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集中调侃第一批90后”背后的社会心态 (Read 102 times)

member
Activity: 61
Merit: 10
最近网络上涌现出一大波关于“第一批90后”的爆款文章,诸如“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已经秃顶了”、“第一批90后正在经受中年危机”、“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第一批90后开始成了孤寡老人了”……
曾经,90后风光无两,他们被誉为“有个性的一代”、“新新人类”、“互联网时代小鲜肉”,可谓一出生就风华正茂。这些年,我们看到的是,舆论在如何吹捧90后创业成功、如何成为最年轻博导、最年轻科学家……这简直让70后、80后无比羡慕。
本来,90后的成长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们就是与众不同的一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初,90后嘲笑70后没有干劲、嘲笑80后被房贷压断了脊梁。如今,90后却被嘲笑中年危机、被嘲笑开始秃顶、被嘲笑婚姻失败。其间社会心态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过,掐指一算,最大的90后,今年已经27岁了。27岁,在很多人眼里是一道坎。
27岁,是中国未婚女性被称为“剩女”的初年。早在2013年,就有调查文章中写道:“超过27岁?没结婚?女?在中国,你已经被公然贴上了‘剩女’标签。”(2013年2月23日财经网)27岁,也是一些年轻人开始还房贷的元年。在全球各地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的调查中,中国北京的青年以27岁的年龄荣登最小年龄榜首。(2016年5月23日中国经济网)
所以,27岁的最大90后被拿出来说事儿,并不奇怪。27岁,这个年龄似乎就是一种标签——— 虽然刚刚过了25岁,却眼看要迈向三字头。在一些人的眼里,已经不再年轻。
互联网时代,对年轻人有一种畸形崇拜,似乎一切与年老、衰败有关的词与物,都该退出历史舞台。而已经27岁的第一批90后,显然,在舆论的眼里已经不再年轻,他们也要经受“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命运了。
以往的传统中国社会,老人无疑是家庭中的权威。即使一个老人没有多少文化,凭借民间传说、生活经验,也能疏解矛盾、教育子孙。
但在互联网时代,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是年轻人向老人学习,现在却是老人在向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强的年轻人学习。像玩微博、微信、网购、网游、移动支付、出门滴车……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产品,早已超出了老人家的生活经验。看看每个家庭中,不都是年轻人在向老人传授怎样使用这些产品的经验吗?
学习模式的转变,带来的是心理优势的互换。逐渐地,我们的社会也在由一个崇拜老人的模式转变为崇拜年轻人的模式。当然,这种情况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在任何一个与传统生活方式告别的时代,都会出现这种声音。
陈丹青就认为,“‘青年崇拜’也是情有可原,我相信大概是从梁启超那个《少年中国》就开始,因为所有当时激进的知识分子都认为中国老旧、顽固,就是没希望了,所以希望在年轻人。”五四干将之一的钱玄同甚至说过,“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这话,比一些人前几年“跪舔”90后小鲜肉还要狠。
但毫无疑问,我们今天对青年人的崇拜、对衰老的厌弃,已经到了畸形的程度。如果年轻,那什么都好说,你会被所有溢美之词所覆盖;一旦超过舆论眼中的年龄红线,比如说27岁,那不好意思,分分钟被抛弃。今天90后的命运,是昨天80后的重演,是明天00后的未来。
然而,人人都会老。没有长生不老的年轻人,年轻人总会步入中年、老年。何必非要打击那些不再年轻,却随着岁月流逝,而不断成熟的面孔与灵魂呢?
王小波40岁才开始写小说,“梵高奶奶”70多岁才开始画画。有的人可能天生早慧,但有的人却注定大器晚成。让每一个人在自己每一个年龄段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一个美好、温和的社会应有的样子。
而年轻人也千万别误以为,所有的吹捧都是善意。我始终认为,讨好年轻人最起劲的,恐怕还是那一帮与互联网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商人。如此吹捧小年轻,无非是看中年轻人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消费潜力巨大,最容易从他们口袋掏出钱来。
而那些捧年轻人、痛骂油腻中年的爆款文章,又有多少不是来自对流量与广告的渴望?甚至不排除,这次集中痛骂第一批90后事件,就是一群熟谙网络操作的90后小编,在蹭热点与流量?
年轻人当然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但关键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都是一代人站在另一代人的肩头,逐级实现的。没有人一口吃成胖子,也没有人能拔着头发离开地球。对年轻人过度、畸形的吹捧,最好适合而止。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