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经面世的比特币类型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已接近1000种,尽管最近新币推出多有与某种应用设计相关,但实际在支付应用中发挥一定效应的仍凤毛麟角,即便比特币的应用也远未达成其潜力显示的能量。本文主题是讲多币种应用的“币群效应”,但并不认为由于已经存在那么多的币种就自然有这种“币群效应”的存在,也不意味着认定现有的多币种格局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或者是不合理的。
必须承认的是,比特币之后早期出现的一些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币种,虽然沿承了比特币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脉络,但大多都有基于发明者的理解思路的局部性改进,无论如何,这些变化对数字货币的发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面作用。也正因为这种正面作用的存在、以及比特币在市场表现上的成功,引发了币种开发的热潮,争议也随之出现。显然,比特币业界中,比特币与“竞争币”,或者“山寨币”之间的关系,以及竞争币在数字货币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币群效应”之一:多样化商业应用路径趋势实际上,稍微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情况就会变得不同。从应用层面上,一些加密货币在某种领域、某些地域、某些人群或者某个商业模式中得到一些试验性地推广应用,尽管大部分应用设计还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明和完善的基础结构,但实际上开启了与比特币的应用推广完全不同的模式进程,也许这是今年数字货币界最重要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圈内对竞争币或山寨币的主流称呼,逐渐从“山寨币”称呼为主,转向“竞争币”称呼为主,实际这可能意味着圈内从敌意排斥转向理性中立的转变,而“二代币”的讨论和实践也逐渐升温。非常有意思的是,数字货币业界隐约展示了这样一个发展图景:比特币在全球生存环境总体未见恶化的情况下,其技术应用的立意和实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比特币技术力量也继续专注于这一领域的耕耘,但比特币嵌入系统性商业应用这点上,始终见不到实质性的进展;另一方面,在经历了2014年年初短暂的市场炒作狂潮后,纯粹“山寨币”虚化的“发明”投机机会,早已失去了生存空间,“竞争币”专注于局部性商业应用的捆绑设计,可能正在把数字货币引向一个真正的应用时代,从而开启与比特币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必须对这种正在成为某种趋势的现象给予高度的关注,如果趋势成立,整个数字货币的应用推广都会受益,就币种之间的竞争关系来说,也会实现错位竞争,从而在大格局上形成第一种“币群效应”,那就是,比特币在继续引领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技术和市场的同时,在观念和产业延伸上,客观上形成不断支持和孵化各种应用针对性的多币种的格局,且由于多币种应用实践的早期弱势和不成熟性,又会强化比特币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地位,进而助推比特币在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系统中向储值货币的地位演进。在目前情况下,一个成功的币种应用的商业衡量标志,往往是它对法币的替代效应,也就是业界时常关注的,从圈外吸纳资金,而不是在交易平台上与比特币争夺投机性资金。这客观上币种分工的原始雏形,如此,通常基于市场所讲的币种竞争关系将降到最低点。
“币群效应”之二:传真机效应和“收益”递增律互联网时代的某些发展特征,逼迫我们改变已有的常规思路来考虑当下的私人问题。凯文·凯利在他的《失控》第十二章中讲到数字货币未来时,提到这样的观点,点对点加密必然根植于“电子支付联姻,与日常的商业交易紧密捆绑在一起,成为了像传真机和信用卡一样的工具”。于是他认为的收益递增律是基于传真机越多,私人手上的传真机就越有价值。表面上理解似乎没有太大困难,比特币推广者和拥护者的努力,正在把比特币支付向更多的厂商推荐,事实上也有更多的厂商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但这真的是kk讲的“日常的商业交易”吗?同样来自他的一个有趣的“预见”,即加密技术将为信息提供的收费态势的改变,提供革命性的的机会,实际上是指加密技术可能推动真正的信息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进程,无论从市场还是产业结构上都可能引起巨大的变革,结构上可能导致网络服务商垄断格局的奔溃,市场上则可能引入更多的去中心化支付手段。同样的道理,在自由市场中的自由选择的条件下,日常商业交易中嵌入全新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实现,必是人们可以在确定性预期中获得利益的诱导和驱动。在自由选择下,去中心化数字货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可能不是通过交易平台,也不是通过推广宣传,而极有可能通过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实现,实际上即便在快速变化的生活模式更替的当下,又有哪一件新事物逃脱这一规律呢?无论如何,当不同币种的商业化应用成为普遍现象时,KK讲的传真机效应和“收益”递增律将成为第二个“币群效应”。
“币群效应”之三:数字货币整体均衡的可能性实现我们已经知道,比特币供给的固化机制是被经济学家指摘的重点之一,它虽然克服了传统货币供应难以受到约束的缺点,却也与货币需求脱节,其币值因此难以稳定,所谓比特币通缩论也是基于这点。但我们已经不是在面对比特币一种去中心化货币,而是很多种,而且市场把很多种去中心化货币链接在一起,不同币种之间可以通过市场自由兑换,点对点分布式传输又将流通支付变得十分便宜,那么,当有N多种币种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商圈共同存在并发生作用时,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的时候,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数字货币不再是比特币一个孤立的问题,比特币单个事件将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字货币将呈现整体性效应,那个时候讲比特币一种币种的供给将变得毫无意义,数字货币的供给将从单个币种的固化机制,演进到整体性的动态机制,即整个数字货币的供给通过币种的新增和淘汰变成一个变量,这一变量与对数字货币的需求变量对应,比特币或某种单一币种先天性的非均衡性,将在整体均衡中得以摆脱这一弱点。
我们假设一定时期内社会对数字货币的支付需求为D,同期数字货币供给为S,并设同期数字货币的标准平均兑换价格为P,暂将货币利率和储值货币工具(如黄金)不作考虑参数,也不考虑主观信念因素,那么,货币供求平衡基本模型为:
D=S∗P
在多币种运行,且多币种存在为有效市场自由兑换连接的同类币种的情况下,
∑D=∑S∗P
∑D=D1+D2+D3+···+Dn
∑S=S1+S2+S3+···+Sn
我们假设所有币种的供给Sn仍然是固化的,其变化可以设定在一个常量系数确定的,那么我们须引入一个变量,即S`,它的意思是指“供给剩余”,虽然是“剩余”,仍然是可正可负,通过新增币种和退出币种实现,正数表明新增币种带来的供给增量,大于退出币种减少的供给减量,负数意义则完全相反,结合价格参数,上述模型演变为:
∑D=(∑S-∑S`)∗P
这一模型留下细化空间,至少在价格P设定为均衡价格的情况下,并没有直接将P当作是一个真正变量,P的均衡价格除了与法币的兑换关系之外,还包括不同币种之间的内部兑换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比特币也具备数字货币内部的储值蓄水池功能的可能性,它会在价格变动关系中,调节部分币种供求关系的短期变化,一如现在法币系统中的黄金。这就是第三个“币群效应”,即由币群实现的数字货币供求均衡效应。
最后,也许我们可以说,永远不用在技术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上纠结,要相信人们的思想或者你想象中希望能实现的理想,是可以通过技术实现的。因此,也从来就没有什么比特币的理念,那是人的理念的技术表达,是人的想象力和希望在比特币技术上获得展现。比特币的创造证明,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实践。那么,我们不一定拘泥于现有技术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这既是比特币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成果,也是币群最终形成的思想基础。
摘自:
巴比特 专栏作者: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