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2013-06-04 新浪網:30歲比特幣炒家身家過億:幾年間飆漲5000倍 (Read 1553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434
Merit: 250
30歲比特幣炒家身家過億:幾年間飆漲5000倍_財經頻道_新浪網-北美
http://finance.sina.com/bg/fund_investment/sinacn/20130604/2232784058.html

  關於比特幣的一切,近來都在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變化着。這令西安小伙子張磊迷惑不已。

  最初每個只賣5美分的比特幣,價格一度衝到266美元,可過了沒幾天,又大幅跌至40美元;曾經8000元人民幣就能買到的比特幣“挖礦機”,如今有人出價35萬元收購,因為只要開着這個機器,一天什麼都不做便有上百美元入賬;更令他震驚的是身邊許多依靠比特幣一夜暴富的例子,比如圈子裡以出售“挖礦機”出名的網友“南瓜張”,年僅30便已身家過億。

  不過,在“南瓜張”看來,“過度渲染比特幣的幣值起伏,挖礦賺錢等等都是捨本逐末的行為”。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南瓜張”說,“比特幣的核心價值是人類對於自由的嚮往。我相信虛擬貨幣最后肯定可以成功,但是判斷這種成功的虛擬貨幣是不是比特幣,現在還為時尚早。”

  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一個比國家信用更可靠的貨幣體系?

  雖然每天都在和比特幣打交道,但“南瓜張”几乎從來不和局外人討論這種複雜的貨幣體系。事實上,比特幣的概念最初也只是存在於密碼學家郵件組裡的私人話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密碼學家們就開始在郵件裡探討,如何“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一個比國家信用更可靠的貨幣體系”。

  2008年,一個署名為“中本聰”的網友在密碼學郵件組裡發表了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支付系統》,第一次提出比特幣的構想。他在文中寫道,“傳統貨幣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信任”,“銀行本應該幫我們保管錢財並以電子化形式流通,但是他們讓財富在一輪輪的信用泡沫中浮沉”,而比特幣的構想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這和任何有發行機構的虛擬貨幣有着本質的不同。”“南瓜張”解釋說,比如網絡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它的價值取決於這家公司如何發行它,以及你是否對這家公司有信心。“不過,比特幣的發行則通過礦工‘挖礦’這種行為來進行,每過一段時間,網絡會通過調節計算難度來穩定發幣的時間間隔。挖礦的過程保證了比特幣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創辦了國內一家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張沈鵬解釋說,比特幣的挖礦過程依靠的是“中本聰”所提出的密碼學算法,這個過程可以這樣理解:每隔10分鐘,世界上將出現一個上了鎖的百寶箱,裏面裝着特定數量的比特幣,誰有本事打開這個百寶箱,就能獲得箱子裡的財富。

  在這個過程中,百寶箱上的鎖就是算法賦予的密碼,尋找鑰匙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挖礦”,誰能解開密碼,誰就能拿到相應的比特幣。根據“中本聰”最初的設想,第一個打開鎖的礦工將得到50個比特幣獎勵,隨着礦工數量增加,開鎖的困難程度也會增加,每達到21萬個區域,獎勵就會減半,比如現在每10分鐘就只有25個比特幣可以被挖出來,到2140年,比特幣將達到預定的上限2100萬個。

  “比特幣的規則,從誕生的第一天就規定好了,從來沒有改變過。如果未來需要改變,必須先取得比特幣網絡中50%以上計算能力的認可才行。”“南瓜張”說,“也就是說,計算能力就是‘投票權’,如果某個人的生産或者交易行為不符合規則,那麼這個交易根本不會被比特幣網絡所承認。所以比特幣系統穩健可靠,可以預測。”

  張磊回憶說,最初人們依靠電腦CPU或顯卡也可以挖礦,只要下載比特幣的客戶端,輸入賬號密碼,一邊看場電影一邊就能挖到大把比特幣了。不過隨着全網算力的增加,如今要靠購買價格動輒數萬元的挖礦機才能得到零星的比特幣。

  不過,現實中的人可不是一開始就願意買比特幣的賬。2010年,有人在論壇發帖,說想用10000個比特幣換50美元,可是沒人搭理他,最后,他只換到一張價值25美元的比薩餅優惠券。

  但在短短幾年后,比特幣的價值翻了超過5000倍。張沈鵬在自己的博客裡寫道,按照現在1比特幣兌換117美元的價格,這些比特幣的價值超過700萬人民幣,“這大概是歷史上最昂貴的比薩餅了”。

  但是,這樣的故事對於不了解比特幣的局外人來說,更像是天方夜譚。每天給張沈鵬打電話的媽媽雖然也關心兒子創業的事,可是在聽了半天關於比特幣的介紹后,支支吾吾地只有一句評語:“哦……那挺好的……能賺錢養活自己就行……”

  大起大落的比特幣,不在天堂,就在地獄

  今年3月份,塞浦路斯爆發銀行危機,不少人為了避免危機帶來的經濟損失,大量兌換比特幣。4月10日,比特幣在創下1:266美元的歷史最高記錄后,當天便跌至105美元,暴跌60%。不過,相比於比特幣最初價值5美分,在幾年之內,比特幣市值上漲超過5000倍。

