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2018硅谷投资风向标:投资人张璐的投资哲学 (Read 130 times)

newbie
Activity: 178
Merit: 0
2017年,对于硅谷投资人张璐和她创建的Fusion Fund(原NewGen Capital)投资团队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今年初,28岁的张璐上榜福布斯美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成为自榜单开设以来第一个当选风投领域年度主题人物的中国人。

时隔半年,张璐上榜美国重量级周刊Town & Country 杂志评选的2017 “50位现代影响力女性”榜单。

年底,美国科技媒体Techcrunch又将她选入2017美国女性投资人报告,张璐也带领Fusion Fund被选为美国Top15 eHealth投资机构。

硅谷密探在年初时的《沙丘路上的中国人》一文中采访了刚刚获得福布斯杰出青年的张璐,在2017年的末尾,我们再一次去听听张璐是如何评价她这一年的投资经历,去探访她的投资哲学和心路历程。


早在2016年末,张璐就被美国福布斯杂志邀请去专访,并照了一组之后登在福布斯杂志上的照片,设计师给她的妆发设计非常欧美化,朋友开玩笑说照片上的她老气横秋,“可能我的性格本身就比较老气一些。” 张璐开玩笑地说。

性格直爽的她坦言自己并没有因为获得了这个奖而十分兴奋,而是把这当做对自己辛苦工作的一种鼓励。

而之后在2017年9月,张璐被选为美国Town & Country 杂志的年度50 Black Swans 现代影响力女性之一。同时获奖的还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女儿,好莱坞知名女性电影人,奥运冠军等杰出年轻女性。

一开始并不了解这个杂志和奖项的张璐收到对方的入选通知邮件时并没有太上心。直到她的美国合伙人在公司收件箱中发现了这个信息后告诉她这是美国上流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随着奖项而来的公众关注,让张璐和她的团队进一步被广泛认可。但张璐没有因为所谓的光环而变得浮躁,反而现在的她在忙碌中愈发沉淀。她更感谢的是硅谷的生态环境,中美市场深入交互的大趋势,和科技创新潮的来临,给她这样背景的投资人创造了一个新的舞台。

AI+医疗:不跟风,提前半步布局

虽然屡获殊荣,但是对张璐来说,2017年最让她感到兴奋的是过去几年自己团队所投项目的飞速发展。

2015年,张璐创办风险投资机构Fusion Fund,将投资对准中早期科技创业市场,专注于四个投资方向:一是智能工业,包括工业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二是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加速技术和网络安全;三是人工智能在工业和企业级上的2B应用;四是健康医疗,主要涉及医疗器械和智能医疗领域。尤其是医疗领域和新技术的结合,更是过去一年张璐投资的重点之一。

其实早在2012年的时候,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年仅23岁的张璐就成功卖掉了自己创立的医疗器械公司。所以,本身就是医疗背景的张璐一直紧密关注医疗这个领域的发展,而她专业的背景也帮助她团队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7年11月,硅谷密探发布了张璐撰写的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行业报告的中文版。报告彰显了张璐做事高效简洁的一贯作风——没有洋洋洒洒望眼全球,也没有不切实际地展望未来,有的就是一个投资人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投资心得。借用业内的人的话,“满是干货”。

事实上,医疗健康领域一直以来都不是风险投资家们衷爱的投资点:首先,硬件设施行业没有软件行业发展的迅速,短期回报率也没有投资软件行业高;其次,医疗行业的审批流程十分复杂而又漫长,很多投资人都会因此而望而却步。

但是,2017年医疗应用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兴起,却为医疗科技创新公司提供了新的机会。虽然硬件与审批这两大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张璐认为,人工智能在医疗创新应用方面显现出的优势可以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

张璐认为,人工智能一方面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医疗领域的信息过量的问题。比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医疗影像的应用帮助医生预筛读片,精确比对,提高医生看片的效率和准确率。而医疗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更好的解决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离散的患者生理信息综合化,医生从而可以为患者更有效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往谈到的设备诊断类创新,大都是如何在人体生物样本的获取上做文章,例如唾液、血液的采集等。而现在人工智能带来了机器学习,使设备能更加智能化地分析数据:通过大批量数据的分析、整合去对单个样本的偏差进行纠错。

这也是张璐相信,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因之一。

“AI并不是要替代医生,而是帮助医生和护士更高效和准确地完成工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不仅提高了诊断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推进 个性化治疗 。而个性化治疗的前提就是个性化的诊断。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有很大贡献。”

正如张璐今年所投的一家医疗机器人公司和一家将计算机视觉应用到医疗影像的公司,都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医疗器械结合,进而实现个性化诊疗。

但其实从2013年张璐刚刚进入投资行业的时候,一直到2015年,硅谷最流行的投资方向并不是科技创新,而是商业模式创新,例如社交领域,分享经济领域的一些公司。

与活跃于各大风口的许多年轻基金不同,张璐从一开始创立自己的基金就明确了自身的投资方向,并形成稳健的投资风格。

是什么让张璐相信自己所关注的方向一定会在未来成为热点呢?

