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济宁技能人才三年后将达21万 (Read 138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00
June 06, 2017, 11:57:57 AM
#1
 
 
原标题:济宁技能人才三年后将达21万

  学生们边学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操作。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课改后
企业争相抢人才
5月25日下午,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的师生们向往常一样上课。与其它学校教室不同,在这里老师指导后,学生们这边学完理论,转身就能操作实践。
在数控车工教室,学生们的课桌上放置着几本专业书籍,两人共用一台电脑,学习着加工操作的理论知识。在课桌旁两三米,就是一台台数控车床,学生们身着工作服与安全帽,将刚学习完的理论知识,立即落实在车床实践中,这些实用技能都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在另一间教室,原木色的小木屋颇具特色,房间内布置模拟场景,几名学生正在梯子上安装灯管、接通电线,没几分钟,一摁开关,灯亮了。这些对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小意思,经过几年的学习,他们能够胜任专业内每一项技能。
这种上课模式,就是“一体化教学”。从2012年开始,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全面推行“一体化”课改,取消原有理论教室、实习车间,陆续改建为106个一体化学习工作站,目前已覆盖全部21个专业。
这一改革,在全省位居前列,省内实行改革的学校大多仅选择几个专业进行试点。经过五年多的实践,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感受到了这一变化带来的福利。5月27日,辰欣制药、伊顿液压等单位前来参加毕业季就业洽谈会,提供的职位和待遇都不错,但前来参加洽谈的毕业生们没有满足计划需求。以前企业负责人来学校要毕业生,总是挑挑拣拣感觉不如意,如今,企业稍晚点来招聘,都会被告知无毕业生可以提供。
培养“四师型”教师
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对教师多方面素质的要求更高。在此次现场会上,济宁市人社局向全省职业能力建设从业者介绍了济宁市推进“四师型”教师队伍的典型经验。
为更好地应对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和技工院校学生低学历、低年龄、独生子女现象给技能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与挑战,2012年济宁市在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在技工院校探索试行了以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心理疏导和就业创业指导四种能力为重点的“四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讲师、专业技师、心理咨询师和创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优秀教师。
每年组织开展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引导教师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接受心理咨询、创业指导等与“四师型”教师能力有关的专业课程知识培训。将技工院校校长或教师出国培训列入市委市政府“双百”人才出国境培训项目。建立了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实训制度,实现教师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始终坚持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的“四不唯”标准,侧重实绩和能力吸引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来济任教。同时,全市16所技工院校普遍建立了“首席技师”制度。市财政每年投入300万元,支持“四师型”教师技能拔尖人才、产业急需技师、高级技师项目实施。探索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进一步拓宽了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和职业发展空间。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地成效,有利推动了全市技工教育的创新转型发展。2016年济宁市三所学校四个专业被人社部确定为“一体化”教学试点专业,4件科研课题通过省人社厅“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专家组评审,2件课题列为省级重点课题。
三年后全市有望新增
高技能人才6万人
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日前济宁市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6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5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1万人,新增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0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0家,基本实现高技能人才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高技能人才结构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截至目前,济宁市高技能人才总量为16.74万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20人、省首席技师64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处、山东省技师工作站3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2个。
为达到2020年的目标,各种培训是必经之路。为此,济宁市将积极推广“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和创业大学培训模式,对贫困家庭子女、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及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职职工开展免费职业培训,中级工、高级工的培训补助标准统一提高到1200元/人。围绕提升工业制造水平,全市5年内重点支持培养100名左右技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1000名左右产业急需中青年技师,新增1.5万名左右具有技师以上资格的实用技能人才。对评定的市级技能拔尖人才,3年内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人才津贴;对认定的产业急需中青年技师,2年内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人才津贴,对新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实用技能人才,按5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提供更多“深造”机会
现金重奖有才之士
未来三年,结合重点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济宁市鼓励企业和技工院校引进国内外具有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重大业绩成果的高技能人才。将高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境)培训规划。5年内支持50名技工院校教师或产业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的技能人才到德国等先进国家(地区)进行专题培训,培训费和食宿由市财政承担。从境外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职业技术院校或企业,聘请100名职业教育专家来济宁市开展讲学、任教或进行技术指导与合作。
同时,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制定《济宁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每年举办各类竞赛项目不少于50项,其中市级一类竞赛项目不少于10项。通过技能竞赛发现和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对济宁市获得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前3名的选手给予1万元至5万元的奖励。
建立完善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支持企业在关键技术岗位设立“首席技师”职位,并设立“首席技师工作室”,切实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企业自主评审认定的首席技师,可优先推荐 “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的评选,设立的“首席技师工作室”可优先推荐申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高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从高到低分为三个层次:济宁市首席技师、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济宁市技术能手。市政府每两年评选“济宁市首席技师”30名,管理期为4年,管理期内每人每月享受1000元津贴补助;每两年评选“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50名,每人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每年评选“济宁市技术能手”100名, 每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列支。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