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百岁夫妻携手走过81年钻石婚 每天合做早餐 (Read 120 times)

member
Activity: 91
Merit: 10
在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有一个叫做白头村的小村庄,以往村里人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为什么叫做“白头”,多年过去,他们兴许找到了原因——村里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101岁,妻子100岁,俩人已携手走过81年,从匆匆少年时一直走到了白头。
执指之手,与子白头。81年来,夫妻共经风雨,相伴左右。儿孙长大后,两人仍独立生活,一人生火、一人炒菜。多年来夫妻从未吵架,在他们看来,活过百岁,并没有什么秘诀,寻常百姓一日三餐,就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他们也是整个资阳市唯一一对百岁夫妻。
雁江百岁夫妻走过81年钻石婚 每天合做早餐
百岁老人携手81年 头上青丝如昨
7月13日下午,烈日炎炎,白头村里传来阵阵蝉鸣。见到101岁的陈祥国时,他正坐在椅上,轻轻摆弄着一旁的电扇。看着走进屋里的陌生人,老人并未说话。直到祥符镇工作人员走进屋里,他才坐直身体,笑着说道“是你啊,又来了啊” 。三个月前,妻子方子荣100岁生日,这名工作人员曾与同事前来祝寿慰问。
一件深色衬衣,一双布鞋,双眼炯炯有神,陈祥国看起来如七八十岁的老人一样。“她在睡午觉,我去叫她。”听力退化严重,陈祥国并未听到记者无需叫醒午睡老人的话,转身朝内屋走去。
“来客了,起来了,不睡了。”寻着的陈祥国声音走进内屋,老人正坐在床边,一边拉着老伴的手,一边解释着,“来,慢点,我们出去坐。”
牵着丈夫的手,方子荣喘着粗气站了起来,老人很瘦,与寻常百姓家高龄老人不一样,100岁的方子荣头发很多,半黑半白,只有发根到鬓角开始长出白发。
1936年,陈祥国20岁,方子荣19岁。没有父母之名,只有媒妁之言,两人携手成为夫妻,风雨同舟81年。
“当时她的嫁妆是 五件头 ,我都还记得,现在都还用着,没有坏。”指着屋内已80多个年头的木箱、木柜、屉桌,陈祥国说话声音大了起来,“这些东西质量好得很。”
天气炎热,方子荣老人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坐在丈夫身旁,看着丈夫,不时摆摆手插话,“他(陈祥国)耳朵不好,听不到。”
年岁已高,对于过往81年的经历,陈祥国的记忆大多已模糊不清,说起自己的生日时,老人低头思考许久才回答出来,但被问及妻子的生日时,陈祥国却并未犹豫,“她啊,100岁了,三月初六的生(日),我记着的。”

不和儿孙一起住 夫妻二人每天合做早餐
两老结婚后育有5儿2女,目前孙儿的孙儿已出生,五同堂,家族已近百人。
“我也记不清楚了,没有细数过,只有过节的时候能够看到满屋的人。”谈到自己的后代,陈祥国老人已记不清楚家里现在一共多少人。一旁的孙媳李建华则表示目前有近百人,“上次奶奶过生日的时候,大家大致数了一下,都没有记录的。”
年岁过百,两老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不少人对两人为何长寿更是好奇不已,他们有秘诀吗?
“奶奶他们的饮食没有什么特别,一辈子呆在村里,吃的都是自家种的时蔬。”李建华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她没有发现两老在饮食方面有什么秘诀,“只是有一点吧,他们炒菜只用油和盐,基本不会放其他的作料。”
李建华告诉记者,多年来她没有看到两老发生争吵,和谐共处的状态在她看来是长寿的重要原因。“我经常看到在两个人牵手散步,坐在屋前坝子的时候,奶奶牵着爷爷的手,也不怎么说话,两人就是相互看着笑。”
“没有啥秘诀,我们是农村人,都是跟大家一样过日子。”对于长寿的原因,陈祥国老人自己也表示不清楚,多年来他并没有做过特别的保养身体的事情。
儿孙成家后,两老互相依靠照顾对方,没有答应儿孙一起住的提议,依然相伴生活在一起,一日三餐都是两人独自解决。
多年以来,天亮时陈祥国就会起床,叫醒妻子一起做早饭,然后出门散步。“她切菜、生火,我负责炒菜。”一边说着一边牵着妻子的左手,陈祥国看着妻子,“她是左手切菜的,以前她身体好,给我炒菜,现在老了我来炒。”
81年风雨,两人所经历的足以成书,遇到分歧和问题谁做主?“基本上都是商量着来,很少吵架。”说完后,陈祥国悄悄看了一眼身边的妻子,“但是,她都听我的。”
临别前,方子荣坚持要起身相送,一旁的陈祥国拉着老伴递过拐杖,“就走到门口,他们找得到路。”

雁江百岁老人近百人6孝道文化已传承2000余年
2013年,雁江区被中国老年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成为全国第34个,全省第3个长寿之乡,造就了雁江又一张璀璨的城市名片。雁江区老龄办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雁江区110万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约23.5万,80岁以上38463人,90至99岁3325人,百岁老人达95人,最年长者111岁。
好山好水好环境是雁江人长寿的基础,当地森林覆盖率达25.82%,气候舒适宜人。境内一江七河十八溪,庞大水网给农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雁江区“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先有西汉时期 “王褒伏墓,怕惊母魂。”的孝子、书法大家王褒,后有“全国孝敬亲老之星”“传承忠孝文化、践行六个老有”的砖瓦厂工人、土家儿女谭小林。所以当地也盛传一句话,“古出孝子,今出寿星”。
被评为“长寿之乡”后,雁江区从健全机构、推进长寿工程、倡导敬老尊老理念等多个方面着手,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悉,从今年1月起,对于雁江区80-89岁的低收入老人,将由区政府给予每月50元的生活补贴。90-99岁的低收入老人以及100岁以上的低收入老人,则按照前年制定的政策不变,由区政府分别给予每月100元、200元的生活补贴。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