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20151118]数据链:“金融互联网+”的自由空气 (Read 292 times)

hero member
Activity: 644
Merit: 500
“一个人是否处自由,并不取决于选择范围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
——《自由宪章》哈耶克

互联网与去中心化

经济学家哈耶克所说的自由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自由的边界有一个范围,这个范围的大或小并没有本质区别,关键是在这个边界之内,我们要充分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的权力,这是自由的本质。中国总理李克强说“法无禁止皆可为”,这是中国政府对于公民自由的庄严承诺,也是公民合法行使权力、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产业创新的“基础协议”,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自由”的另外一层意思。

如何理解自由代表的“基础协议”呢?费曼从讲量子计算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只有单分子的简单物理模型。这个物理模型大概可以理解为一个物理封闭的盒子,0和1分别代表左右两侧边界,分子在其中做各种规则或不规则运动。费曼这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就是人类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人工智能的基础协议。达尔文100年前发现的进化论不外乎发现了宇宙的进化就是沿着一种基本的协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00年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基础是发现人类社会有一个基本协议是市场运行规律。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态度鲜明的充斥着对这种基础协议的认知过程:从一开始是拒绝的,到半推半就,直到敞开怀抱。所以这样的基础协议所带来的繁荣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否则这个国家可能永远跟繁荣富强绝缘,加入WTO是接受和参与世界市场基础协议的里程碑标志。

而在互联网时代,即使金正恩和奥巴马之间的价值观再不同,他们也可以自由平等地传递信息这个基础协议是TCP/ IP,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可选择的自由第一次以代码形式有了保障,因为以前我们的那些基础协议,实际上是很受一些中心势力即中央集权化干扰的。

最简单直接的现象是出租车,原来是出租车管理办公室,还需要它发许可证出租车才能运营,当然它也要收各种费用,并且由它来定价。原来我们一直怀有感恩的心觉得要是没有这样一个办公室,可能黑车的价格不知道涨成什么样了;但是现在横空出世一个Uber,它不外乎有一些简单的基础协议,让最近的车和用户之间产生资源最优配置,而且价格算出来往往比出租车便宜。

它不但解决了全世界各大城市打车难的不解难题,而且让顾客作为市场的上帝这个本质身份重新归位,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基础协议。当然大家都知道各方势力还在博弈当中,代表中心势力的那些办公室还在不断的打压Uber(优步),不光是中国,纽约也在宣布它是违法的,因为传统中心势力太不想放弃独占市场的权力和巨大的寻租空间。

但是有了这样一种基础协议的存在,尤其有互联网的代码形式保护了我们自由的权力以后,那么中心也没有办法继续无限制的剥夺我们这种自由,所以上海市颁发了全世界第一张专车运营牌照。这是“中心”被迫顺应基础协议的主动行为,同时也是企图继续维护、巩固中心势力的反基础协议行为,但此举无疑推动了基础协议的进一步完成。这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受代码保护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

数据链与“金融互联网+”革新

现在动辄就谈大数据,但什么是大数据、如何定义大数据,可能大家都是莫衷一是、云遮雾罩。根据我们之前与世界数据管理协会胡本立先生沟通的结果来看,广义的数据可以分为大数据、中数据、小数据以及微数据等。而数据的重要来源即是上文所说的基础协议,我们可以把包括大数据在内的所有关联有机结合体,形象的称之为“数据链”的概念。

包括大数据在内的概念愈炒愈热,但新概念的价值在于应用而不在于炒,而目前数据链的应用解决途径只有创新。

目前对数据的应用大概分四个层面:

第一层是直接交易基础原始数据,这是直接出售原材料的行为。如之前爆出的银行、电信、旅游网站内外勾结出卖客户信息的案例,也是数据交易行为的犯罪高发区;

第二层存储和交易平台,例如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它开始产生了大数据的基础协议;

第三层是基于数据链所产生的各类报告和基础数据产品或间接应用,我们可以称之为来料加工的工业化产品;

