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政论作家陈破空晒新书:剖析中国人国民性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2月21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陈破空更多文章请看陈破空专栏
日前,博讯记者采访著名政论作家陈破空先生,请他谈谈有关中国人国民性问题,陈先生指出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大一统的专制制度下逐渐变坏,与世界文明国家的国民相比,素质上差距甚远,需要用棒喝来惊醒国民,在制度和传统这两个方面反省。
著名政论作家陈破空晒新书:剖析中国人国民性(视频)
记者向陈破空提出了四个问题:
1,对《不受欢迎的中国人》一书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2,对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与本书的比较?
3,为何近年来国人在走出国门后显得浮躁和张扬?
4,自由派人士质疑陈破空,不是从制度入手而是选择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是否有失偏颇?
陈破空感谢读者和自由派人士的批评指正,并一一回答了记者的问题,陈先生特别指出,中国人国民性中的浮躁和张扬,更多的源于中国社会在短短几十年内的急剧变化,毛时代普遍的贫困和物质匮乏,而在改革开放后,有不少人快速地步入富有阶层,其中有官员,商人,也有知识分子,这些暴富后的人士心态就普遍很浮躁,这些人心里是很不踏实,一方面怕失去来之不易的财富,一方面又怕失去进一步富裕的机会。陈破空对自己的新书与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额《丑陋的中国人》作了一番比较,陈破空说,他的书在制度对人性影响方面要强于柏杨的书,另外他的书更多的剖析社会各种类型的人士,不仅有普通人士,也有精英人士和政府官员,相对要全面一些。再则,该书的引用的例子是当下最热门的,也是大众更关心的案例,相信会更能得到读者的共鸣。当然在语言使用方面,陈破空采用较为直接的批评和分析,因此显得更加有“辛辣味”。
有关采访陈破空先生的详情,请看博讯视频
陈破空提供了《不受欢迎的中国人》一书中前言和后记,供读者参考。
博讯记者西诺 纽约报道
前言
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人
陈破空
2014年9月27日,美国《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发表一篇文章,题为《西方对中国的误读》,承认,大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专家、政治家一直误判中国,原以为中国会“成长为一个更加友善、温和及民主的国家。”
然而,“在(红色)中国即将迎来65周岁诞辰之际,中国共産党似乎毫无退出历史舞台的打算。与毛泽东死亡以来的任何时期相比,目前的中共正处于实力最强、民族主义倾向最严重、也是维持一党专制决心最坚定的时期。”该文作者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为此痛切自问:“为什么?在花了60多年时间对一个国家进行了研究、对抗、与之联合并再度发生冲突之后,我们仍然对这个国家充满不确定的疑问与猜测?”
误读中国,不只西方国家如此,其他国家也如此。误读、误解、误判,这是观察中国问题的外国人之通病。外国的所谓“中国通”,往往是“中国不通”。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对中国的民族性缺乏了解、没有把握,并常常忽视这种民族性对中国形势演变的影响力和支配力。
要了解中国,先必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国民性。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原理,不仅符合于一个人,也符合于一个民族。有道是: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那就是: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国民。这有如“蛋生鸡、鸡生蛋”的循环,已经说不清谁个在先、谁个在后。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经久不衰的独裁制度与冥顽不化的劣质国民性,已经构成恶性循环,每况愈下,成为羁绊中国跨入文明世界的魔咒。
中国人常说:“家丑不可外扬。”宁愿集体遮丑。然而,笔者甘愿冒着得罪部分中国人的风险,决意把中国人的劣根性挖出来,决意把中国人的真面目揭开来,扬扬家丑,让世界认识中国人,鉴别其性,洞察其质,进而认识中国,把脉其走向,防范其负面的辐射力。
