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中国造世界最大潜式海上渔场交付挪威:总高69米,养三文鱼 (Read 210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26
Merit: 100
中船重工的军民融合又有新进展,这次的客户来自挪威。
6月3日,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旗下武船集团总承包的挪威海上渔场项目——“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在位于青岛黄岛区的武船集团北船海工公司顺利交付。
据了解,“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是集挪威先进养殖技术、现代化环保养殖理念和世界顶端海工设计于一身、现代化全自动的海上养殖装备,为该领域全球首例研发项目。
中船重工不仅在第一台智能海上“渔场”上就实现了盈利,还接到了客户的5台新增订单。
6月3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总承包的挪威海上渔场项目—“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交付。
可抗12级台风的海上巨无霸
“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堪称一个“海上巨无霸”。
中船重工方面透露,该智能海上“渔场”总高69米(相当于23层楼高)、直径110米、空船重量7700吨,可抗12级台风,使用年限25年,3-7人即可操控,一年养鱼150万条(设计死亡率低于2%)。
据悉,该项目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和高端深海运营管理系统及对应子系统。该智能渔场还有一个名字叫“超级渔场”,它的整体容量超过25万立方米。
中船重工方面表示,在研发制造过程中,该养鱼平台融入了生物学、工学、电学、计算机、智能化等技术,安装各类传感器2万余个,水下水上监控设备100余个,生物光源100余个,力图将复杂的养殖过程控制变得简单和准确。
据武船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在研发、建造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比如,“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的旋转门系统,有别于其它已建、在建的养殖装备,这一新型的旋转门系统是自动化、智能化的末端“执行”装置,承载着渔网清洗、活鱼自动驱赶和捕捉、底部死鱼收集、防虱等渔场主要功能。武船集团技术负责人称,这一新型的旋转门系统的独特性和科技含量在国内海工行业内前所未有。
据了解,这一新型的旋转门系统在精度上要求极高,直径110m、重达数百吨的门形框架,能够以中央立柱为中心,在周长300多米的平面上,以毫米级的精度在轨道上自如运转。武船集团方面称,无论是旋转门自身还是旋转轨道,都在精度上创造了业内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武船集团方面介绍,“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结构的大坞搭载过程,如同“堆积木”。要将预制好的26个巨型分段节点、13根超长立柱、7个大型浮体分段、12个“X”型中间加强结构、12根底部放射型分段、24个环形支撑、6个顶部交叉梁、1个重数百吨的上层建筑,在确保旋转门精度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吊装组合成一个直径110米,高69米的“海上巨无霸”。
第一台智能化“渔场”项目实现了盈利
“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的成功交付,是武船集团发挥军工企业的前沿技术优势、借助军民融合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实践。
业内专家指出,武船集团交付的“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项目”,是海上养殖的“划时代”装备,将在海产养殖行业引领技术革命、促成产业飞跃,推动渔业养殖从近海养殖向深海养殖加速转变,从网箱式养殖向大型装备式养殖加速转变,从传统人工式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养殖加速转变。
据了解,“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项目”的业主萨尔玛(Salmar)公司,是挪威海产品养殖的上市公司,三文鱼养殖量占挪威市场的20%左右,总资产达12亿美元。挪威的海产养殖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项目”的交付正逢其时。眼下,中国正在与挪威加强海产品方面的贸易往来。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5月24日,挪威海产局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共同发布“2025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我国将逐年提高挪威海产进口,2025年进口总额将提高至100亿元人民币,三文鱼进口将达到15.6万吨。
澎湃新闻了解到,武船集团总承包的第一台“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实现了盈利。今年4月20日,武船集团与萨尔玛集团签署了新增五台智能化“渔场”项目建造协议。目前,全球造船业陷入低谷。
对此,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称,在全球船舶制造进入低谷的情况下,中船重工在思考如何创新驱动,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把公司的海洋装备技术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求中去,并且引领相关行业新的走向。
据悉,武船集团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制造完成了“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
在6月3日的“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交付现场,挪威驻华大使司文(Svein O. S ther)告诉记者,“中国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建成了这个海上装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海洋和鱼类养殖领域,中国和挪威利益互补。这个项目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典范,双方在该领域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