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2017年滴滴沉寂了,等着2018年上市,原因是滴滴叫车越来越贵了吗 (Read 132 times)

newbie
Activity: 3
Merit: 0
2017年的滴滴,好像格外的沉寂,2016年的时候还曾爆出滴滴的融资资料,传说它预计将在2018年上市,市值将高达800-1000亿美元,到底滴滴明年会不会上市,看看总裁柳青怎么说的?

过去的五年,滴滴从2012年创业至今用力量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动动手指就可打到车,所以很多人出门不再去挤人挤人的公交,也不会坐价格高的出租车,而是选择了滴滴。

对于车主来说,加入平台就能有份不错的收入,所以很多快车主在下班后跑起了滴滴;甚至导致出租车越来越不敌滴滴,所以很多出租车司机辞职跑起了滴滴……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用滴滴打车的人变少了、难叫到车、车费也贵了,其实,这跟网约车新规定有很大关系,有些地方的网约车要求本地车牌和本地户口才能符合要求,很大一部分的外地车主一下子被刷掉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一家独大,福利就少了,顾客的体验不好,还不如叫出租车方便,就造成用滴滴打车的人越来越少。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就好比滴滴网约车和出租车,当初是出租车带起的滴滴,私家车加入后又抛弃了出租车,现在私家车又退出了,滴滴又想起来之前被冷落的出租车了。

据说滴滴又出新规,要和出租车合作,让出租车接快单,并发放高额的奖金鼓励引进出租车司机加盟注册,也就是说以后打车优先是出租车来接单了,就如当年的滴滴开始招人一般,这是在玩套路啊!



现在滴滴走的每一步,都像是一场独孤求败的修行,每每我们觉得它进入了瓶颈期,它就再次拿起武器,去进攻,兼职时代真的过去了,下一步,滴滴要改变兼职变全职。

其实,很多兼职司机已经退出滴滴了,我身边很多朋友以前跑车,现在都停了,一问都说:不划算,每次跑车,滴滴净扣那么多的营收,有些事情自己做过才知道赚不赚钱,以前我觉得:不用交份子钱肯定赚钱啊,结果跑了两天之后就知道了。

让我们不得不怀疑,现在的滴滴在走下坡路了,2015年和2016年是滴滴大火的时候,今年的滴滴好像格外的沉寂,风头都被共享单车和无人值守货架给抢去了。

现在,如果不赶时间,比如去哪个地方玩或者去另外一个学校约会,一辆自行车足以解决且价格实惠,打车呢,还要等几分钟,并且有些新人去新城市打个车,司机转了几圈人都找不到。

要说滴滴真的是末日来了,也不至于,2017年就拿了55亿美元融资,只是现在的滴滴已经“变味”了,正在不断“放弃自我”,不再是从前的初创企业而成为了一名“天使投资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其投资布局。

从投资ofo、人人车到印度打车服务商Ola,深耕印尼并扩散到整个东南亚的Grab以及中东和北非的Careem、欧洲和非洲的Taxify等,滴滴出行的理念已经完全变了,一心一意要成为一家投资公司。

还有人说:滴滴今年的沉寂,是为了2018年上市做准备吗?这个……不好说,毕竟,柳青作为滴滴的总裁,已经在为滴滴去美国市场做前站的品牌宣传了。

最近还有个消息说:孙正义要投资Uber,尽管滴滴也是孙正义投的,但架不住Uber拿到钱后在国际上开始争夺市场啊,如此一来,滴滴更要加快在资本上的圈钱能力了,2018年上市也许是个好方法。

滴滴曾经花了好几亿来培养用户习惯,教育用户,给用户补贴,如今在市场上占据绝对领先后,需要给自己、给资本一个交代了——需要看到盈利的可能或趋势,否则创业故事怎么玩下去?融资哪里来?

储备资金,发展新业务

根据滴滴的一份融资文件显示,滴滴预计公司2016年将实现盈利,利润预测是5.4亿美元,2017年和2018年利润将分别达到10.2亿美元以及15.1亿美元。盈利压力可见一斑。

滴滴目前涵盖出租车、巴士、顺风车、快车、专车、代驾和试驾7条业务。除了深化成熟业务的商业模式之外,滴滴在向新业务拓展,探索新的营收模式。

目前滴滴正尝试拓展新一条业务线——P2P租车。其优势也显而易见,平台上有个人车主的闲置车辆,又有众多C端用户,顺势发展租车业务在逻辑上也走得通。在商业上,滴滴还可以从中抽取佣金。

此外,为了在技术上抢占优势也为了给资本讲故事,滴滴正在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投入研发。在大会上,朱景士的态度似乎印证这一点。他表示,无人驾驶是令人激动的未来,滴滴也在密切关注。“除了技术因素,不同经济体的成本结构、基础设施条件也会成为决定因素,比如人力成本在中国仍远低于美国。因此滴滴将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革新人力驾驶的世界。”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