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夜深人静,伏案冥思……故事在脑海中逐渐清晰。经过近一个月的构思,熊熊艾乱想的中篇小说《响响的未来》终于有了一个基本成熟的故事框架。今夜,她准备写开篇的第一节……
没有出版社约稿,熊熊艾乱想只是想把故事写出来,然后贴在自己常去逛荡的一个文学论坛里,连载。除了收获点人气和大拇指(赞),熊熊没想过其它。她就爱写点自己的东西,顺便练练笔。
去年比特币闹腾得很凶,网上大家都在议论,听说是一个全球流通的安全货币,特牛x。熊熊是个潮人,某日凑热闹也去一个网站注册了个在线钱包——用她心中男神的外号和自己的生日作密码,创建了一个收款地址。
开篇写好了……赶潮儿,熊熊学着别人,把自己的比特币地址附在了文后。当然了,附带一个声明:如果你喜欢本文,方便的话请求打赏,半个子儿不嫌少,一贯贯也不嫌多……哈哈。转载请勿修改赏银地址。
我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杜撰的小场景,很普通,也很普遍。它就是我们的某一种生活,一些人的生活。很正常啊……似乎没什么。
2011 年,美国众议院部分议员拟写了一部《禁止网络盗版法案》(简称 SOPA 法案),旨在打击盗版侵权,促进创作繁荣。但因为其条款对盗版侵权的定义和打击范围太过宽泛,会严重损害互联网信息传播而广受争议,最终因大量抵制而未能获得实施。
但这法案是为保护创作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利益而生的,因为互联网分布式的技术架构天生适宜自由和分享,难以实施版权保护,才催生了法案中太过宽泛的侵权定义和误伤率太大的严苛措施。不论什么作品或产品,都应当让原创者或生产者收获回报,这样他们才能够继续创作和生产,给这个社会带来价值。这是基本的公平和逻辑。
但为何法案搁置?难道互联网的世界里就不再遵循这样的基本逻辑,可以损害这样基本的原则吗?那互联网又是什么呢?社会进步从来就不是以损害基本公平原则为代价的。或许,我们只是还没有看清楚,又或许,互联网的某种逻辑并不完整……
追思溯源,版权的概念萌生于互联网之前的传统印刷术时代。那时,书籍或版权作品的传播,不论是数量、速度、还是渠道都十分有限,相应的,版权所有者的收益也被局限。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正式授权的作品开始传播。因为没有授权关系,作品在传播过程与创作者失去关联,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收益也与创作者无缘。利益流失,于是,版权保护顺应而生。
现在,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电子化的世界里,版权作品变成了数字流。与传统不同,一部好的作品可以瞬间就广播到全世界,互联网的全球连通性,消除了传统时代版权实体在流通上的所有局限!一时间,版权保护所生存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
或许版权依然,但保护何去何从?在这个国度,盗版,我们耳熟能详。文章、书籍、软件、甚至是创意……但我们真的喜欢“盗”吗?或者,我们真的习惯于此,缺乏创造和创新精神吗?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不想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就身在其中~~ 台式机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是盗版的,Office 办公套件是盗版的,或许,我正在阅读的某篇精品文章也是转载而未付稿酬的……太多太多,我只能说,我压根就没法去操那份心——管它是盗版还是正版呢?
互联网时代,原创作者未能收获报酬的盗版,毫无疑问伤害着每一个热心创造并付出艰辛努力的人,这不公平。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它能解决吗?
插一段我个人的经历吧:使用着盗版的 Windows 系统,花¥200 元买过 Office 官方体验版(后来发现体验期结束就不能用了),需要做图片处理但 Photoshop 太贵且不易买到,然后就理所当然地买了5元版……用盗版已经习以为常,花钱不多,用起来也还可以(囧)。后来小发一笔,买了 Macbook 和 iPad,因为苹果的系统上盗版很少,而 iOS 不越狱就根本没法用盗版,所以基本上水果机子里用的都是正版。
我非有钱人,一普普通通廉价程序猿而已,但除了硬件花费属于艰难的决定外,Mac 系统里正版程序平均几十元人民币的开销让我十分乐于接受。我用上了正版,并且乐意接受也慢慢成了习惯,为什么?——我并不富裕。
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1,价格不贵;2,购买支付十分方便。(我不想说买正版是因为操作系统的硬性限制,因为水果机子也是可以越狱的)
套一句时下惯用语:那么问题来了…… 1,盗版的生态里,原创为什么那么贵?2,为什么苹果的生态里支付可以很方便?