第四层是在第三层基础之上,所深度开发的直接应用产品,比如在医疗和金融领域就有广泛而直接的应用。

以我们最熟悉的金融产品为例,如果我们知道京东全部用户的消费等大数据、信用评估中数据、金融理财小数据,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有针对性的各类金融产品所需要的微数据。也就是数据链越完整越充分,我们所能得到的应用产品越直接越有价值。由此可见,数据链的本质也是去中心化的。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完整的数据链,为京东的各类用户、分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投资理财产品;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每一个投资人设计出有细微差别的个性化产品。这一步不仅使百万以上级别门槛的私人银行功能向屌丝敞开了怀抱,而且还可以比私人银行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这就是数据链深度挖掘的产品应用的价值。那么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知道金融产品是通过全方位研究、策略配置、风险控制、产品设计等各系统模型,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统。通过数据链的深度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模型的效率和稳定性,也能整体提高金融产品的稳定收益率,为投资人带来长期稳定的个性化收益。

这在一般的产品模型是比较难实现的,但是我们用MOM(基金管理人的管理)的多元基金经理组合、多元策略配置、多元投资组合,即可合理实现。同时我们用三级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联动的宏观策略,为投资人锁定长短期各类收益。

进一步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为渠道进行所谓的“去中心化”,投资人和基金经理投资团队直接线上沟通,产品模型可以瞬间实现实时建模,研究、风控、交易等都通过数据链在后台完成。要完成这一步的核心要素除了完整的数据链、个性化稳定收益的金融产品,还必须有高附加值的评级系统,包括投资人、投顾团队和基金产品全方位的评级体系。

数据链与金融系统性安全

我们都知道,金融的核心要素是信用与杠杆。而这两项功能都集中体现在货币身上,我们也称之为货币经济学。

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以后,信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基石。社会发展内在因素表现为信用扩张,可以说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信用扩张;而信用扩张外向表现形式是杠杆的扩张和收缩,即所谓“加杠杆”和“去杠杆”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而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通过市场对“加杠杆”和“去杠杆”两个阶段的完全消化并适应为确定标志。

比如最近盛传中国版QE3计划7万亿大放水,不管是确有其事还是理解偏差,目前政府希望货币流动性增发,来扩张信用、增加杠杆的意图是明显的。而央行的可用弹药基本消耗殆尽,开动印钞机似乎成了目前唯一“正确“选择。但是我们要慎之又慎,一旦开动印钞机就面临着三种可能后果;

第一种是理想化的去杠杆,增加印钞、适度加大货币贬值力度、增加综合竞争力,信用收缩转向扩张,经济机器开始下一轮运转;

第二种过是社会信用依然萎靡不振,当信用通缩与货币杠杆扩张相背离时,说明社会陷入了通缩型萧条,增加再多的流动性也难以进入实体经济;

第三种结果大家一致看跌本币,因此会将增发的流动性大量换成外币,这种情况会对本币贬值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造成通胀型萧条。

美国自2007年以来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减杠杆到加杠杆的周期,复苏趋势强劲,美联储加息在即;而中国(其他国家水平也相差无几)等国几乎逆美国周期的这次加杠杆行为,结果将会如何?前途未卜,不容乐观。

同时过度加杠杆行为所造成的全社会负债水平高企现象,也不容忽视。除了之前备受关注的地方债问题,中央政府高负债也将成为经济硬着陆的引爆点之一。虽然目前中国国内债市利率水平创近年来新低,全都要拜流动性扩张进不了实体经济的福;但目前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升,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都一致唱衰,也间接推高了亚洲整体债务成本。

除美国之外的全球各国,目前金融系统性安全系数相对于08年金融危机相比,不是更高而是更低。这是因为在破除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货币体系的基础协议不复存在,而几乎各自为政的各国信用货币自建壁垒、建立了各自的中心化货币市场。虽然全球资本市场总体上也有资本流动、货币流通,但本质上中心化不是在弱化而是在加强。哪怕是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个币种积极扩张的国际化,但实际上全球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并没有因此降低。

从数据链、基础协议、去中心化三个要素看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建议各国货币当局对包括比特币在内的电子货币以及量子货币、矢量货币等创新货币体系,以及货币所衍生的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等创新手段,理应持包容、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积极态度,而不是作茧自缚、错失发展改革良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感谢韩锋博士,本文从其TED演讲《区块链带给我们的自由》中得到有益启发)

来自:FT中文网

转自:http://www.btc798.com/article-8531-1.html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