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盘点|2017中国制造的十大重器 (Read 90 times)

newbie
Activity: 53
Merit: 0
December 29, 2017, 04:32:00 AM
#1
国之重器,寓意对国家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科技工业产品。2017年,一件件国之重器相继问世,一串串“中国制造”的名牌闪耀世界,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无穷的自豪。中国故事似乎永远也讲不完。岁末将至,回顾2017年的大事件,有哪些国之重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呢?
1壮哉!“墨子”号
今年6月,世界首颗光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实现了1203千米的光子纠缠,将此前由多国科学家联合组成的实验小组创造的144千米纪录提升了近10倍!
20多年前,当量子通信这一新兴学科横空出世时,世界都为之震颤。然而,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这个早已被证明前景美好的科学概念始终离现实比较遥远。但谁也不会想到首先推开这扇新的科学大门的是中国人。
去年8月,伴随着明亮的火箭尾焰,“墨子”号从酒泉进入太空,开启了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的加速模式。中国不仅在该领域起步较早,而且持续投入了巨大资源,在此之前已经创造了两次量子通信距离的纪录。科学的道路没有捷径,唯有尊重规律、不懈努力,方能收获始终、领军全球。壮哉!“墨子”号。
2第二艘国产航母下水
随着中国不断崛起,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之一。而想要建设强大的海军,就不能没有航空母舰。
至今,载着数十架各类战机、游弋在各大洋的10艘巨舰依然是保障美国国家利益的基石。由于历史原因,航母曾与中国海军无缘。所以,当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出现在公众眼中时,整个国家都沸腾了。
如今,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二艘国产航母横空出世,几代中国人翘首期盼的梦想就在眼前,怎能不欢呼雀跃?更为重要的是,从国产航母飞速的建造进度可以看出,中国船舶工业已完完全全掌握了航空母舰的制造技术,新下水的国产航母虽然看似和辽宁舰很像,但内在已大不相同。可以说,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国产巨舰。
历史已无数次证明:海军强则海权兴,海权兴则国家兴。国产航母是中国终结过去,走向强大的符号。尽管新航母只有5万吨级的排水量,尽管新航母还没有正式“起航”,但毕竟是从无到有的跨越。在航母建造这个巨大工程中,即使是再微小的超越都是精彩,而今天的精彩就在身边。
3“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中国今年首次探测到了新的脉冲星,而功劳来自于自行设计制造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网友亲切地称之为“中国天眼”。
自1967年首次发现脉冲星以来,半个世纪里,只有美英澳三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天眼”在试验测试阶段就能迅速捕捉多颗新的脉冲星,且速度和质量远高于上述三国投入使用的射电望远镜,这十分难得。
或许有人会问,探测研究脉冲星到底有什么用?实际上,不必纠结于深奥的科学理论,只需知道,对脉冲星的探测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构造、更加深刻地解析时空理论,从而不断解开宇宙之谜,甚至为将来某一天太阳系外星际旅行提供导航服务,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歼-20的华丽转身
“惊鸿一瞥”是歼-20战斗机留给人最深的印象,无论是珠海金湾上空的刹那芳华,还是朱日和滚滚硝烟中的雷鸣呼啸,大家总觉得看它不够。9月28日,中国国防部公开表示歼-20已列装部队。虽然在意料之中,但依然引起了轰动,毕竟,这是20多年来世界上第二个列装四代战机的国家。
四代机,是当今空战中的佼佼者,概念很美,但研制难度极大。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中,世界上只有美军装备了这一空战利器,F-22“猛禽”战斗机彷如一尊高贵的艺术品屹立于世界空军之巅,谁能打破神话?
好在兵器的故事永远都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些年来,从外形设计到细节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歼-20的状态在快速成熟中,通过军迷和媒体镜头不难发现,歼20实际上已经完全具备了服役的素质。国产四代机的壮志凌云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数十年的积累沉淀和中国航空人自力更生、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正是拥有一批大国工匠才能制造出大国重器。
歼-20吹响了中国空军挺进隐身时代的号角,国家空防的重任将逐渐由它的铁翼承担起来。不过,喜悦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考虑到外部环境和效费比等因素,三代机向四代机的过渡必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三四代机混搭的装备体系将成为中国空军乃至世界空军的常态。
当日历翻到2017年5月5日这一页时,注定会留下不平凡的印记。这一天,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中国航空由此迈入了新纪元。而就在今年12月,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也完成首次飞行,这意味着C919大型客机逐步拉开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
大型客机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至于零部件的全球采购难度,波音787型客机的供应商目录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事实上,在全球化背景下,苛求民机的国产率并不明智,关键在于掌控核心技术和项目主导权。
C919的生产、配套和组装涉及全国数百家企业,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尖端航空项目上的组织管理能力。现在,我们看到的是C919展翅高飞,未来,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整套世界领先的国家航空工业体系的建立。
C919的出现打破了被空客和波音垄断了数十年的国际民航市场,看看C919厚厚的订单就知道。“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始终胸怀全人类。属于中国人的民航时代正在到来。
6“天鲲”挖泥船,将神话变成现实
我们总是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力和鬼斧神工,可是,当见识到“天鲲”号挖泥船的不可思议之后,或许也会感慨,现代工业的强大创造力!大型绞吸挖泥船,就是我们故事的主角。
2017年11月3日,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在启东下水,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
无论是苏伊士运河开挖、巴拿马运河拓宽,还是远海岛礁建设、超大型疏浚及填海造陆工程都离不开绞吸挖泥船这种钢铁巨轮的身影。然而,自现代疏浚装备出现以来,有近100年的光阴中没有出现中国的铭牌,主力疏浚船舶的引进不仅花费昂贵,而且技术封锁严密。自主,势在必行。
经过近十几年来与国外厂商在大型绞吸挖泥船等疏浚工程船舶方面的联合研制,以及在水利工程、岛礁建设上的大量实践,中国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技术积累,从联合研制到自主研发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天鲲”号来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在2000多年前的梦境正向现实走来。“天鲲”号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驱动效应,而且将直接服务于国家安全建设和发展,战略意义十分重要。今年,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宣布对大型工程船舶实施出口管制。风水轮流转,现在,到我们了!
