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由神秘网友中本聪(至今未露面)提出,在开源社区设计,开始只在Geek和黑客圈子里流行。到2013年,比特币的价值飞涨,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比特币也走进了大众视野。
比特币不依靠特定机构(去中心化),依据特定算法计算产生(挖矿),使用整个网络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来确认并记录交易(免监管),使用密码学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货币所有权、和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比特币的P2P技术并不是新鲜事物,这也是互联网的精髓之一:2002年开始出现的各种基于P2P的BT下载软件,让很多人真正明白互联网的信息平等贡献的魅力所在。但是把此思想使用到虚拟货币上,还是让人感觉创新的魅力和思维的惊艳。
一时间各种舆论高呼,比特币就是未来的论调开始让很多人兴奋,甚至开始考虑虚拟货币是不是可以改变世界。
比特币不是货币,是“完美“的投资品
但是我们冷静下来,回归本质。用100多年前的货币学经典的费雪方程式来观察下比特币:MV=P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费雪方程式在金融学有着物理学相对论的地位,解读上也有很多争议,不过确定的是,货币的价值、流通性和实体经济的交易数与价值是需要匹配。
但是对于比特币来说,这个方程式里面三个变量都被锁死或者降低:M流通数(越来越多人在持有比特币而不是交易),V流通速度(没有相对应的真正流通渠道和环节),T商品和劳务交易数量(比特币覆盖的商家并没快速增加),所以比特币的价值也在升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持有比特币,等待升值,在交易市场上买卖,而不是真正的去消费,降低了市场上流通的数量。亦而降低了费雪方程中的M,继续降低P,所以比特币的价值继续升高。这是一个泡沫形成的过程,所以比特币价格将非常不稳定。
下图可以看到从比特币交易市场产生到现在的K线。
我们可以试着用基础金融理论和常识分析比特币,会得出一个同样的结果:比特币不具备现代货币的完整体系,只是投资品而已。
而作为一个投资品,比特币却是“完美无缺“的:总数量有限、各种前沿概念天然属性、没有官方交易市场、不受任何监管。这简直就是投资品、或者说投机品的完美选择。
于是,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特别特别是在国内,开始了独有的商业模式的发展:交易市场和山寨币。
比特币交易市场的商业模式
从2012年以后比特币的交易市场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首先是国外,接下来是国内。而且相关的新闻和争议也开始越来越多,我们忽略掉所以的新闻事件来探索商业本质。
交易市场怎么赚钱呢:交易手续费、沉淀资金,非对等交易。
交易手续费。这是最正规的盈利模式,作为比特币交易市场,抽取0-2.5%不等的交易手续费。
沉淀资金。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90年底后期VCD电影流行时期,大街小巷都是出租VCD电影光盘的店面。当时一般在三四线城市,租一天1元钱,押金10元。但是也有一部分店面,押金200,但不要租金。深受小伙伴欢迎。有些人觉得真奇葩,做赔本的生意?后来一样的模式被复制到支付宝,叫沉淀资金模式。其实一样的还有保险公司、各种再投资业务等等。比特币市场也是一样。以上的模式都还属于合理的正规商业模式,而接下来有开始有点让人“兴奋“了。
非对等交易
举个例子。小A今天随便找了一家交易平台,充值了3500元,买了一个比特币。下午到了3000元的时候,小A卖掉了,损失了500元。同样,假设3500的时候是另一个用户小B卖给的小A,然后3000元的时候也是小A卖给的小B。那么,这个交易平台上交易的是什么呢?这个交易平台上沉淀了那一个比特币么?没有,小A和小B都根本没见到那个比特币,因为都没有把比特币提现到自己的钱包。
再绝对点,有一个交易平台,一天交易了一万次,全部都是小A和小B这样的情况,那么这个交易平台上根本没有流通一个比特币,但是交易额可能是几千万。交易的也和比特币毫无关系,因为根本没有人提现比特币到自己的钱包里面。假设交易平台上80%都是虚拟的,而最后还是没有一个人提现。而80%的虚拟账户来做空做多,那么是不是就是一个虚拟的庄家,而这个交易平台到底在交易什么呢?
再夸张一点,假设这个交易市场一天交易次数不是一万次,而是十万次,交易金额几个亿。再加上搬砖用户在不同的平台直接的流动、和预期性导致的不同市场联动,完全可以做多做空整个比特币世界,那么是不是这80%的虚拟用户就操纵了整个比特币市场的价格走势呢?
虽然,比特币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在一个交易平台上的比特币,交易数量可以是无限的。
好比股票交易,股市里交易多少股票是与实际的数量一致,这个一致性是由证监会监管,交易所一天一结算的任务就有保证股票和实际数量等同。而比特币的市场,是失去相关监管机制的。
如果各位看到这觉得:哇,比特币市场交易真有意思。那接下来了就更精彩了。
山寨币的商业模式
比特币的交易市场就好比地下赌场,还是那种超级没有规矩的地下赌场:不开赔率,散客之间的下注数字不公开,信息不对等,还能时不时的来一次:“被黑客攻击要关门了,你们的钱都没了“,这简直是赤露露的圈钱。
但是大家还是不满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赌场下注对象毕竟还是比特币。就好比超级黑的地下赌场,赌的是欧洲足球联赛,既然没人管也没啥规矩,为什么不自己创造一个完全可以控制的比赛,再下注呢。
于是,各种山寨币,忽然出现了。
最先山寨币出现在国外,但是更火的确是国产虚拟货币,它们在业内被统一称为“山寨币”。TOMsInsight的大数据引擎能监控到的从2010年到目前为止,出现过873种,例如:元宝币、烧烤币、马克思币、泽塔币、红币、等等。由于比特币的算法和程序完全开源,所以仅仅需要稍微改动,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币种,成本极其的低。
山寨币,其实和比特币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目的明确,所以几乎每一个山寨币都留有各种各样的后门,有的有严重的预挖(先给自己留一部分,再发行),这已经不再拥有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征,更有甚者可以随意更改数量,甚至随时发行货币数量。再加上交易市场也是自己的,这已经完全类似私服游戏了。
发行一个新的山寨币,骗一圈钱,马上关门(1个月之内),占据了95.3%,还剩下4.7%做长线的。连这种赤露的圈钱都这么急功近利,我们还能对国内这个行业说什么呢。
难道比特币就没有什么价值么?
比特币的这篇分析也引发TOMsInsight的几个小伙伴争论,我们想积极的在这个圈子里面找出正能量,而大家最认同的却是一种情怀:
Geek创造了比特币:一种去中心的货币,总数量有限,完美的算法和逻辑。在Geek心中,是他们世界的价值的一种衡量:拥有你创造的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一种高智商游戏,不是简简单单的能兑换多少美元来衡量的,而是一种Geek世界观的体现,一种创造新事物的冲动和“完美”,这种“完美”到底能有多高的价值,更多的这种创造力和这种精神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推动了多少世界的进步。这是一种Geek的梦想。
来源:TOMsInsight 摘自:
巴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