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电子身份证明年1月推向全国,这些事要注意 (Read 118 times)

member
Activity: 108
Merit: 14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公共服务的身份认证与市场化企业合作,意味着公民个人的信息、数据在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构成了一种开放的连接与传输。那么,如何在实现服务便利性的同时,保障相关的信息安全,仍需要拿捏好边界。
“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梦想,似乎正在离每个人越来越近。25日,广州第一张“微信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签发,该证能为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以及旅馆业登记、物流寄递等实名制应用场景,提供国家法定证件及身份认证服务。该“证”首先在广东试点试行该应用,预计明年1月推向全国。
通俗说,身份证“网证”就是身份证的网络版或电子版。其一个直接好处,便是公民在办理线上、线下业务时,只需通过“网证+刷脸”模式即可完成身份认证,无需再携带实体身份证和留存身份证复印件。既方便,也将有效降低身份证丢失、冒用的可能性。
身份证明的电子化,其实早有发轫。去年12月,南宁就出现过首张“微信电子身份证”;深圳、哈尔滨等城市已开通了“电子驾照”;今年6月,武汉市公安局也推出了“电子身份证”。除此之外,当前在不少考场、车站开启的刷脸认证,也属此列。
这些电子化证明模式的推广,可以说是当前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AI技术在公共服务上的延伸,也预示着一个电子化身份证明时代的到来,或许比我们想象得要快。
纵观当前林林总总的电子化身份认证体系,大多都非行政部门“另起炉灶”,而是直接搭载和利用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及具有普及性的网络应用平台。这等于将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服务,直接公共化。这种做法,不需要政府自己搭建平台,既节约了平台建设成本,也降低了民众的适用、对接门槛。实际上,这也是“用户思维”的一种体现,未来或将在更多公共服务领域被复制。
身份证的电子化另外一重意义在于,为公共服务领域的“互联网+”打好了基础。因为身份证是公民身份证明的“元系统”,其他身份信息的电子化,以及任何其他公共服务的互联网+都要以身份证为“地基”。就此看,身份证的电子化也有了基础工程的重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公共服务的身份认证与市场化企业合作,意味着公民个人的信息、数据在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构成了一种开放的连接与传输。那么,如何在实现服务便利性的同时,保障相关的信息安全,仍需要拿捏好边界。
尽管身份证明电子化的初衷之一,便是为减少公民信息的泄露和盗用风险,但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手段来确保公民信息的绝对安全。现实中,往往越是技术密集型的应用,越具有脆弱的一面,其对相关风险的防范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而在电子身份证应用上,信息安全仍是须臾不可松懈的底线。
另外,公民拥有了电子身份证,并不等于仅靠一部手机就能“高枕无忧”。电子身份证的广泛应用,要有一个完善而高效的线上政务办事系统相对接。电子身份证并非是对实体身份证的完全替代,而是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让民众有更多便利的选择。因此,推广过程中应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必须靠“网证”才能证明自己的现象。
正因为电子身份证能为公共服务“互联网+”打下基础,所以每一步都宜走好。其关键就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应用须以安全为重,把握好信息自由流通和安全保护的边界;二是,公共服务能力与技术应用应该适配,形成相得益彰之效。如此,电子身份证时代才能给社会以最大的红利。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