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国务院:2030年我国人口达峰值:14.5亿 老年人口占四分之一 (Read 529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322
Merit: 250
人口老龄化严重
sr. member
Activity: 322
Merit: 250
不知道社保这个庞氏骗局怎么支撑下去
sr. member
Activity: 366
Merit: 250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
full member
Activity: 238
Merit: 100
少了就生,多了就计生
sr. member
Activity: 281
Merit: 250
日本是人口到达峰值前十六年房价见顶的,不知道中国未来会怎样,拭目以待,
full member
Activity: 210
Merit: 100
 届时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四分之一人口将是老年人

  新京报讯 (记者李丹丹)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记者从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获悉以上内容。

  2021年进人口发展转折期

  该《规划》是指导今后15年全国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规划》指出,未来十几年特别是2021-2030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根据预测,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流动仍然活跃,家庭呈现多样化趋势。

  同时,我国的人口形势也将遭遇一系列的挑战,如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压力较大,老龄化加速的不利影响加大,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家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不断积聚等。

  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

  《规划》明确了覆盖全人群和生命全周期的重大任务与政策措施。要健全生育政策调控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要通过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效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要推进人口城镇化,推动城市群人口集聚,改善人口资源环境紧平衡,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和未成年人保护,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促进重点人群共享发展。

  《规划》要求,要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强化人口数据支撑,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开展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完善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国际合作,开展监测评估,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 生育水平

  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发挥

  2020年人口达14.2亿

  《规划》提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有所增多,“十四五”以后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

  《规划》在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生育水平适度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改善,结构逐步优化,分布更加合理。

  《规划》提出,总和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

  解读

  生育政策或将会继续完善

  记者注意到,2015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是1.5-1.6。《规划》中列出,2020年和2030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都维持在1.8。

  总和生育率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2015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5-1.6,相当于目前欧洲的平均水平。而国际上认为2.1的总和生育率是实现和维持代际更替的基本条件。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度生育水平是维持人口良性再生产的重要前提。我国已较长时期处于低生育水平,虽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生育率有望出现短期回升,但受生育行为选择变化等影响,长期看生育水平存在走低的风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在2017年和2018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预计将可以达到1.8。然而,在从未来15年间每年的总和生育率都达到1.8的话,难度比较大。

  他预测,未来国家可能会根据当时的总和生育率来调整生育政策。比如在2020年,如果总和生育率没有达到预期,那么生育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开。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则认为,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总和生育率达到1.8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她同时认为,由于累积需求生育集中释放,未来几年总和生育率或将达2.0。

  2 人口性别比

  203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在107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下降至113.51。

  《规划》提出,未来十五年,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等,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稳步下降态势。《规划》同时提醒,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积累的社会风险不容忽视。

  对此,《规划》提出目标是,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性别结构持续改善。劳动力资源保持有效供给,人口红利持续释放。根据其预期目标,到2020年我国性别比小于112,到2030年稳定在107。

  解读

  性别比偏高因“性别鉴定”

  近年来,我国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的新闻屡见报端,一些媒体把性别比失衡称为“光棍危机”。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也提出将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将严厉打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表示,上世纪末,在我国刚开始推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时,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当时专家都在研究其原因,后来发现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别鉴定,最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生育观念问题,也就是“重男轻女”。

  刘鸿雁说,近年来,全国一直在整治非法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流产的行为,也称“两非”行动。这个行动在降低出生性别比上起到重要作用。

  她认为,打击“两非”仅能治标,直接把出生性别比降下来的行动。但是最根本的改变应该是观念的转变。因此,国家有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活动。

  A05-A06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