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八大顶尖机构预测全解读:2018年趋势与机遇 (Read 86 times)

newbie
Activity: 135
Merit: 0
2017年已经从日历上翻过,现在正式进入2018年的地盘。

刚过去的这一年,回首一看才发现,真让人过得不踏实。怎么说?

所有全球性大事件都只发生了一半。我来给您列举一下——

第一件2017年悬而未决的事:特朗普税改才刚签署通过,具体影响——今年才开始。

第二件,朝鲜究竟会不会跟美国打起来?还不知道。

第三件,特朗普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地区局势会不会更紧张?这会不会是全球恐怖主义新抬头?看样子会的。

...

此前,掘金曾经写过对国际性大事的趋势分析,供各位参考:

1. 关于中美关系:安倍使坏中国一带一路,原以为特朗普是来添堵的,最后证明可能是来打酱油的

2. 关于朝鲜:美国人的头等大事,中国人激动个啥?相比特朗普税改,有空还是看下今天《吉林日报》第5版吧

3. 关于耶路撒冷:风险提示:记住12月6日,动荡由此开始,欧美遭受恐袭必将增多

4. 关于美国国安法:十九大之后最重要的一份报告出炉,读懂它你才能看清全球战略走向

这一件件事,不出则已,一出事就是大事件!难道2018年要心惊胆战地过了?

不,我研读了全球各大机构的预测,对今年的形势他们还挺乐观,大多数机构给今年的经济发展打上了“继续复苏”的标签。

嗯,感觉还不错。

在2018年的第一天,掘金就帮你整理了路透社、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瑞士银行、普华永道、高盛、渣打以及汇丰,八大机构眼中的2018年。

我们在这儿先立个flag,到今年年底,咱们再看看这些机构给出的预期,究竟准不准。

1高盛分析全球经济:2018将延续经济涨势

八大机构都对今年的经济抱乐观态度。除了高盛,瑞士银行、渣打、汇丰以及普华永道都认为今年会延续2017年的强势上升周期。普华永道甚至说,今年会是自2011年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


高盛Jan Hatzius团队继续推出他们一年一度的对全球经济下一年的预测。从他们2016年预测2017年的情况来看,准确率达到60%。除了美联储缩表、美国通胀率未达到2%没有达到预期外,高盛对全球的总体经济增长形势、特朗普政府行动的预判,以及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分析都正确。拥有不错的参考价值。

所以,对2018年的展望,我们从高盛Jan Hatzius团队的这个分析报告入手。



A. 2017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如何?

超越预期。高盛称,全球的GDP在2017年能上涨3.7%。而据高盛的的当前活动指标(CAI)显示,全球CAI在2017年10月份时指标站在了5%的关口,去年同期还仅为3.3%。

什么是当前活动指标(CAI)?这是高盛几年前为了取代GDP而重新创立的新理解指标。这个指标补充了GDP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只公布季度数据,并且公布时间是在经济活动发生至少一个月以后,使得它无法准确反映当下的经济活动,所以高盛推出了这个指标。

同时,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发展都优于它们在危机后的CAI平均值。



高盛的数据显示,经济上扬主要是因为宽松的金融氛围。与此同时, 美国的经济将在今年持续上涨,与税改相关的财政政策将帮助美国经济上涨约0.04%。高盛预测,今年全球的GDP将达到4%,比多数机构预估得要高。

B. 2018年,谁将表现最好?

今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是美国、欧洲和日本,以及新兴国家(主要还是靠美国)。高盛预测,美国今年将有2.5%的GDP增长、欧洲有2.2%、日本则有1.6%。而这些国家的失业率也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



英国是唯一一个发展欠佳的发达国家。但是,欠佳并不表示不能投资,如果你是买房产,这个时候或是抄底英国房产的好时机。

而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印度和俄罗斯是高盛看好的两大经济体,它们从低谷回调速度平稳。但相反地,高盛认为另一个此前表现强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或放缓。中国的CAI从峰值的7.5%下跌到今年10月的6.6%。

高盛预测,中国近期的软增长与中国政府维稳有关,并认为中国正在消化过去高速发展中残留下来的负面外部影响,包括金融体制缺陷的修复,以及环境保护。因此,高盛预估中国在2019年的经济增长会下调至6.1%。

2瑞银警告全球加息和区域冲突对投资的影响

全球各大央行将在2018年收紧货币政策,部分央行甚至还会加息。除非发生利率急剧上升这种小概率事件,这种环境将为一些行业带来投资机会,特别是金融服务行业。

但是,投资者也应该为加息带来的“副作用”做好准备,比如波动性加剧、个股间回报率差异扩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股票与债券之间的关联度上升等。而另一方面,另类投资和其他主动型资产管理人则可能受益于上述变化。

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极端政治情景——主要是美国与朝鲜爆发冲突,仍是一个低概率风险。然而,政治事件对当地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投资者可以通过全球多元化配置来对冲风险,或者发掘其中的投资机会,比如新兴市场基础设施发展等中长期趋势。

