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争议奥数天才是否坠落 不如活出笃定从容 (Read 90 times)

newbie
Activity: 19
Merit: 0
     说实话,对大部分人来说,付云皓可能是一个陌生名字,但在奥数界,却早已名声在外,毕竟,两届国际奥数竞赛冠军的成绩,在中国30多年的参赛史上,并不多见。然而现在,这位奥数冠军却在一所师范学院教书,这样的人生在不少人看来可谓“大起大落”。近日,一篇人物专访以不无惋惜的口吻将付云皓的经历描述为《数学天才坠落之后》,正当读者或感叹、或惋惜之际,当事人却发文“我没有坠落,我在脚踏实地处”,引发网友热议。以这样备受争议的方式,进入公共讨论空间,付云皓的再次走红令人深思。
  究竟是“天才的坠落”,还是“脚踏实地”?这场讨论中,两个维度不容忽视。从事实层面来看,曾经的奥数冠军,一路开挂进入大学之后面临困境,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科竞赛被视作培养“天才”的机器,一直是通往名校的捷径,不仅是付云皓成长的年代,在当下不少家长、学校依然乐此不疲。但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天赋和潜力,是否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从类似付云皓这样的案例来看,恐怕得打个问号。在数学竞赛上取得高分,并不意味着就应该站在数学殿堂的制高点,毕竟数学研究不单单是解题能力。
  从价值层面来看,从奥数冠军到博士毕业,再到普通二本师范学院的老师,是否意味“坠落”?不可否认,对于付云皓,社会期待和现实生活际遇、追求内心选择之间,难免存在张力。意义是人所赋予的,成功也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成为数学领域的大家固然值得向往,但能够为基础教育作出贡献,同样也有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许多人为付云皓点赞,不只是赞许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是对每一个人拥有人生选择权力的捍卫。
  因为和社会期待差距较大,而受到关注,付云皓并非孤例。学科竞赛到底是兴趣培养,还是名校捷径?到底是创造性的,还是应试性的?近年来,正是基于类似反思,让各类竞赛逐渐和升学脱离,让学科竞赛回归到健康的轨道上,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人才成长的多样性,社会给予了像付云皓这样的人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尊重教育规律,就能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让人才脱颖而出;在成才目标上更为多元,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毕竟,人生从来没有一个可复制的模式,人生出彩也从来没有标准的方案。今天,来自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行业不同,但是精益求精就也能造就大师;今天,无数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见证的是对事业的执着。如付云皓所言:“头顶光环,身处高塔,或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只有脚落实处,做好每件事,才能积少成多,为社会真正贡献你的力量。”多元的人才、多样的参与,正是时代所必不可少的。
  当然,于个体而言,通往成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波折和坎坷,但在风雨之后修得一份淡定和从容,也不失为精彩。经历了挫折的付云皓,在自己的岗位上依然热爱、积极、幽默,这样的人生态度恐怕比成功本身更有意义。更何况,能够为基础教育发一分光、尽一份力,提高一些基础性工作的水位,同样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正像付云皓自己所说的,有热情,所以去钻研;有碰撞,所以有火花;有执着,所以才耐得住寂寞。人生的出彩,并不只是在聚光灯下。毕竟,人生只有一次,相比较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更为重要。
  这正是:人生起落无常,从容面对可嘉;通往成功之路,何必条条框框?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