回答第一个问题,原创为什么那么贵:因为买的人少,当然就不得不卖贵一点了,如果很多人买,我肯定低价甩卖——总收入不低嘛。
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苹果支付很方便:苹果系统一开始就需要注册一个 AppleID,这个 ID 就是我的身份,可以从银行充值进来,然后账户上就有钱了。看到想买的东西,点击购买,输入密码并确认金额就完成了。确实很方便!
那是否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正版价格低廉,支付十分方便,「盗版」就真的没有那么迷人了?
这不会是一个肯定的回复,但苹果生态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趋势: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执着于盗版的小利,结合正版的售后与价值延伸,正版有着其端庄大气富含底蕴的吸引力。用盗版……或许也因无可奈何?
简单方便的支付如何实现?上面第一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因为如果购买正版的人会很多,版权所有者很愿意把价格降下来。所以只要解决了购买支付的方便性,盗版问题就大部分地解决了。不局限于苹果的封闭生态系统,我们来看看开放的世界里,如何实现便捷可靠的支付吧。
在传统的银行系统架构下,各个国家之间的银行是有限互通的,国际间转账付款十分的麻烦和低效。苹果支付之所以很方便,是因为苹果公司花费了巨大的资源与各国银行协调沟通,从而得到了当地银行系统的支持。同时,苹果的生态系统严密封闭,可以做到创作者与其作品的直接相关,因而不存在盗版的利益流失。但这在开放的世界里无法实现。
互联网为信息的传播连通了全世界,它带来了社会整个生活生态的改变。身处信息自由流通的海洋,太多的丰富多彩似乎让我们忘记了另一个人类社会的基本要件:「价值」的自由流通。
在现实的网络里,创作者通过网络传播的作品缺乏一种直接的价值回馈——作者付出了,回报却杳无音信。信息流通的互联网,似乎只构造了这个社会完整逻辑的一半,另一半,价值回馈单元依然停留在古老臃肿区域割据的银行体系。金融,在自由发展的互联网蓝图中遗失了,或者,它在媲美互联网全球级发展的方式上,失落了。
然而,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以 Bitcoin 为代表的 P2P 加密货币的出现,从逻辑上实现了真正全球直通的价值传输网络。正如前面引文中的作者熊熊艾乱想,她的比特币地址可以直接接收全球任何地方发来的付款,而付款本身,也十分的简单。
Bitcoin 系统是开放的,它是开放世界里的事物,不依托于任何一家公司,也不需要耗费巨大的资源(Bitcoin 的挖矿机制另行探讨,并且已经有了廉价的替代方案)。当然它有很多的尚未成熟,但对于一个如此巨大的创新,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等待,如果可能,我们也可以努力……
盗版,真的那么恶俗吗?面对盗版,我们一言难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的功过是非对与错不是简单定论可以明确下来的。
在互联网上,如果盗版者没有篡改作者的署名并注明来源,如果版权所有者可以收到付款……那盗版的“盗”字将指向何处呢?现实中,盗版其实增进了作品的传播,如果版权所有者可以收到付费,那盗版就不是一种侵害,而是一种助益了。盗版者或许收获了流量和关注,但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么?
在未来的某种可能中,如果消费支付可以简单的跨越全球直达,盗版,就不会侵害你的利益——这,是怎样的一种梦境啊!(PS:不包含篡改了版权所有者的收款地址的情况,那是盗窃)
监管…容者谓之有德,德者大智也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是革命性的,它跨越了传统实物流动的区域和时间限制,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沟通世界、相互了解,避免冲突并促进着我们社会文明的进步。Bitcoin 类加密货币的价值传输方式也是革命性的,它简单直接并且安全,但它脱离了传统的银行系统,同时也就脱离了既成的金融监管机制。
本质上,我不认为监管者会本着维护现有银行等既得利益者制定监管政策。监管的本质是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阻止恶意侵害公民利益的可能行为。那么,对于这个全新形态的 P2P 价值传输网络,又该如何监管呢?也就是说,监管者应当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预防侵害?
全球级的跨境价值传输网络,是一个从未碰触过的概念,一个全新的领域,监管的思路无从借鉴。但我们有理由期望,它不应该被简单的处置——封杀。
与现金类似,Bitcoin 被洗钱犯罪、黑市交易所指责,但它的正面价值我们真的清楚吗?如果封杀,结果可能仅仅是让这个强大的技术服务于阴暗的世界,而于阳光之下的大众社会无所助益,甚或陷入某种弱势。面对新事物,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观察、研究。如果可能,进入其中随同其一起发展,在发展中观察,促进和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推进。
附生于价值传输网络,Bitcoin 全球跨境直付的意义也是巨大的,不仅仅对于大笔转账。如果本文对盗版的思考还有一些正确性的话,它其实也只是这个网络正面意义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自然体现……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摘自:
巴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