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20150811]银行想高大上?必须get块环链 (Read 413 times)

hero member
Activity: 532
Merit: 500
比特币衍生品是潜力无限的,而块环链技术可以避免任何形式的记录篡改行为,这个是真的。
                                                                                                           
sr. member
Activity: 462
Merit: 250
银行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
                                                                                                                 
hero member
Activity: 658
Merit: 500
 一年前,比特币还被大家普遍认为是被毒贩、恐怖分子利用来转移不明来路资金的工具。而现在,比特币也开始光明正大的走入世界金融体系。大银行和华尔街的投行们纷纷买入比特币,为其投资买单。

  而处在人们怀疑目光下的正是基于网络的块环链技术——它是由全球网络验证并分享、记录每笔比特币交易的总账技术。

  但是,被块环链技术所保护下的数据也并不只局限于比特币交易。使用块环链技术的双方都可以使用其来交换其他信息,包括股票交易、法律文书以及财产记录等,而不需要一个第三方来证明,从而节省了时间。

  支持者认为,这可以帮助消除中间人所带来的繁琐程序,以及可以帮助抵制腐败行为,因为在双方数据处理过程中,这些数据都是经过加密从而保证绝对安全的,这不会给想动手脚的人任何机会。

  而银行界普遍认为,块环链技术可以使他们的处理流程更加快速、高效、透明,从而降低成本。

  但是目前这一切都还只处于初级阶段。毕竟比特币诞生到现在才只有六年的时间,同时块环链技术也正在试验阶段。

  似乎新技术诞生都会出现一个怪圈,就像苹果公司发行iPad时,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它所将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平板电脑这个概念产生了何种影响。

  Peter Kirby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关注块环链技术的初创公司Factom的CEO,他把这项技术比喻为——就像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只用电脑发送电子邮件一样——他相信关于比特币和块环链技术的许多潜能还待开发。

  很多人都认为块环链技术就是“把钱转移来转移去”,但其实不止如此。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你可以把每笔帐写入这个总账中,但事实上你却在现实中的账本上永远找不到账目痕迹。

  Factom现在正在使用块环链技术在洪都拉斯来建立一个永久、安全的土地业权记录。洪都拉斯是南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那里的土地抢占以及腐败现象十分普遍。

  每十分钟,一个比特币交易就被成千上万的计算机所验证,这些计算机大多位于电力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区,比如中国和爱尔兰。

  验证之后,这些数据“块”一个接一个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数据“链”。

  由于最终的数据总账是被这些上千个计算机所共享的,所以如果任何人试图篡改数据,他都必须将每台电脑上的数据篡改。因此这决定了块环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

  这同时也消除了数字货币、线上支付先前所面临的重复交易的烦恼。

  “这些进步的因素让块环链成为一项关键的创新技术。”英格兰银行是这样表述的,其银行内有一只专业团队来探索这项技术。

  上个月,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表示,块环链技术正在寻求使互联网共享内容传播的新方式。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路透社也曝光了IBM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基于块环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

  最近几个月,瑞士联合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荷兰商业银行、高盛投资公司以及纽约梅伦银行等多家主流银行都宣布其大胆探索块环链技术的计划。

  几分钟内解决原本拖沓几天的交易流程、几乎能够避免诈骗、黑客行为的安全是吸引银行加入块环链队列的主要原因。

  当然,还有不想掉队的欲望。

  荷兰商业银行全球交易服务部长Mark Buitenhek说:“我们宁愿摧垮自己,也不愿意被别人(黑客)打败。”

  他说:“我们的方法是……现在只是正在开始,一年之后会见分晓。”

  随着银行处于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审查之下,客户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银行能否为他们日常数以亿计的交易完成一份不可篡改的记录。对客户来说,这才是决定这家银行是否“高端”的真正要素。

  英国数字货币委员会会员Adam Vaziri说:“比特币衍生品是潜力无限的,而块环链技术可以避免任何形式的记录篡改行为。”

  JPM编译自

  Business Report, Banks Leap on Bitcoin`s Technology.
http://mt.sohu.com/20150803/n418054988.shtml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