。大家边跑步边团建边采访,于是有了这场别开生面的专访会面。以下内容根据专访记录整理成稿。
硬币有AB两面,大多数人和事物也都有AB两面,但很少有人和事物,像蔡老师和区块链这样,AB面反差如此之大。了解蔡老师,就必须了解他的AB面,同样地,要想真正认识区块链,也必须正确认识它们的AB面。
“理性是我,感性也是我”
作为一名财经专栏作家,蔡老师早期文章,更倾向“理性,中肯,客观”的分析,所以读者也通常认为他是一个理性的人。事实上,初次认识他的人,也大多觉得他很理性。
但是了解他的人,会觉得他非常感性。
当蔡老师觉察到,读者除了想知道文章里的分析思路,更想知道作者的立场时,他逐渐改变了文风,越来越愿意表达观点,甚至把感情也有节制地融入文章中。于是近期有了很多激情四射的文章。
这就是蔡老师的AB两面,而这种反差甚至可以究其根源。AB混血;生日介于活泼热情的白羊和稳重坚韧的金牛之间;出生于中华文化,却在人生最黄金的15年浸透在西方文化中;教育背景是相去甚远的金融和计算机,所在行业也是充满矛盾的两个领域:金融和科技......
这些都可以称为他矛盾性格的根源。而这种矛盾双重性格,可以用“变色龙”来比喻:适应能力极强,在不同的环境,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和展示最合适的一面。
“激情飞扬是我,郁郁寡欢也是我”
和蔡老师有过交集的人,甚至只是在网络上了解一些他的人,都会觉得他像是个时刻打了鸡血一样的斗士,太多事情能激起他的一腔热情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蔡老师,曾经竟然也患上过抑郁症。
2009年上半年,金融风暴愈演愈烈,最危急的时候一天倒掉一家百年大银行,到处都是解雇、破产、跳楼...上下班走在华尔街上都会有一群记者围着来采访。这种在风暴中心的压力,外人是很难想象的。那时候蔡老师在华尔街大投行上班,女儿即将出生,工作却危在旦夕。
在这样人生重大角色转换和工作压力的内外夹击之下,他得了“产前”忧郁症,最后不得不借助药物治疗并且去看心理医生。人生最黑暗的时期,女儿天真无邪的笑脸是支撑他的唯一的精神支柱,给女儿换尿布、喂奶、打隔、洗澡,成为他最享受的时光,他戏称这是“恋女情节”的由来。
后来蔡老师发现运动、种菜能让心情变好,就一直坚持做这两件事情,半年后终于走出抑郁症,并且还养成了运动的习惯,也成为社区种菜的专家。
这就像他做每一件事情一样,要做,就做到极致。
“工作狂人是我,恋家狂魔也是我”
财经专栏作家、金融讲课老师、风险管理师、华尔街投行分析师,火币首席战略官,火币美国CEO,他为每一件事都做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然而作为有“恋女情节”的父亲,家庭对他的吸引力也不比公司少。现在蔡老师非常珍惜跟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尽管经常全世界出差,都尽量会安排绕道回台北去看家人。他最经常的安排就是从旧金山出差回北京,特意订凌晨5点的机票到台北,这样能7点半准时在家门口拥抱出门的两个小孩,开车送他们去上学,然后晚上放学接他们回家一起吃完饭,再飞回北京。 哪怕再多飞6个小时,多折腾两次上下飞机,多出入海关,只要能一起和家人度过半天的美好时光也是值得。
区块链自媒体“竞争很激烈,但突破也有门路”
蔡老师的自媒体“火龙眼”,名字寓意是在火币的凯龙,以独特的视角来写精品,走的是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专业内容路线。不过“火龙眼”只是蔡老师的业余爱好,没有财务和文章数量的压力,因此和其他区块链自媒体不一样。
然而随着区块链的发展,一大批区块链自媒体井喷而出,目前公开的是已有20多家区块链自媒体拿到融资,甚至这些媒体的网站域名也大多价格不菲,不过这些媒体大部分却号称意在成为区块链领域的36氪。
对此,站在既是区块链行业领头人的立场上,又是资深财经专栏记者的立场上,蔡老师建议:区块链的火热给媒体开辟了新的战场,这个战场有的比的是速度,有的比的是深度,有的比的是形式多样。所以区块链自媒体要做好,无非挖掘自己的优势,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或者做得到但却很难复制的东西。
数字资产“收获有,损失更有”
由于技术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等方面,大众对区块链、比特币的信任程度还是有待观望,认识新事物是需要有一定的过程,这很正常。
