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长平观察:大谈宪政抹黑中国? (Read 1189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476
Merit: 250
January 30, 2015, 01:24:26 AM
#4
没有对话,没有交流,非黑即白。
sr. member
Activity: 266
Merit: 250
★777Coin.com★ Fun BTC Casino!
January 29, 2015, 09:13:45 PM
#3
希望中国真正有言论自由 
hero member
Activity: 770
Merit: 500
January 29, 2015, 02:52:01 PM
#2
曹林 《 中国青年报 》

( 2015年01月27日   02 版)

    近来好几起公共事件都引发了关于“批评”和“抹黑”的激烈争议。一种言论,到底是“批评政府”,还是“抹黑中国”,如何定义引发了舆论场的交锋。比如,批评中国社会的某个阴暗面和社会问题,比如司法不公或贪污腐败,是批评还是抹黑呢?公众在很多问题上喋喋不休的争议,最后都会纠结于这两个词上,不同派别和立场的碰撞也都在这个界限上:一方说自己是正当的批评,一方攻击说是抹黑中国。

    非常有必要弄清批评和抹黑的界限,这对形成对话可能、寻求社会共识和寻找最大公约数很有意义。

    从语义上看,两者间的界限很清楚,即看说的是不是事实。如果以事实为依据,就是正当的批评;如果缺乏事实依据,纯粹是造谣,拿不存在的事实去攻击,那就是抹黑行为——顾名思义,抹黑就是颠倒黑白。比如,说一些中国人特别缺乏文明素养,随地乱扔垃圾,这属于批评。但说所有中国人都缺乏文明素养,到哪里都随地扔垃圾,就属于抹黑了。说中国改革中出现了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危机,这属于批评。但说中国改革没取得什么成绩,市场化改革制造了无数问题,还不如改革之前,这就是不顾事实地抹黑改革。

    界限看起来挺清晰,但表面上越是简单、清晰,其间的模糊空间就越大。因为这两个词都属于道德和价值判断,有着鲜明的偏好,人们很容易把自己爱听的评论称为“批评”,将不爱听的话一棍子打成“抹黑”并加以拒绝。加上这两个词都非法律用语,而是缺乏严格内涵的日常用语,人们很容易就凭一已之偏好或对事实的选择性裁剪,而作出对立的判断。所以,一个言论自由度较高、健康开放的社会,会对“批评”作尽可能宽松的解释,而对“抹黑”作严格的限定,宽容看待批评,而不会动辄将一种言论上升到“抹黑”的层面。因为抹黑是一个很重的定性、很大的帽子,甚至要上升到承担某种法律责任的地步,必须谨慎定义。动辄将批评定义为“抹黑”,会堵塞言路让人不敢说话。

    区别批评和抹黑,有必要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其一,“抹黑”比造谣有更大的外延,造谣一定是“抹黑”,但“抹黑”不只是造谣。一个事物,可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刻意地放大弊端,而对有利的一面视而不见或者选择性地屏蔽,就带有抹黑的嫌疑。每个群体都有好人、坏人,做错事的可能只是个别人,将个别人的错误行为拿去判断一个群体的形象,对一个群体进行标签化的描述,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动辄说“河南人如何”、“80后如何”、“中国人如何”,也带有抹黑的意味。

    但也要注意,有时批评难免带一定的情绪和修辞,不必咬文嚼字地把文字上的适当夸张和无意的延伸看成抹黑。

    其二,不要把“别有用心”挂在嘴上,对别人的批评作动机上的猜测。批评和抹黑之所以常被混淆,在于两者有动机上的一步之遥。有人常说,你批评的也许是对的,但你动机不纯,你批评的动机是恶意的,你就是想拿这个说事儿去抹黑中国。拿动机去定罪,就是一种文字狱构陷出的莫须有的罪名了。动机是看不见的,你无法苛求别人是不是善意、友好和有建设性,只能看说的是不是事实。别人说的你爱听,动机就好,否则就“别有用心”,这显然是一种话语专断。

