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央行为何不允许比特币流通 (Read 1202 times)

jr. member
Activity: 266
Merit: 1
March 25, 2014, 06:48:17 AM
#7
full member
Activity: 185
Merit: 100
March 23, 2014, 04:57:36 AM
#6
自由总是那么难,哪怕一丁点。
这个事情可以看成比特币挑战法币,显然失败了


没可能挑战人民币啊
sr. member
Activity: 476
Merit: 250
March 23, 2014, 04:12:25 AM
#5
文腚河蟹。高于一切。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儿孙自有俄儿孙福
newbie
Activity: 9
Merit: 0
January 04, 2014, 08:59:20 AM
#4
对于矿工来说  稳定是王道
sr. member
Activity: 462
Merit: 250
Firing it up
December 22, 2013, 12:09:04 PM
#3
“中本聪” 是一群人, 我要首先多謝央行"引爆"泡沫,使它穩定下來.

另外, 商人為降本,“中本聪”也幫助不少, 只是在初步階段.
member
Activity: 98
Merit: 10
December 21, 2013, 04:27:11 AM
#2
自由总是那么难,哪怕一丁点。
这个事情可以看成比特币挑战法币,显然失败了
newbie
Activity: 47
Merit: 0
December 21, 2013, 12:50:57 AM
#1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从一个技术性专业人员的角度介绍和推广比特币,就好像是一个保健品推销员在讲一款对人类健康非常有帮助的保健产品,诱惑力极强。但比特币跟保健产品还有很大区别,买保健品主要是用于消费,而买比特币至少目前看完全是出于升值的目的,这使得购买比特币的风险急剧放大。

  由于初期参与比特币交易的大多数是互联网领域的用户,对国家的互联网政策比较清楚,但对其金融政策比较模糊。比特币已在中国发展成为一款不折不扣的标准化金融产品,买卖一个比特币就像在证券市场买卖一手期货一样,早已超越了网络虚拟商品的买卖范畴。央行对比特币的监管并不是谁能够左右的,就算央行不出手,也会有其他政府机构站出来的。

  长远来说,投资者应该感谢央行的监管,如果让比特币无限期的涨下去,参与群体无限放大,当价格升至几万元一个的时候泡沫破裂,可能很多人的损失会更大,因为人性的贪婪是无限的。到那时可能会出现因疯炒比特币而跳楼的人,金融市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央行“通知”的目的是从系统层面封堵比特币的金融属性,要求任何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参与比特币相关的定价、服务、买卖、承保、登记、清算、结算、兑换、储存、托管、抵押、信托、基金等业务;不承认比特币有计价、支付等货币功能。但承认比特币是一种虚拟商品,普通民众有参与的自由,但风险自担。

  可以看出,在央行实施“通知”相关要求,约谈了第三方支付机构之后,比特币价格开始大跌。这说明市场对比特币的炒作理由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将比特币的金融属性做一个限制,仅基于虚拟商品来支撑价格走势就会变得没有太大吸引力。

  参与者需要思考的是,假设各国央行承认比特币的金融属性,允许金融机构参与并为其提供各类服务,那不是鼓励大家制造信用货币吗?有这个可能吗?换句话说,如果允许比特币流通,那为何不允许假币流通?从简单的逻辑来看,比特币跟假币的区别只是发行数量是否得到控制的问题。

  央行为何又承认比特币是一种虚拟商品呢?这就相当于央行不会限制冥币的买卖,尽管冥币印得越来越像人民币,但冥币的最终归宿是被消费(烧掉)。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非常肯定的说,比特币是一个泡沫,如果作为货币,没有普遍接受的任何基本方式可以用来“偿还”它。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也警告称,虚拟货币不受监管,没有担保,不具有法偿性,一旦与真实货币进行兑换或成为支付手段,将造成金融风险,给全球反洗钱斗争带来新困难。用虚拟货币购买真实商品和服务目前还是不合法的。

  如果非常宽容的讲,我更同意澳央行行长史蒂文斯的说法,他说:“也许会有那么一个世界,那里的货币基于某种计算机算法来限制发行,与真实黄金或其它东西相反。过去出现过许多这样的货币,能存活下来的都是保持得了价值的。” 史蒂文斯抛开央行的角度,用黄金来说明货币需要真正的价值,更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有生命力。他的潜台词是,比特币似乎经不起这个考验,但可以试试。