当初汽车刚刚出现,开马车的人以及步行的大众也都是持观望和不信任态度,同样的,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也是这样。 信任一个新事物是需要时间和一个渐进的过程的。
数字资产属于有收藏品属性的数字黄金,按照投资品的分类,属于另类投资品里很独特的一部分。投资人在看到数字资产过去一两年的高回报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它们的高风险性,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之,数字资产很难再有2017年的大行情,所以千万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来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量力投资。
和李林“有互补,也有互斥”
火币集团CEO李林私下是个很没有架子的人,而蔡老师以前是顾问专家的身份,加上年纪在那,所以两人经常会像朋友一样聊事情。再加上李林天生是当CEO创业者勇往直前的角色,而蔡老师更适合当CSO军师出谋划策,全力辅助火币快速成长。
当然相互排斥的地方也有,李林是很早创业,技术出身的清华系企业家,而蔡老师是从华尔街金融机构出来的海龟派,因此很多做事和思维方式会不一样。
但是只要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这些不一样的地方都不是问题,而且有“矛盾”才表示火币的多样性,才有助于不断自我完善。火币的定位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这些“矛盾”反而能激发大家更进一步实现我们的愿景。
“谷歌和火币当然不同,但它们有相同之处”
蔡老师在谷歌内部分享区块链行业经验的时候曾说过:谷歌和火币虽然在不同的领域,但却有两个共同点:
1、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领头羊,谷歌在搜索领域独霸全球,火币在数字交易所也是领军企业;
2、两家企业都有共同的价值观:不作恶。
比如去年圣诞节WAX事件,其实并不是火币的过错,而火币却拿出“一个小目标”来补偿用户;还有近期HADAX投票上线尝试,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很多项目方有看法,火币就果断退回项目费。
如果没有坚定的“不作恶”价值观作为核心,这些重大决策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蔡老师选择加入火币集团的最大原因。
“努力重要,选择更重要”
回顾蔡老师的目前人生各个阶段的:高中毕业选的是当时最热的国际经济专业,大学毕业选的是最令人向往的出国留学,毕业后选择的是风口中心的华尔街投行的衍生品部门,2013年选择回国推动金融科技,2015年投入当时最热的P2P, 后来选择当财经专栏作家,最后到区块链和火币集团,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选择”。
努力当然重要,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说白了,就是要和趋势为友。
区块链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革,因此留给草根创业者的机会还非常多。虽然有巨头和大机构进入已有的区块链市场, 但是这块蛋糕还在不断增大,未开发的领域还有很多。而且区块链属于技术驱动型领域,对大机构大资本来说,技术的变革和挑战是无法靠传统优势来碾压的,因此总的来说机会非常多,这是一场掀翻桌子重新再来的游戏。
火币集团作为这其中的领军人物,而蔡老师又作为火币美国CEO,“新官上任三把火”,都将火力全部集中在全球化上,要在全世界播下火币的火种,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成为一家国际化大公司,打造火币生态圈。
当然目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找到优秀的人才,“优秀”包括有才华、有能力、有思想、又肯付出,而且还要和火币价值观一致。这里的大门一直向优秀的人才敞开,也欢迎来这里接受人生最大的挑战和机遇。有意向的朋友们,简历瞅准这里砸:
[email protected]。
最后,引用蔡老师采访时对现在正在链圈币圈奋斗的、“痛并激情着”的年轻人说的话结尾:“尽情燃烧吧,不要停,千万不要停,别辜负这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