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民族资产解冻骗局名目繁多 涉案金额最高达9551万 (Read 121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26
Merit: 100
“我今年已经120岁了,在90岁的时候死过一次,现在又复活了。”2016年4月,江苏盐城市民温某接到了一个这样的电话。
电话那头,这个“死去活来”的人自称原国民党高官,宣称2016年年底将有一笔民族资产解冻,现需募集3万会员,每人出资200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民族资产解冻后,每个参与者可以拿到100万元分红。
这是江苏盐城警方2016年11月办理的一起“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中的细节。但温某没想到的是,电话里100多岁的所谓“高官”,只是1988年出生的嫌犯夏某某及其同伙扮演。
相似的骗局流行了数十年。澎湃新闻查阅相关新闻发现,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就多次发文,要求坚决制止收兑伪币等打着“资产解冻”旗号的活动。而据澎湃新闻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2011年以来的判例,69起“民族资产解冻”案遍及全国20个省市区,骗局依托的所谓“组织”不断变化名称,诈骗套路也在借助网络升级,受害人数激增。
这个老套而荒诞的骗局为何仍然吸引大量人群参与并被骗?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在分析这类诈骗犯罪的特点时说,案件受害者多是中老年人,对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了解不多,而诈骗嫌疑人利用受害者以小博大的心理,伪造国家公文故作神秘,使受害者深信不疑。此类诈骗案件近年来增多,主要是因为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这类犯罪传播面迅速扩大,受害者激增,公安机关对此非常重视,将继续保持对此类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链条打击违法犯罪人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同时提醒,所有涉及“民族资产解冻”的项目都是虚假骗局,切勿相信,发现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69个判例遍布20省份,诈骗“组织”名目繁多
澎湃新闻记者输入关键词“民族资产解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到与之相关判决书及裁定书69份,判决时间跨度从2011年2017年,其中2014年至2016年的占比约为80%。
这些案例分布在全国20个省份,其中广西、浙江、湖南居多,属于“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件多发区。69起案件涉案人员近百人,这些人基本处于无业状态,文化程度多在小学、初中阶段,其中,26起案例中的罪犯是初中或小学文化。裁判文书中直接标明被告人以农民身份参与作案的有19起,占比超27%。从被告人性别分布来看,69起案例中明确标明为男性的有46起,占比67%。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