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偷窃转基因玉米种子,前大北农员工莫海龙在美被判3年监禁 (Read 359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317
Merit: 25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full member
Activity: 207
Merit: 100
关着别回来了,让转基因玉米对祖国的花朵少一些影响
full member
Activity: 202
Merit: 100
很多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第一印象是人吃或者动物吃,其实用来做工业燃料的经济价值同样很高,当然,并不是直接烧,而是发酵制成酒精或者提炼植物油!
full member
Activity: 161
Merit: 100
傻子吗?转基因还要偷啊,中国人民都怕吃到转基因的东西
sr. member
Activity: 336
Merit: 25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full member
Activity: 150
Merit: 100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全球最多,但是却多数给外国出口了。
full member
Activity: 148
Merit: 100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司法部发布消息称,因涉嫌偷窃美国转基因玉米种子,窃取商业机密,前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北农”,002385)员工莫海龙被判处36个月的有期徒刑。


莫海龙现年46岁,拥有中国国籍,已取得美国合法永久居留权(即拥有美国绿卡)。莫海龙此前为大北农国际业务主管,曾任大北农总部总裁助理(据大北农官网显示,2013年3月,莫海龙还担任此职位)。值得注意的是,莫海龙还是大北农创始人兼董事长邵根伙妻子莫云的兄弟。莫云也曾因该偷窃事件在美国被拘留和起诉。大北农涉足的领域包括:饲料、动物保健、种业、植保、生物饲料、种猪等。


据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此前的报道,该种子偷窃案件最早可追溯至2011年,彼时位于爱荷华州的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安保职员在科研农场发现,几名中国男子趴在玉米田内,“正跪在地上挖土”,形迹可疑。随后,他们报告给美国联邦调查局(FBI)。


FBI对此展开了一年左右时间的监控和调查。除了其中一人,其他人彼时均为大北农或其下属的北京金色农华种业公司(下称“金色农华”)的员工,这其中就包括莫海龙和莫云。2013年12月,莫海龙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家中被捕,另有五名中国公民以盗窃贸易机密的罪名被起诉,但并未遭到羁押。


2014年7月,莫云在洛杉矶被捕。随后,美国艾奥瓦州南区联邦地方法院以“阴谋盗窃商业秘密罪”对莫云、莫海龙等人提起诉讼,他们被指控在艾奥瓦州的玉米田中盗取种子并寄送回中国用于分析。


根据艾奥瓦州南区联邦地方法院的起诉书,莫云参与了一项“历时五年”的阴谋——窃取孟山都公司(Monsanto)、杜邦公司旗下先锋种业(Pioneer Hi-Bred),以及LG Seeds等公司开发的玉米种子,并将其运出美国。



杜邦公司玉米种子


上述起诉书中还写道,莫海龙及其他涉嫌合谋者在2012年曾试图把大约113公斤玉米种子,通过联邦快递发送到香港。他们还把偷来的玉米种子,藏在微波炉爆米花包装盒和赛百味(Subway)餐厅的餐巾纸里,然后打包到行李中,并通过芝加哥飞北京的一航班托运。


不过,因电子信息对话不能作为证据等原因,2015年7月,美国一名联邦法官下令撤销对莫云在美国农场盗取玉米高技术种子的指控。


2016年1月,莫海龙在美国法庭上认罪,承认自己参与长期谋划窃取杜邦先锋公司和孟山都公司的商业机密。莫海龙还承认参与盗窃艾奥瓦州南区的自交系玉米种子(或称母系玉米种子),目的是将这些种子运到中国。


莫海龙盗窃的自交系种子属于杜邦先锋和孟山都公司的重要知识产权保护的物品,孟山都和杜邦先锋均为研发转基因种子的巨头。彭博社此前的报道和BBC中文网10月6日的报道均称,莫海龙盗窃的为转基因玉米种子。不过,在美国司法部10月5日的消息中并未提到这一点。


所谓自交系玉米种子,是玉米植株的自授粉产物。自交系最终会与其他自交系杂交,培育出杂交种子,然后出售给农民。这种种子有更强的能力抵御干旱和害虫的侵扰。


对于莫海龙等人窃取自交系优质玉米种子,美国艾奥瓦州南部区联邦检察院的联邦检察官曾称,一般一种自交系种子培育需要耗费五到八年的科研时间,开发成本高达3000万到4000万美元。而公司或农民个人为节省巨额科研成本,用偷来的自交系种子进行移植,并最终利用新种子来与另一种自交系杂交,以培育出更能抵抗旱灾和虫灾的优质杂交品种。这样走捷径,能够省下多年的高成本科研。而此次被窃取的专利种子,预计将会给美国的这几家种子公司带来3000万-4000万美元的损失。美国司法部10月5日发布的消息中提到,莫海龙同时也要进行赔偿,但尚未提到具体金额。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