另外,社会、环境和科技变化将继续带来机会和风险。对于股市,瑞银认为最重要的长期科技主题是大数据、自动化与机器人以及智能出行。

3汇丰银行预警英国脱欧进程10月必须敲定,普华永道看好非核心欧元区

汇丰银行近期发表的报告指出,今年10月之前,英国退欧协议必须敲定。若未能完成,英国可能因此被边缘化,从而走向“悬崖边缘”。

汇丰预测,若这一情况出现,英镑兑美元将跌至1.10,英国利率将大幅走低,欧洲股市则会承压。

普华永道认为,欧元区将延续2017年的态势,非核心欧元国家的GDP增长将超过核心国家(德法)。其中,爱尔兰和希腊将有很好表现,荷兰和西班牙的表现也将超过德国。

普华永道认为,爱尔兰将是欧元区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这得益于英国退欧焦灼的场面。另外,希腊因为IMF救助以及本身的调整,今年也将有不俗的表现。

4中国zhai务问题2018年不会出现危机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zhai务过多,解决的办法包括让人民币贬值、重组不良zhai务,或者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让经济增长速度超过zhai务上升的速度。

高盛和瑞银也提出了相应的担忧,但它们都表示不太可能在2018年发生。

中国经济高增长、强势政府以及相对封闭的资本账户,能帮助缓和中国爆发zhai务危机的可能性。

彭博此前也对中国债市表示担忧。该机构认为,虽然对标普500指数估值的分析数不胜数,但人们对全球最大新兴债券市场前景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5人民币小幅贬值有助于贸易平衡,

新兴市场股市债市受热捧

高盛认为,中国今年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平稳,而贸易平衡需要人民币小幅贬值。

经济学家则认为,中国好不容易通过汇改稳住了汇率,不会放松汇率,任其发展。

渣打银行则看好亚洲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地区的股票和债市。

渣打表示,新兴市场美元政府债券将跑赢全球债券。汇丰也指出新兴市场股市将有较好保护。

除此之外,瑞银也看好亚太市场,认为亚太区2018年前景仍然乐观。

在当前环境下,亚洲市场正蓬勃发展;瑞银预计该地区企业盈利和经济活动在2018年将继续保持强健。在这些利好形势下,亚洲(日本除外)股票在2018年有望进一步上涨。

不过,各大央行更趋鹰派以及地缘政治问题挥之不去,可能将阻挡亚洲资产在2018年超越去年的创纪录回报。

6资本guan制将放松?

路透社一直是中国放松资本guan制的呼吁者和报道者,此前路透社曾报道中国资本guan制放松的最新迹象——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恢复审查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的申请。我们此前也有跟踪解读——外媒曝光重要信息,中国资本guan制正在松绑?。

路透社似乎一直反应很快,它是上周报道的这个事情,而国内的主流媒体这周才报道了此事。

路透社在《狗年展望》中,也延续了对中国资本guan制放松的预测。路透社援引经济学家的点评——

“明年(2018年)资本外流总体压力还是有的,资本账户会进一步开放,同时也会积极放开资本流入,量入为出。”

经过一年多严厉的资本guan制,中国资本外流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急刹车,人民币国际化也按下暂停键。

专家预期,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今年中国资本流入有望保持较好势头;而guan制放松,以及对外投资政策更加确定和透明,意味着2018年对外投资很可能呈现恢复增长。

但稳字当头的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和汇率的进一步放松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但是,高盛却认为中国的资金guan制将更严,担忧此举将限制资本的流动性。

7企业对外投资规则明确,一带一路仍为今年重头

发改委和商务部等五部门去年12月发布《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并表示对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经营的行为规范也在制定中。

“明年(2018年)海外投资应该会恢复增长,今年下降是一次性的调整,调整到位之后就会恢复正常。”渣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丁爽称,“一带一路是国家大的战略,会持续推进,而和一带一路没有关系的投资也会持续进行。”

因为中国在应对美国企业减税方面有较好的措施,分析人士预计,美国税改和升息短期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不会太大。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固收研究主管张瑜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税收并非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决定性因素,美企在华投资主要原因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制造优势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因此美国税改并不会造成美国在华投资大规模撤离。

8总结

总结归纳这八大机构的分析来看,今年全球经济仍是“乐观派”的天下。

全球经济继续走强,其中美国、欧洲(除英国)、日本和亚洲大部分国家的表现都将稳健。

中国方面则仍是“稳”字当头。从楼市到股市,从金融监管到资本wai流,机构推测,仍是以维稳为主。另外,中国的zhai务隐忧,但因为有强势的政府,危机不会出现在2018年。

股市方面,部分机构包括渣打、汇丰也看好去年跌幅较大、却正在努力改良制度的中国股市。

比特币没有在多数机构的预测里出现,虽然去年比特币的表现堪称经历了过山车,成绩亮眼,不过也因为其价格“泡沫化”,而被机构预警投机属性。

目前来看,许多机构已经持有一定的比特币,比特币监管也正在步步出台。所以,我们有理由预测,今年的比特币会经历阵痛,价格稍有回调。

这一年从八大机构的预测来看,会是投资人丰收的一年。但是,在做决策之前,仍要对风险进行把控。当世界在对市场繁荣欢呼雀跃时,我们要警惕宽松所带来的风险;当世界面对危机一筹莫展时,我们要看到表象之下潜藏的机遇。

最后,送你一句巴菲特的投资名言:

那些最好的买卖,刚开始的时候,从数字上看,几乎都会告诉你——不要买。

2018,祝你好运。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