7一鸣惊人,“大驱”终养成
6月底,国人迎来一个爆炸性消息,首艘055型导弹驱逐舰举行了盛大的下水仪式,我们终于有了万吨大驱。
随着中国不断接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利益不可避免地开始向全球延伸,维护海外利益成为中国海军必须尽快担起的全新使命。
当划过的海水颜色逐渐变蓝,舰队“刀不够长、剑不够利”的问题开始凸显,面对远洋航行,最高不到7000吨的排水量实在难言富裕,况且海外补给问题依然是一个短板,大型水面战舰迫在眉睫。
还好,中国海军没有让我们久等。国产“大驱”比想象中的还要“霸气”、还要“拉风”。无论是高度集成的一体化桅杆,还是112个垂发单元,亦或是双波段雷达,随便一个拿出去都是杰出之作,况且还有许多看不见的进步。可以说,055型导弹驱逐舰是当今世界现役水面战舰中数一数二的佼佼者,中国航母最合适的“带刀护卫”已然就位。
从052到055,中国海军在主战舰艇上一步迈入了世界前列,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海上作战体系还存在不少“缝隙”和弱点,与海军强国的舰艇数量差距依然很大。面对未来强度频度都将快速增长的海外行动,中国海军任重而道远。
8“鲲龙”-600珠海首飞,三剑客聚齐!
除了“天鲲”号,还有另外一件“鲲”字号装备——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600,于12月24日在珠海首飞。
2007年,国家同时确立了3个大型飞机的发展项目,10年后,运-20大型运输机已经加入中国空军服役,C919大型干线客机一年之内飞了两架,大型水上飞机“鲲龙”-600终于赶在年终岁尾之际也完成了首飞。至此,十年磨一剑的国产大飞机“三剑客”都上了天。
得益于特殊的机体构造,“鲲龙”-600不仅能够以远优于直升机的质量和效率,完成远海救援和森林灭火任务,而且具备改装后执行海洋环境数据采集与监测、资源探测、岛礁补给、海上执法与维权等多样化任务的巨大潜力,未来令人期待。
与俄罗斯的Be-200和日本的US-2等世界现役主要大型水上飞机相比,“鲲龙”-600的运载能力更突出,但环境适应性略显薄弱,起降性能相当,可谓各有千秋。毫无疑问,“鲲龙”-600已跻身世界前列,这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1910年,法国人法布尔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水上飞机的起降,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航空先驱谭根凭借独立设计制造的水上飞机惊艳西方。贫弱与战火打乱了我们的发展体系,现在的中国正在重拾过去的遗失。腾飞吧,“鲲龙”!
9使命必达,只在“东风”
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东风”家族已经成为世界上品种最全、体系最完备的弹道导弹系列之一。当然,国家战略力量的建设脚步不会就此停止,今年,“东风”家族又有“新人”露面。
在“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中,细心的网友发现了一款印刷型号“东风”-31AG的展览模型,外形上与“东风”-31A有一定区别。几个月后的朱日和阅兵场上,这款导弹现身沙场。据《人民日报》报道,射程超1万千米的新型“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现身朱日和,这也是“东风”-31AG列装部队后的首次亮相。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火箭军作为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而“东风”系列更是核心中的核心。综合媒体报道来看,“东风” -31AG显著提高了发射效率和生存能力。作为一款集合了多项新技术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AG值得期待。借用网络上的一句话,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10厉害了,“蓝鲸1号”
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能源几乎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命脉,在可探明的传统能源不断萎缩和全球对防止能源污染的态度趋于一致的情况下,谁先寻觅并获取到清洁的替代品能源,谁就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态势。而在这其中,可燃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候选方案之一。
与页岩气和干热岩一样,可燃冰的开采难度也和它的价值一样有名。美国、日本很早就在此方面展开研究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迄今也未取得实质性成功。正因为此,中国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并获得连续稳定产气量的消息一经报道,迅速受到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当然,焦点并非可燃冰本身,而是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
这座甲板与标准足球场一样大、高达37层楼的庞然大物,能够在地球上已知的任何海域进行钻井作业,拥有独具特色的双钻塔,具备抵御12级海上风暴的稳定力,代表了当今世界海工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最重要的是,它从里到外都是“中国制造”。
有了“蓝鲸1号”的强大助力,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持续稳定地开采可燃冰的国家。据测算,中国可燃冰资源潜力可供使用近90年,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不够合理的能源结构和对外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很快,更大更强的“蓝鲸2号”即将试航,我们仿佛听到了“中国崛起”的汽笛声。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