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谨防社交电商成“三无”产品温床 (Read 152 times)

newbie
Activity: 59
Merit: 0
这些东西,还是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才行
jr. member
Activity: 154
Merit: 2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微商、“直播+销售”等社交电商基于人际关系网络,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从事商品或服务销售,俨然成为一种新型商品销售模式。

  作为新兴行业,微商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直播+销售”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然而,作为社交零售新模式的微商和“直播+销售”,却屡屡和“三无”产品、虚假宣传等负面信息联系在一起。

  北京市消协日前发布的《2017年微商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产品质量、暴力刷屏、退换货难成为现今微商经营中最突出的三大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微商最突出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其内容占比达到54.57%。微商体验式调查中,产品层面得分也相对偏低,尤其是产品“三无”现象比较严重。微商服务层面,主要问题表现在“售后退换货”的退款困难、微商可能拉黑消费者等情况。

  产品质量也是“直播+销售”的一大问题。在直播售卖的商品中,食品、药品等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其中不少是“三无产品”。而目前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的销售行为大部分是引导平台上的用户到个人微信号、QQ上进行私下交易,由于购买行为并不在平台上发生,私下交易就属于合同纠纷,消费者往往遭遇权益受损却维权无门的窘境。

  广州市消委会在日前的315信息通报会上,总结了发生在去年的一些热点和典型的消费侵权案例。从公布案例的整体情况来看,发生在新兴行业的消费侵权案例较多,维权难度也较大。以微商行业为例,存在软文泛滥、广告“天花乱坠”等现象。不少消费者付款接受服务后,轻者出现了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重者则损害人身健康,不仅消费款项难以追回,还要自掏医疗费看医生。消费者提出索赔时,则遭遇微商“一推、二拖、三拉黑”的三板斧,斩断消费者的维权念头。

  对于微商、“直播+销售”等社交电商,目前的监管存在空白地带,相关监管部门严加规范管理,堵上这个销售“黑洞”。而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微商、直播卖商品都是利用粉丝、朋友的信任度,借机推销产品牟利,但在产品质量卫生方面,往往就不确定了,其中潜藏着不小的安全风险。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应先看其产品是否资质齐全,是否正规厂家出品,再选择合适的商品购买,不要只听一面之词。否则,商品质量难有保障不说,一旦出现质量卫生问题,索赔维权可谓难上加难。赵兵辉 郑洁琳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