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干掉散户!2018年股市将更加残酷 (Read 65 times)

jr. member
Activity: 59
Merit: 11
December 30, 2017, 02:31:28 AM
#1
2017年的中国股市,在12月29日结束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主要股指均红盘报收,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成功站稳3300点及11000点。在新的监管环境和市场投资风格转变下,A股在2017年逐步完成对散户的“挤出”化,机构话语权在不断提升,散户的地位在下降。
“去散户化”势头日趋明显的中国股市,在2018年的趋势如何,对散户而言是大血洗还是大利好呢?
一,“韭菜”要从娃娃抓起
12月初,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即将赴任的证监会副主席系中国农业大学农作物学院毕业,是培育种植韭菜专家。这个说法很快被辟谣。实际上,所谓“辟谣”完全属于多余,正常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股民编着玩的段子,主要是用来自嘲:中国股市搞了这么多年,被称为“韭菜”的股民们成长起来一波又一波,每来一波就被收割一波。
入市前都笑,入市后都哭,但即使被股市虐成狗,散户们依然爱股市如初恋。这就是“韭菜精神”。
韭菜具有三大特点:数量多、水平差、底子薄。每次被市场主力收割之后,要恢复很久才能缓过劲儿来。换句话说就是还不够坚强。而每当我们的股市想要营造大牛市的影子时,往往会发现,市场预期值太高,导致韭菜不够用。中国股市最大的供给侧危机,就在于此。
因此,股市的监管部门,责任之一是需要及时的创造韭菜、培养韭菜。这个事实,不易被我们察觉。
几个月前,曾有媒体报道说,作为投资者教育的工作内容之一,证监会正在推动将股票投资教育纳入中小学试点,推广的地区达到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这就是因韭菜的供给不足而倒逼改革。通过“韭菜要从娃娃抓起”的方式,为未来的股市培养新的韭菜。
笔者经常说,中国人赌性比较重,对于投机的事情兴趣强烈。即使不去刻意培养,韭菜也会如星星之火一样的疯涨。实际上,早在几年前的一份调查就显示:中国大学生炒股的比例高达15%,年级越高,炒股的人数越多。这还是在没有进行中小学金融投资教育政策时的数据。如今,我们是有意识的依靠政策来培养小股民,实则无异于拔苗助长,加快韭菜成长的速度。
这就有点像战争。前线死伤惨重,因此后方要加强补充兵源。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的每一次牛市,都是散户的尸体堆出来的。以今年为例,“漂亮50”貌似收益不错,但A股市场七成下跌,而且越是成交量低、市值低的公司,下跌得也越多,这当中,亏损最大的就是广大散户。
实际上,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分布当中,长期以来是以散户占比最高。在过去,散户交易额占比一度高达80%。从A股自由流通市值分布看:2017年三季度散户投资者占比42%,一般法人占比27.5%,国内机构投资者合计占比19.5%,中央汇金和证金公司等占比5.5%。国内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基金占7.4%,保险和社保7.1%,阳光私募3.4%,券商1.6%。
把今年的数据与前几年比较,很显然散户数量的比例在下降。这就是媒体所说的“去散户化”。然而,股市在搞所谓去散户化的同时,监管部门又在为未来培养更多的韭菜、更多的散户。两者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二,“去散户化”在中国是伪命题
“去散户化”本来就是世界股市的潮流。近几十年,大型金融投资机构的崛起,让投资市场成为了机构的地盘。
以美国的历史数据为例,从1970年到1990年,美国的养老金投资在股票市场中的占比从不到10%上升到25%,相应地,个人投资者占比从78.5%下降到55.5%。英国的养老金投资占比在1990年达到31.7%,个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占比从1970年的47.1%下降到1990年的20.3%。瑞典的个人投资者在股市占比从54.9%下降到18.1%。
在亚洲,日本在1990年后的人均GDP增速的均值下降明显,加上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散户比例快速下降,1990年以来到2006年,散户已下降到20%以内。
通过国际间的对比来看,貌似中国的散户比例还是过高,没有和国际“接轨”。这说明机构投资在中国还不够专业化、不够体系化。所以,有人得出结论说,“去散户化”是必然趋势,其结果也对投资者最为有利。
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中国的股市,由于法律、制度、社会的原因,无法做到像是美国的股票市场那么规范、公平。在这样一个股市里面搞“去散户化”,无异于锄弱扶强,清洗散户。
实际上,欧美国家的“去散户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投资团队专业化的提高、技术条件的进步,特别是交易程序的广泛应用,使得在市场上散户与机构博弈毫无胜算。道理就好比刀枪剑戟干不过坚船利炮。
机构的投资逻辑是高度量化、模型化的,而散户的投资策略基本属于依靠“小道消息”瞎投资,无技术含量。根据欧洲金融学者的研究,散户投资者的抽样调查表明:超过60%的投资人会在相信传闻是重要的情况下会传播它,会与群体成员寻求、分享、评估信息,并且最终会据此来进行投资。这些投资传闻中,超过32%来自网络信息。
散户与机构的投资逻辑根本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市场生存的空间不同。随着基金、券商、理财、保险、信托等各利益方在股市占比日益升高,散户遭到驱赶屠杀,不可避免。
你会问,既然机构牛逼,那么散户把钱交给机构投资不就万事大吉了吗?话虽如此,但机构越是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资金门槛也就越高。而中国股市大部分账户面值不足十万元,显然,机构并不是为普通人服务的。而那些投资门槛极低、承诺回报极高的投资项目,请问你现在敢买吗?
以上两条路堵死的情况下,小散只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入市。这时候,缺乏投资技术的你们就成了主力猎杀的目标。
中国的股市,实际上的真正操盘者是屈指可数的大型私募,这个事实在2015年股灾后已不再是秘密。控制市场的那股力量可以按自己需要放出消息、放出数据、放出专家解盘,从而影响散户的投资行为。这种情况下,散户可能赢吗?中国股市说穿了就是主力和散户之间的零和博弈,输赢早已定。长此以往,散户愈加输不起,很多人于是决定不玩了。
根据一份关于欧洲十一国的投资者研究:社会信任程度(例如与邻居联系或者经常参加教堂活动等等)和对信任关系的感受,对个人直接参与股票投资的概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个人直接参与股票投资的概率随着个人社会联系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个人对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感受变好而增加,反之亦然。
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为何中国的散户不愿意继续留在股市的原因:因为如今谁都不可信。公司不可信、机构不可信、监管不可信、消息不可信、专家不可信。在谁也不相信的情况下,散户只好信自己,结果发现自己还是被骗,于是在股市立足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多年前,学者吴敬琏就说过,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可以作弊的赌场,如今时过境迁,这道理依然没变。在此大环境下,好赌的散户必然面临被坑的命运。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