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5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Read 187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26
Merit: 100
[美] 盖伊·特立斯著,范晓彬、姜伊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全书由《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大桥》和《走向深处》三部分组成,包含特立斯最著名的文章《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一位英雄的暮年》等。他以犀利的眼光,精准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纽约风貌。
《东方之旅:1579—1724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
[美]柏理安著,毛瑞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对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明清时期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活动情况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阐释。作者将明末清初时西学东渐的历史逐一展开,对耶稣会士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
《东风: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
[美]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董树宝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法国最杰出的智识精英受“毛主义”鼓舞,极大地拓展了政治与文化想象。学生、左翼群体、智识精英一起推动了“五月风暴”,对当时的局势与日常生活政治展开批判,意图通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运动来复兴法国的市民和文化生活。通过回顾当时的法国文化与政治生活,本书力图揭示“毛主义”是如何出人意料地影响了法国的民主政治进程。
《孤灯下的记忆》
赵絪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赵絪是历史学家赵俪生的女儿,她在书中鲜活地记录了一批父辈学者的独特风采和多舛命运。如赵俪生与王瑶一生既是对手又是老友,不断较劲又彼此珍惜;赵俪生与挚友童书业,两人之间一场无言的泣别竟成永诀。作者还记录了自己家庭中几经磨难,但每个成员皆能坦然应对的往事。
《基督教神学导论》
[英] 阿利斯特·麦格拉斯著,赵诚艺、石衡潭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是作者在牛津大学教授基督教神学几十余年的心得之作,简洁而清晰地阐述了有关基督教神学的基本知识。书中概述了历代以来基督教伟大传统中的核心主题,向读者展现出基督教神学的丰富思想及其历史渊源。
《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
[法]路易·杜蒙著,王志明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这是人类学研究史上对于印度种姓制度进行研究的最为重要的一本书。作为人类学经典名著,杜蒙在这本书中综合了前人对印度研究的成果,提出了“阶序”的理念,一方面揭示了印度这个古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一方面则暗指西方近代“平等”理念的局限。
《街头的狂欢》
[美]芭芭拉·艾伦瑞克著,胡訢諄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街头的狂欢》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的新作,揭开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热望——凑热闹!在这个拥挤的星球,我们需要更多无意义的活动,去体会我们存在当下的奇迹,并且好好庆祝一番。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
[印度]G. D.古拉提(G. D. Gulati) 著,刘瑾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察合台汗国(1227—1580)在中亚三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及与周边政权印度、中原(当时元、明朝)的关系。作者详细地回溯了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们统治下的崛起与兴盛,首次揭示出中亚在这段统治期内的政治、经济、商业活动,特别是军事和商业的发展给中亚及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
《慕尼黑的清真寺》
[美]伊恩·约翰逊,岳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慕尼黑清真寺与恐怖活动有着令人不安的联系。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国曾试图争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对抗苏联,著名的基地组织就是在那时诞生的。但慕尼黑清真寺还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战之初。在这里,德国,穆斯林卷入的是一场心理战,一场观念之争。最著名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组织就是穆斯林兄弟会,正是穆兄会,把清真寺变成了一个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而穆兄会在西方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起源于运作慕尼黑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前德国分社社长伊恩·约翰逊,用文字追踪欧洲伊斯兰激进运动70年。
《女性的力量:精神分析取向》
[美]阿琳·克莱默·理查兹著,[美]南希·古德曼整理,刘文婷、王晓彦、童俊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本书展示了一个有关女性发展、创造力的深层精神世界,并带领读者从当下出发去找到女性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孩如何成长为一个女人的完整心理过程,看到女性从她们个体性和社会性的体验出发,产生出的如此多样的生活,并能看到女性发展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
[美]阿瑟·赫尔曼著,李永学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围绕美国实业界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威廉·克努森与亨利·凯泽,讲述了私营企业在战时爆发巨大的生产力,迅速将美国军队装备成世界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正是那些被战争动员起来的民用工业,以及在军工生产中得到锻炼的普通男女,让美国在战争中唱响了凯歌,并为战后长达30年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的误测:智商歧视的科学史》
[美]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智商测试”包装着科学的外衣,以致普罗大众对它鲜有置疑,甚而导致智商歧视带来的社会不公,它其实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个样子。本书是古尔德犀利阐释和展现智商测量领域各种学说和代表人物的科学史读物,揭示了智商测试的源起背景、发展和应用历程等,有助于人们破除对于智商测试的迷信,对生命及人类平等心存敬畏。
《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
吴飞著,三联书店
一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人伦,在20世纪中国遭遇了激烈批判;但常被忽略的是,此时西方学界也出现了对人伦的反省,创造了三个“学术神话”:母系社会、乱伦禁忌、弑父弑君,其中第一个还深深影响了现代中国思想。本书考察了这三个命题在西方古今形质论哲学传统中的根源,尝试探索在中国文质论传统中反思人伦问题的可能。
《神话的智慧》
[法]吕克·费希著,曹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众哲学家吕克·费希将西方神话的所有原典贯穿起来,理顺了从宇宙混沌初开到奥德赛归家的前因后果,涉及世界的诞生、爱情与战争、公平正义与惩罚的意义等。透过解读“潘多拉的盒子”、“阿基里斯的脚踵”等希腊神话,阐明历久弥新的经典所蕴含的哲学意蕴,以及所要传递给后世的人生智慧。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岱峻著,商务印书馆
该书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教会大学的几度折转经历,尤其是一代学人的精神气质与人世遭际。这其中既包括齐鲁大学国学所的顾颉刚、钱穆等著名学者的曲折经历,也包括许多或显赫一时或学术影响深远却因种种原因被历史湮没少为人知的学者(如人类学家李安宅、哲学家罗忠恕等)。全景式地还原了抗战时期教会大学群贤毕至、艰苦办学的盛况,再现民国时期的场景与风物。
《艺术社会学三论》
[德]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王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本雅明关于艺术研究的三部经典名篇,包括《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本雅明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去阐释和解读精神生活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嬗变。
《制度与政治——政治制度与西汉后期之政局变化》
廖伯源著,中华书局
本书结合政治史与政治制度史之研究,利用大量《史记》、《汉书》之文字与史例为证据,论证汉武帝后期至西汉末之史事。质疑昭帝继承之合法性,证明废昌邑王刘贺(后封为海昏侯)之原因乃是权臣霍光与刘贺之权力斗争。考论霍光以臣下执掌皇帝之权力,因而改变制度,使西汉后期诸将军领尚书事辅政及皇帝之亲信宫官即“中朝官”取代丞相九卿,成为皇帝决策之主要辅佐。此政治格局方便外戚与宦官之专擅与弄权,形成西汉后期的“中朝现象”,为君主专制政治下的官制留下了长久而深刻的烙印。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美] 谭凯(Nicolas Tackett)著,胡耀飞、谢宇荣译,孙英刚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部关于中古中国社会变迁的经典之作,作者谭凯凭借对海量墓志数据的统计和研究,重新勾画出大唐帝国覆灭的另一种面貌: 唐朝并非亡于安史之乱,而是因黄巢叛乱造成的政治精英(肉体和精神)的彻底消亡而无法复辟。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