    其三,不能将抹黑这个词泛道德化,否则很容易成为打人的棍子。批评那些暴力执法的城管,不是抹黑城管,抹黑城管形象的是那些暴力执法行为——但如果将抹黑泛道德化,很容易成为拒绝批评的借口。抹黑很容易扼杀正常的批评,很容易被滥用,所以对“抹黑”需要严格的限定,尽可能地往法律那边靠,有明显的恶意、公认的事实错误且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才能称之为抹黑。

    其四,不要只“站队”而不“站对”。站在我这个阵营中的人说的话,那就是正当的批评;对立那个阵营中的人说话,就是抹黑——这样,舆论空间就永远没有交流对话的可能,一切讨论都像“各说各话”的撕咬大战,到底是黑的还是白的,就永远无法弄清楚。
hero member
Activity: 770
Merit: 500
January 29, 2015, 02:50:24 PM
#1
长平观察:大谈宪政抹黑中国?

一篇点名批评贺卫方、陈丹青的党刊文章引起知识分子的不安,他们担心"文革"似的的意识形态清洗运动重新降临。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场在中国高校展开的意识形态清洗运动已经开始,但是曾经相信中共已经告别"文革"知识分子颇为愕然,感到不能适应,正在进行谨慎的抗争。
去年十二月底,在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出"重要指示":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随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文件,表示要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在高校教师的微信圈里,这则消息带来极大的不安。很多人表示不敢相信,"文革"的阴影重新降临。一些活跃的教师被朋友劝阻,暂停在媒体写作专栏。还有担任学院领导工作的教师,私下对朋友表示将尽快辞职,以躲避这场政治运动。多年来活跃在公共领域的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成为同行议论的重点。
 

似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上周六,贺卫方的名字出现在中共党刊《求是》杂志的官网《求是网》上。他和艺术家陈丹青成为一篇署名文章的批评对象,用来论证一些高校教师利用大学讲台抹黑中国。这篇署名为宁波市委宣传部徐岚的文章题目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作者说有那么一些人把抹黑中国当成时尚,无论真相如何,他们永远站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这种社会心态的产生,与高校教育不可说毫无关系。文章说,高校教师通过微博、微信传播西化思想已经不是个例,指贺卫方在微博中大谈宪政,陈丹青在其微信公众帐号发文美化美国。

事实上陈丹青并没有开设微信公众号,被点名批评的文章为网民冒名发表。贺卫方则发表来数条进行谨慎的反驳,问大谈宪政何错之有,并称"真正抹黑中国的恰恰是这种打压言论的行为!"不少网民对《求是》的文章表达了抗议,认为这种以党刊扣帽子的方式与"文革"整人何其相似。

《 中国青年报 》发表了评论员曹林的文章《"批评"和"抹黑"不是一回事》,认为一个言论自由度较高、健康开放的社会,会对"批评"作尽可能宽松的解释,而对"抹黑"作严格的限定,宽容看待批评,而不会动辄将一种言论上升到"抹黑"的层面。

在中共官方媒体连续释放意识形态整风信息面前,这些抵制显得十分微弱,但是又显然代表着沉默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再一次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很多人对前途感到茫然。
有意思的是,那篇文章的作者,一位自称刚刚进入宣传部门的年轻姑娘,似乎不甘心做无名英雄,在微博上发文反驳批评意见。她的反驳文章充满了感情色彩,称不怕所有的侮辱与恐吓,"我会挺住,在这个有些浑浊的舆论场,我终将会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战士。我坚信,德不孤,必有邻!"

最近,长期为中共辩护、抨击批评政府人士司马南到美国一家电视台主持节目,批评中国人权问题,让人对这类人士的意见产生更多的怀疑。跟大量隐藏在幕后的"五毛"(宣传部门雇佣的匿名网络评论员)不同,这些公开站出来拥护政府的人,包括正当红的周小平,得到了令人羡慕的光环,出名后还可以摇身一变。有人怀疑徐岚也想走这条路,但是也有人认为她接受了中共教育,真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http://www.dw.de/%E9%95%BF%E5%B9%B3%E8%A7%82%E5%AF%9F%E5%A4%A7%E8%B0%88%E5%AE%AA%E6%94%BF%E6%8A%B9%E9%BB%91%E4%B8%AD%E5%9B%BD/a-18220463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