  突然暴漲暴跌的比特幣,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全球最大的BT下載網站“海盜灣”創始人曾寫文章支持比特幣,題為《我為什麼把所有積蓄投資比特幣》,而在今年4月,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卻在《紐約時報》網站上連寫兩篇文章,批評比特幣。他用“亞當·斯密討厭比特幣”為題目,認為人們對於比特幣的追捧其實是“誤解了貨幣”,他堅持貨幣是一種“社會發明”,無法超然社會之外存在,密碼學家試圖讓比特幣成為“不為人類弱點所左右、純粹的貨幣基準”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由於對比特幣的看法褒貶不一,美國福克斯電視台專門請來巴菲特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一起座談,詢問他們對於比特幣的看法。

  聽到這個問題,梳着一頭整齊白髮的巴菲特坐在靠椅上,笑眯眯地不說話。倒是與他共事超過40年的老搭檔查理·芒格來了精神。88歲的他步履蹣跚地衝進演播廳,徑直坐在巴菲特身邊,繃著臉替老伙計回答:“我覺得那是能害死人的老鼠藥。”

  “但是,你明白比特幣的原理嗎?”主持人追問。

  “我不懂。”同樣一頭白髮的芒格戴着厚厚的老式圓框眼鏡,昂着頭說,“但我就是知道,那玩意非常不靠譜。”

  相比之下,坐在一旁的比爾·蓋茲溫和許多。他評價說:“我覺得比特幣是個技術上的傑作,但它所涉及的領域,卻應當讓政府保持主導地位。”

  不過,在“南瓜張”看來,“比特幣是互聯網上最為成功的分散式貨幣系統”,可以說是“穩健可靠”。因為比特幣的體系是基於多數投票的,比特幣的價值由參與比特幣經濟活動的人來共同決定,網絡中的每一筆交易,每一塊被“挖出”的“新礦”,每一次協議上的修補,都必須得到全網超過50%的票數才能被認可。

  目前之所以會出現大起大落,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在全世界範圍內,比特幣投機者恐怕占了比較大的比例”,大部分人只是“等待比特幣幣值衝到高點並套現走人”。這導致比特幣幣值起伏不定,一度甚至几乎價值歸零。

  張沈鵬也想過投資一點比特幣,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玩不起這種“不在天堂,就在地獄”的投資。他的一個朋友在剛開始漲價時賣掉了手中的比特幣,沒成想比特幣竟在此后暴漲,“本來錢足夠在北京買套房,結果只用它買了輛車”,恨得在他面前咬牙賭咒,“三年不出幣,出幣就剁手”。

  不過,這種一夜暴利的貨幣,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很陌生的,它既不像閃閃發光的金子一樣沉甸甸,也沒有花花綠綠的貨幣那麼容易辨別。它只是存在於互聯網的電子錢包裏面的一行數字。有人曾在比特幣群裡抱怨,自己老婆不認識存放比特幣的.dat檔案,在他不在家的晚上重裝了系統,電子錢包裡的100個比特幣就這麼沒了。

  可這行普通人都不認識的數字串,未來到底會不會真的值錢,不管是查理·芒格還是比爾·蓋茲,都沒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在那次訪談中,主持人最后再次詢問巴菲特對比特幣的看法。精明的老人眯起了眼睛,笑着說:“我能肯定,查理或者比爾,其中一個人應該是說對了。”

  在比特幣這個目前投機氣氛濃郁,發展光速的行業裡,眼光越長遠,活得也會越久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比特幣感興趣,就連國際貿易支付公司貝寶(Paypal)總裁大衛·馬庫斯都說,一旦政府就比特幣立法,他就會很快支持這種貨幣,因為越來越多商鋪接受信用卡,越來越多人也表示不願意隨身攜帶錢包,“錢包終將被淘汰,而比特幣有望取代美元,甚至成為黃金的代替品”。

  這對於“南瓜張”來說,是個充滿希望的發展方向:“我們想象一下,如果貝寶或者亞馬遜等大型電商開始支持比特幣支付,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顯然是好事,因為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了,交易的成本也更低了。”

  而比特幣的大幅增值,的確也為像“南瓜張”一樣的比特幣愛好者帶來了切實的收益。今年30歲的“南瓜張”原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博士生,不過現在他已經退學,全心做起了比特幣生意。現在他的其中一個電子錢包就有6萬多個比特幣。在“南瓜張”創立的比特幣討論群裡,人們開玩笑地相互稱呼着“外灘財閥”、“福州地王”、“南寧太少”……

  “南瓜張”管現在這個越來越多人琢磨比特幣的時間段,叫做“野蠻成長期”。他預測,也許就在未來幾個月內,會出現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基金、比特幣投資機構,甚至比特幣慈善機構,不過“絶大多數會在一段時間后死掉”。

  “我想,在比特幣這個目前投機氣氛濃郁,發展光速的行業裡,眼光越長遠,活得也會越久。”“南瓜張”說。“比特幣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改變世界的實踐,並沒有‘玩’的成分在裏面。我觀察與思考的是3年或者5年以后的世界,而一些比我更強力的人物則在觀察與思考10年到20年以后的世界。所以現在發生的事情,比如幣值的大起大落,我們並不在乎。”

  但是對於更多直接稱呼自己“比特幣玩家”的人來說,他們不懂量子計算機,也不懂比特幣的算法規則,對他們而言,只要給“挖礦機”通上電,就會有比特幣出現。張磊說,有時候自己也覺得比特幣這件事有點玄,“感覺像傳銷,要有下家才有價值”。

  不過,他並不在乎這些事情,因為對他而言,比特幣依然只是一場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只要我不是最后一個人,就行了”。

  (應採訪對象要求,張磊為化名)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