就是这样。我要大大方方地告诉世界,当今中国人的基本特征,就是这样:缺乏公德,偷奸耍滑,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明哲保身,冷血无情,热衷内斗,欺软怕硬,贪生怕死,奴性十足透过本书,不仅展示中国人恶质的面目,更挖掘中国人败坏的由头。
本书所称中国人,即汉人;所称汉人,即中国人。本书所论中国人,主要指当代中国人,兼叙古代中国人。笔者同时声明:本书所论中国人,并不包括生长于或长期居住于台湾、香港、新加坡及其他海外地区的华人,而专指生长于或长期居住于中国大陆、或最近三十多年从中国大陆出国的中国人。
2014年12月,于纽约
后记
回答可能的质疑
陈破空
中国人的问题,既有历史的沈疴,又有当世的宿疾。本书所论中国人,主要指当代中国人,兼叙古代中国人,借以追寻这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及其复杂轨迹。
有人可能问:你看中国人,为何只见缺点,不见优点?是否偏见?我的回答是:当今中国人,很少优点,更多的是缺点,故而,我着墨于主要方面。再说,这个民族,已经病入膏肓,非下猛药、重药,无以救治;非当头棒喝,无以惊醒。
有人可能问:你书中所述,所举例子,是否以偏概全?比如,“中国富豪之妻在美国行窃”,并不是每一个中国富豪之妻都行窃啊!我的回答是:没错,并非每一个中国富豪之妻都行窃,但我论述的重点,不在于行窃这个行为本身,而在于她们的人格共性:不文明,不诚实,没有品味。事实上,书中讲述的每一个中国人特征,都可以举出大量实例,但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罗列,只能举一例或数例。举一反三。
有人可能问:别的民族就没有这些问题吗?比如南亚人、南美人或非洲人。或许有,或许还能找出若干的相似性。但中国人的问题,具有更长的历史、更成体系,顽疾至大至深。作为中国人,我至少比外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病情。为中国人把脉诊病,我更有把握,更有发言权,也更有责任。设若这百毒缠身的13亿人,最后得以救治、解脱,就是人类最大的改观。
有人可能问:陈先生,你写中国人可以,为什么非要写到政治人物?你写社会可以为什么非要写到政治?我的回答是:中国人的问题,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很大程度上,都与政治相关,尤其与政治制度相关。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中国成语,早已明示统治者对民衆的示范作用。如果不触及政治、不解剖政治人物,就无法探测到诸多问题的源头。
写中国人,最难说服的,还是中国人本身。中国人向来不认错,要他们承认缺点、弊端、劣根性,难上难。不认错,不正视自己的问题,本身就是这个民族的劣根性之一。
有的中国人意识不到这些问题,仍以夜郎自大的心态,顽固地坚持:“中华民族是优秀民族。”有的中国人,虽意识到这些问题,但不以为意,仍以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文过饰非。
有的中国人,虽不属上述两类,读完本书,仍可能会跳起来说:“我不是这样的中国人!”那麽,我首先请他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究竟是不是?有多少是?有多少不是?如果他仍然坚持说:“不是,一点都不是,我就不是这样的中国!”那么我要说:恭喜你,你大概属于少数例外的中国人。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例外一样,说到中国人,当然也有例外,尽管,这样的例外,大概不超过5%。例外者,诸如:産生宗教信仰的中国人;或者,那些幡然醒悟、痛感民族劣根性的中国人,先知先觉,深以为耻,决意从自身做起,重塑中国人形象,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当然,还有更稀少的一类:天生纯质,如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这类中国人,是如此稀有,实在就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最后,笔者郑重声明:笔者写作本书,批判中国人的国民性,完全以事实为本,绝无任何歧视之意。笔者信奉,人生而平等。笔者相信,中国人国民性的败坏,最大因素,在于专制制度。因为,专制制度的本质,就在于,以粗鄙的力量压制文明的力量。一旦中国发生制度变革,成为一个民主与法治的正常国家,笔者坚信,中国人的国民性必将转向正面发展,假以时日,必获得根本改善。同种同文的香港人和台湾人,就是现成的示范。
2014年12月,于纽约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
39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