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央行会成为“无现金社会”的最大利空吗? (Read 144 times)

member
Activity: 106
Merit: 10
扫码支付进行限额,每日最高500元,我擦,这要是进行场外交易怎么办啊,卖一个大饼,要分好多次,估计连个比特币的转账费用都不够,真的可怕,估计国家是要搞马云的,伤害了银行的利益了。
真这样搞的话,那就只有一拍两散的结局了
full member
Activity: 266
Merit: 100
扫码支付进行限额,每日最高500元,我擦,这要是进行场外交易怎么办啊,卖一个大饼,要分好多次,估计连个比特币的转账费用都不够,真的可怕,估计国家是要搞马云的,伤害了银行的利益了。
newbie
Activity: 98
Merit: 0
早前就听说央行要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每日最高500元。这一部署,在今日得到了落实,央行表示:“由于静态条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此规则自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央行限额政策到底打击了谁?
 
除了对于消费者(支付方)规定了要求,对于收款方央行也大大提高了门槛,要求如下:
“对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规定免于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实体特约商户(小微商户),收单机构在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审核商户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和辅助证明材料为其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辅助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营业场所租赁协议或者产权证明、集中经营场所管理方出具的证明文件等能够反映小微商户真实、合法从事商品或服务交易活动的材料。
 
以同一个身份证件在同一家收单机构办理的全部小微商户基于信用卡的条码支付收款金额日累计不超过1000元、月累计不超过1万元。银行、支付机构应当结合小微商户风险等级动态调整交易卡种、交易限额、结算周期等,强化对小微商户的交易监测。”
 
对于小微商家来说,这一政策的落实,的确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如果想要获取收款资格,首先要提交上述的各种材料。不仅如此,由于央行对于消费者静态支付的限额,留给消费者的路就变为:1.好好省着用自己500的静态支付额度(静态支付即为目前最常见的扫码支付)2.使用现金 3.使用动态支付。这样小微商家在取得资格之后,就不得不加强自己的动态支付能力,即扫码枪等设备的储备,而动态支付不仅仅包含了扫码枪,更包括背后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所需要的设备,而这再次提高了小微商家收款门槛。
 
对于支付宝来说,在致力推行“无现金社会”的路上没少吃苦。我们从头说起:2015年,微信支付首次提出“88无现金日”,时间定在每年8月8日,倡导社会公众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从公开信息来看,马云最早一次提及无现金社会,在2016年11月,当时马云在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会谈时,建议马来西亚建设无现金社会。
 
2017年2月28日,支付宝对外称,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为此,蚂蚁金服发起成立了无现金联盟,并称未来两年将提供60亿元来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
 
在蚂蚁金服开放平台上,首页的商业合作第一项即为“支付推广合作”(更加通俗的讲是“收钱码”,“收款码”,“支付红包”的业务推广),对于服务商,他们:每月返佣,营销支持,免费物料,口号是“助力万千商家加入移动支付”。
 
对于服务商,支付宝给出的待遇是30/户*城市系数,根据一二三线城市的归类,支付宝规定了由高到低的城市推广系数,在北上广深,一家商家开通收钱码,服务商得到54元(这是有效商家奖励,还不包括商家流水奖励等),2017年初的推广热潮不仅让众多早期进入的服务商赚的钵满体满,也让“让万千商家加入移动支付”一步步得以实现,街头上甚至是小摊小贩都开始有自己专属的商家收款码。
 
在2017年8月8日无现金周前,支付宝已经开始倒数,但是无现金活动的如火如荼也引起了央行的关注,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7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央行2017年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提出,“对社会上片面强调非现金支付的行为,要加强宣传引导和规范”。7月底,有消息爆出,央行武汉分行约谈蚂蚁金服公关部负责人,告知人民币管理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无现金城市周”活动中去掉“无现金”字眼;二是撤掉所有含有“无现金”字眼的宣传标语;三是公开告知参与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尊重消费者支付手段的选择权。
 
随后即遭到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辟谣,表示“从未对各分支行下发过这样的书面通知。对于市场推广行为不做干涉,但不应有不收现金的行为。”然而事情并未结束,不论是武汉分行的约谈还是舆论的压力,在此后的“无现金周”支付宝悄悄改成了“黄金周”。
 
