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转贴 比特币的价值到底来源于何处?——比特币在2013 (Read 752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28
Merit: 100
newbie
Activity: 1
Merit: 0
这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如同当年驰骋在大清朝国土上轰鸣的蒸汽火车,你是选择努力学习并推动社会进步跟上时代的潮流,还是麻木不仁的成为看客,甚至做那个掀翻铁轨的人,都是你个人的选择,只是时间会无情的记录下你的智慧或愚蠢。
赞!
newbie
Activity: 43
Merit: 0
分析得到位,收录!
newbie
Activity: 23
Merit: 0
full member
Activity: 335
Merit: 100
那些企图掀翻铁轨的人--天朝的殃行,天朝的ccav昨天说追逐比特币是因为内心的贪欲,泰国等等,呵呵
full member
Activity: 335
Merit: 100
比特币的价值到底来源于何处?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比特币在2013年的表现:


一:算力


根据http://mining.thegenesisblock.com/的统计信息,在2013年,全网算力从年初1月1号的0.02533PH/s增长到12月31日的10.762PH/s,涨幅42387%




二、汇率


根据历史最悠久的交易平台MT.gox的统计信息,在2013年,比特币兑美元汇率从年初1月1号的13.28美元/BTC增长到12月31日的806.01美元/BTC,涨幅5969%


 








 

三、应用


比特币的应用非常广泛,钱包、兑换平台、股票期货市场以及直接购买商品或服务等等。不过钱包这个最基本的应用是所有其他应用的基础,在这里用blockchain.info的在线钱包的用户数量来简单衡量下应用的增长情况。

根据blockchain.info的我的钱包的用户数量统计,在2013年,该钱包用户数量从年初1月1号的77840增长到12月31日的966884,涨幅1142% [数据来源]

 













四、专业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本人去年9月份翻译的一篇文章《比特币专业人士数量四个月翻倍》正好是关注比特币的人才的,本人认同该文的这个观点:“LinkedIn上的数据相当代表比特币专家的数量。”因相关数据较难统计,我们直接利用该文的数据,与本人写作此文的时候的相关数据进行一个比较。

2013年4月30日,专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的用户个人档案上提及“bitcoin”的用户数为1108;2014年1月11日,该数据为3920。 就以这两个数据来衡量,可以认为比特币的专业人才在2013年的涨幅至少为254%


以上四个方面的数据在2013年无一例外的出现了暴涨,如果你只是注意到汇率的暴涨暴跌就认定比特币只是一个泡沫的话,也许太过片面和偏激。比特币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只是货币,你可以把比特币理解为比特币网络和网络上的货币载体两个方面。


人才和资本都在飞速向比特币网络和网络上的货币载体汇集,前者从算力、应用和人才上体现,后者通过汇率直接展现,两者相互影响。我想比特币的价值正好来源于这些方面。当然这是直接的原因,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直接原因,这背后又是什么力量在驱使人才和资本朝着比特币蜂拥而至呢?我觉得是人性,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至少在这些投身比特币世界的人们,他们认为他们在比特币世界的机会大于传统世界而风险小于传统世界。


据我自己对价值理论的了解,历史上的价值理论,可以概括分为两类,客观价值理论和主观价值理论。客观价值理论强调资源、人力等客观因素,典型代表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凝结在商品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动的终极原因。劳动价值理论存在局限,它只看到了价值形成的一个方面。它无法解释一些事实,比如沙漠里的一瓶矿泉水和超市里的同一瓶水具有不同的价值,而生产同样一瓶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同的。这个时候你用主观价值理论去理解,一切就豁然开朗。主观价值理论强调价值的人的主观认同,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主观判断会不一样,价值也就跟着不一样了。沙漠里的一瓶矿泉水能够带来的效用可能是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而这显然大于超市里的一瓶水所能带来的解渴的效用。随着边际大发现,人们已经认识到价值与外部环境和人的主观认同有莫大的关系。沙漠里快要被渴死的人突然发现的第一瓶矿泉水的价值要远大于他发现的第二瓶一摸一样的矿泉水,假设这个人不停的发现这样的矿泉水,那么到他能够成功活着从沙漠里走到超市的时候,同样一瓶水的价值不断下降到等同于超市里一瓶矿泉水的价值。


那么以此看来,比特币的价值一方面来源于客观的人们投入的资源和劳动,比如算力、应用等;同样比特币的价值也来源于人们的主观认同,至少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一群人他们认同比特币的价值,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代价去获取它或者干脆投入到它的世界。

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因为不论个人还是人群都会有陷入非理性的时候,而这在金融市场上尤为显著。这就是金融泡沫诞生的根源,人们因趋利避害而进入非理性的状态,不断的在淡定→高兴→兴奋→恐慌→焦虑→淡定中循环往复。因此我们也看到了比特币汇率的极大波动,这对于一个崭新的技术革命和社会理念的革命而言都太正常不过,看到泡沫不断生长破灭生长破灭再生长的过程,你应该认真思考下为什么它总能在绝望中重生。


当我们看到比特币这个泡沫的同时,如果能不被泡沫的外表所蒙蔽,能够看到比特币实实在在的效用的话,就不会觉得这个泡沫虚无缥缈。比特币身上的去中心化特性所带来的高信誉度、稀缺、价值储存、杜绝多重支付、低交易成本、突破全球贸易保护壁垒等效用,已经实实在在夯实了比特币的价值根基,这些都决定了比特币不会仅仅是个虚无缥缈的泡沫。


世上无完美,一切皆相对。比特币依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因安全性而损耗便捷性(链上交易确认时间慢),比如算力的军备竞赛导致算力倾向于集中提高矿池的51%攻击概率。而这些局限并非无解,前者可以通过市场激烈竞争而形成的信誉度高的企业提供的链下交易实现,而后者会在理解比特币理念的人们主动寻求社区的协作而避免。比如前几天GHash.IO矿池算力曾经一度高达40%,大家在互联网上奔走相告,希望矿工主动暂时远离GHash.IO矿池,矿池自己也进行了限制算力进一步增长并疏散算力到其他矿池来化解可能到来的51%攻击。瑕不掩玉,比特币这种自组织的分布式生态系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哪怕未来出现极大的问题,我相信,社区也会逐渐找到应对办法,事在人为。相对当下暗流涌动的失败的法币体系,比特币显然要可靠得多,只是并非谁都可以看到法币体系的弊端:堆积如山的债务,自以为是的随意扰乱市场行为的政府,高悬的通胀之剑,悬殊的贫富差距,不断下滑的生产效率。


2013年无疑是比特币辉煌的一年,因为比特币开始走出极客的小圈子,融入社会的大生态。尽管如此,比特币仍然是一个实验。成长的新势力和保守的旧势力,可能会不断碰撞,也可能会相互妥协,未来怎样不得而知,但是比特币已经开启了数字加密货币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比特币也仅仅是一个杰出的代表而已。这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如同当年驰骋在大清朝国土上轰鸣的蒸汽火车,你是选择努力学习并推动社会进步跟上时代的潮流,还是麻木不仁的成为看客,甚至做那个掀翻铁轨的人,都是你个人的选择,只是时间会无情的记录下你的智慧或愚蠢。


Really原创,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