在张璐的投资逻辑中,她相信创新是有周期性的,即基础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新一轮基础技术创新的循环。最初,信息载体技术(基础技术)创新,互联网+智能手机催生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完成了基于此的各种技术应用,再到最后的通过商业模式变化进行利益的再分配。

简言之,技术迭代提供了基础,应用创新开辟新的市场,模式创新重新分配蛋糕。

所以,在2014年的时候,张璐已经看到了以硅谷为代表,商业模式创新已经走到瓶颈期,现有的技术平台无法继续承载海量数据带来的新技术时代,模式创新到处都是红海。

这个时候,就需要下一代的技术创新去破旧立新,去搭建新一代的信息载体平台,推动下一层面的应用创新。这也是她和她的团队没有跟风去投当时炙手可热的社交、分享经济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幸运的是,到了2016年,依托于新技术的新一轮应用创新探索开始逐渐形成规模,突然间很多原本专注于商业模式创新投资的基金,都把投资方向转向了科技创新。

张璐笑着回忆道。“这也证明了我们这提前半步布局是正确的”。

张璐在2015年、2016年所投的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健康业的公司,原本估值并不高。但2017年伊始,这些医疗创新公司市值大涨,新一轮募资甚至超过200%,很多大的资本方迅速跟进。

正是这种不跟风的投资逻辑,提前半步布局的投资策略,使得张璐的投资团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风险投资界分得一杯羹,也使得张璐更加确信自己稳健的投资风格。

调整投资心态,服务所投公司

如果说,张璐的投资逻辑是她作为投资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投资心态的调整则是其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张璐认为,如果我们向前看十年甚至二十年,一个优秀的投资团队错过的公司的数目应该和投中公司的数目差不多。张璐的团队一直在搭建一个项目数据库去监控他们曾经看过的项目。在目前的6000多个项目里,张璐的团队实际上只投了44个项目,不足总数目的1%。

但是,张璐还是要去弄清,到底是自己所投的项目整体发展更好还是没投的项目发展更好,从而进行自我监控和及时纠错。只要自己专注的几个方向中的好项目都能投得中,张璐就会给自己和团队打一个合格的成绩。正是这样的一种积极平稳的投资心态,让张璐和她的团队能够走的更远,走得更稳。

而作为一个投资人,张璐不仅要在“投”上做足研究,还会在“退”上做好布局,从而更好服务于所投的项目。

不同于国内创新企业通过上市而退出的形式,在美国,80%以上的的创业公司是通过并购而退出的。张璐在投资一些初创公司的同时,也会介绍相关行业的大公司作为战略跟投人,作为初创公司未来的潜在收购商。

比如在投资一个单细胞癌症检测的项目时,张璐就把强生公司介绍进来共同投资这个项目;在投资一些企业级应用项目时,会把微软、英特尔这些公司的资本引入。

早在2013年,张璐就根据她自己的创业经验编写了给创业者的内部培训资料。公司如何注册,股权如何架构,如何理解投资条款的关键信息,董事会如何设立,专利如何注册、查询等,对于这些琐碎却又花费初次创业者大量时间精力的事物,张璐为她的创业者们准备了信息完备的手册,深受创业者们的欢迎。

另一方面,张璐表示自己和团队不会做创业者的“保姆”(“baby-sitter”), 去亦步亦趋地帮助创业者;也不会去干预创业者的管理。

但是,每当创业者需要工业界战略资源,需要对接增长期投资结构,需要合伙人的时候,张璐和她的团队总会依托他们在硅谷强劲的资源网络帮助创业者快速推进。

同时,张璐的团队都具备很强的技术背景,以及多年的创业、公司运营经验。基金导师囊括了硅谷顶尖一线人物,其中包括像 KPCB等基金的创始投资人Phil Paul这样的骨灰级人物。张璐建立这样背景的团队,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创业者。

张璐希望自己和团队成为所投项目的“go-to person”,中文并没有一个完全相对应的词。但是张璐所投项目的创业者们都知道,如果需要帮忙,就去找张璐和Fusion Fund。

期待2018,洞察市场变化

对于硅谷,张璐相信即将到来的2018年将是非常有趣而又多变的一年:资本的二级市场受到一级股权市场的影响,2017年的投资风向将会延续到2018年 。

同时,在2017年一些处境尴尬的独角兽,到了2018年是退出?上市?还是另谋它路?这些结果也都会对一级市场有所影响。虽然大家对于明年市场整体的走向都在持观望状态,但是作为投资人的张璐和她的团队都非常期待2018年的资本市场。

对于自己的团队,张璐希望在2018年,自己能够带领团队去更好地培植好的项目,帮助项目成长,退出。两年前张璐开始搭设构架平台、数据库、项目源网络。而张璐希望在2018年,在已经夯实的基础上,整个基金可以有更加快速的发展。但是一向以投资风格稳健而著称的张璐表示,依然会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和方向,在灵敏捕捉市场信号的同时,根据市场的情况调整团队的投资节奏和步伐。

无论是诸多殊荣对她的认可,还是在投资圈子里已经立下的良好口碑,亦或是自己所投的优秀项目的快速发展,张璐的态度都很淡然。在张璐身上,除了年轻投资人的睿智,更多的是超越其年龄的成熟和稳健,还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想把自己的团队建设成一支顶级风险投资公司。“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我们的大方向没有错”,张璐一直微笑着强调。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