回到现在的限额政策,最大影响的可能是小微商家们,而这一部分小微商家(各种便利店,各种餐馆,各种菜市场,小摊小贩)就是支付宝过去豪掷60亿元的重点推广对象。(小编注:流年不利,最近余额宝也被限额了,听说很多人每天定了9点的闹钟,抢余额宝的额度,捂脸)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损失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院董希淼表示:“主流支付机构,条码支付95%以上都在500块以下,2017年上半年主流支付机构条码支付平均支付金额为108元。对于实际的使用,无论是商户或者是个人都不会带来实际的影响。”如果我想成为一名歌手,有人跟我说你有95%的几率会失败,因为你唱得太难听了,我禁止你有这样的想法,一个人梦想的权利就被剥夺了。也许这个比喻会有人说是牵强附会,但是你有些权利,可能你一辈子都用不到,但是至少你还拥有,至少你有的选择。
 
所以说对于普通消费者本身来说,损失的到底是什么?是我现在可能暂时用不到,但是不想被剥夺的权利。
 
央行的选择引发加密货币上的几点思考
从很多创新的事上,央行的态度一直都是”鼓励创新,防范风险”,但是这句话其实是很模糊的,“鼓励”和“防范”的力度到底是什么以及是什么方面,这些都不得而知,所以这句话似乎是万金油,无论在哪种场景之下,都是很好的润滑剂,心里可能琢磨着不同的事的人,听着都洋洋得意。
 
不论“无现金社会”的推进是支付宝一意孤行还是有央行的保驾护航或从中作梗,同样有很多人对“无现金社会”表现出各种担忧。
 
1.“无现金社会”让穷者更穷?
 
无现金社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要有银行账号,需要银行卡,这个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目前没有银行账号,没有被所谓的金融服务所覆盖。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无现金社会似乎是残酷的,甚至被沦为“弃民”。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区块链为底层的数字货币也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预计到2020年,世上60亿居民都将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因而对于没有金融基础设施的人群来说,电子支付也将得以实现,而将数字货币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爱沙尼亚这个效果显然走在世界前列。
 
2.“数据寡头”和用户数据画像的形成
 
近几年,随着金融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数据资源成为各方竞相追逐的金矿。今年稍早之前,快递行业“菜鸟”和“顺丰”冲突的实质,就是在数据资源凸显背景下的数据争夺战,背后是“数据垄断”以及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用户隐私等问题。
 
支付机构巨头掌握了你喜欢吃什么,喜欢穿什么风格的衣服,喜欢玩什么,一般花多少钱,收入是多等等,每年支付宝也会给出一份整年的消费清单甚至分析报告。汇聚了大量金融数据的巨头成为“数据寡头”,每个人在他们的数据库中均有一套精准到可怕的数据画像。
 
马云说:“大数据让预判成为可能。”说不上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从生活便利角度来说,也许是好处,但从个人隐私而言,总有中被侵犯了的感觉,但是你不得而为之,为了生活中的某些便利而放弃某些权力。

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有没有可能在建立数据画像的同时又不缓存这些数据呢?也许区块链可能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去中心化的基础上,让数据不再沉淀在某个中心数据库中,让每个人做自己数据的主人,并从中获利。
 
3.“无现金社会”=“老无所依”的社会?
 
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居民为2.4亿,占全国人口17%。“无现金社会”正如支付宝所宣传的那样,无必要拘泥于字面的意思,而是“让更多的人使用移动支付”。不是一棒子打死,不再有现金了,正如电子阅读一样,书本也从未消失。而且无现金社会的推进绝对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逐渐更迭的过程,当真正到了那天,当年在鼓吹无现金的年轻人可能也已成为了老人。
 

 
对于构建“无现金社会”,区块链有着无限的潜力,而这一点马爸爸的话可能更有说服力,他表示:“对于比特币,我没有太大的兴趣,我想知道的是,比特币可以给社会带来什么?但话说回来,我自己认为比特币技术功能非常强大,所以在阿里巴巴,alipay中,我们也正在试图确保,我们将推动世界进入一个,无现金社会的社会。”
 
以上内容由公众号【区块链小怪兽】首发

第一时间同步至链向财经
《区块链小怪兽》全部运营人员皆为美国区块链技术平台成员,文章多为原创,也有海外资讯搬砖文,文风幽默,资讯及时,为链圈币圈爱好者分享最新行业动向,技术成果,以及海外优质项目讲解等。欢迎关注!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