  对于中国央行来说,比特币市场面临的最直接风险有三个:洗钱风险、交易平台风险、投资者盲目参与风险。这三大风险首先要让央行管辖的范围内防范,按照央行约谈支付企业的内容来看,央行不仅不允许境内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央行还会即刻研究针对在境内接入比特币相关业务的境外支付机构的相关规定。可以说对比特币的监管已经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层面。

  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已发出警告声明,明确比特币相关业务将作为货币转移业务受到监管,要求相关企业进行注册,提交更多关于商业模式的信息。包括西联和PayPal在内的货币转移行业在十多年前就被要求接受反洗钱监管,它们被要求在FinCEN注册,并获取牌照。虽然仍有一些企业拒绝FinCEN关于货币转移业务的说法,但财政部网站显示,已经有不少企业去FinCEN进行了注册。

  与中国央行实施的监管有所不同,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并没有对比特币市场抛出具体监管要求,主要实施部门变成了财政部。这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金融系统跟中国是存在差别的,而非美联储放任比特币。美联储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但其每年给财政部上缴的利润接近100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主要买入者依然是美联储,毫不夸张的说,美国财政部所实施的各类货币支付、清算、转移等相关政策,完全代表了美联储的利益和方向。

  为了让比特币仅仅存在于一种以美元计价的商品范围,美国财政部甚至开始打击美国市场上一些比特币的铸造行为。迈克·考德威尔是实体比特币钱币的设计者和铸造者,但他已经接到了美国财政部的信函,他不得不停止制造实体比特币。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部门(FinCEN)告诉他,如需发行货币则需要在联邦一级获得许可,并宣告迈克·考德威尔铸造比特币的行为是非法的。当然,美国人办事依然比较尊重“人权”,如果迈克·考德威尔想继续铸造比特币,则需要花几百万美元的成本去在47个州获得许可,但获得许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从美国的监管思路来看,跟中国异曲同工,只在封堵比特币的金融货币属性,而非完全扼杀比特币。这就造成了一个极大的矛盾,投资者对于比特币的追捧最根本的一个逻辑就是高估了比特币的货币属性,认为比特币可以在缺乏政府信用、缺乏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的情况下,最终成为一种流通货币。一旦这一预期被限制,比特币的未来就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但超越和突破这一预期几乎没有可能,摆在比特币迷们面前的将是拥有着政治、军事和外交资源的强大政府。

  然而,比特币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因为那个国家的监管加剧而终结,知名投行摩根大通为类似比特币电子支付系统申请专利,美银美林将比特币纳入研究范围并给出1300元/个的估值。比特币已经成为一个日交易数十亿美元的全球化产业,完全封杀比特币不太现实,更可能的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如果中国完全封杀比特币,可能今后再放开就很被动了,实际上央行也并没有完全屏蔽比特币,一切政策处在“现阶段”。我一直认为比特币可以发挥原始的支付和自我信用建设、塑造功能,在互联网领域建立自由的买卖体系,可以不借助任何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实际上这也是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的初衷。只是任何事物一旦超出了历史所能承受的范畴,尽管非常先进,最终依然面临无法被时代接受、甚至被时代扼杀的命运。

  2010年末“中本聪”最后几次露面的时候,比特币使用者正在开始要求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赠。中本聪非常震惊,并呼吁大家冷静,他的语气是“不,不要这样做”。当时维基解密遭到美国政府封杀,无法筹款,面临关闭。对维基解密捐赠的事触动了中本聪,他“消失”之前在论坛中这样写道:“这个项目需要逐步成长,这样软件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我呼吁维基解密不要接受比特币,它还是一个萌芽阶段的小型测试社区。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只会毁了比特币。”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低估“中本聪”这个比特币的发明者。他不但懂得历史、经济、数学、货币、政治、舆论、品牌、营销、传播等领域的奥秘所在,更懂得各国政府以及政治、利益组织的命门和底线。我写过好几篇比特币的文章,包括昨日给新京报写的“治理比特币要疏堵结合”,最根本的一点是在提示参与者和政府要对比特币的发明、运行和背后所承载的问题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封杀或开放的问题。

  如果在未来某一天,美元系统崩盘,世界主权信用市场负债累累几近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代表、各国首脑汇聚一堂,讨论统一世界货币问题,并力图防止通胀对人类的根本性、周期性洗劫。这时,有人在会上提出,历史上有个叫比特币的东西,其技术贡献和发展思路值得大家参考。或许那时我们才能跨越时空、恍然大悟。

  但那是很遥远的事情。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