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腾讯已经开始挖角 人工智能BAT“三国杀”愈发激烈 (Read 141 times)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0
  腾讯今日宣布,聘请原百度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张潼管理其人工智能(AI)项目。此举展现出腾讯打算在AI领域大干一场的野心。加入腾讯后,张潼将担任腾讯AI实验室主任,带领一个由250名研究员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这四个垂直领域。目前,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巨头都已加入了人工智能的战局。相对于百度阿里,腾讯在人工智能的起步要晚一些, 华尔街见闻整理了腾讯近两年来是如何开发人工智能的: 2016年9月22日, 腾讯宣布成立AI实验室,进行AI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实现。同时,宣布正式推出机器人开放平台,将腾讯的计算机视觉等AI核心技术共享给伙伴。    2017年3月19日,在东京落下帷幕的第10届UEC杯,来自腾讯AI Lab即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绝艺”获得冠军。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低调甚至默默无闻的腾讯,依靠这款产品向外界宣示了对AI的探索。    最近,腾讯表示,公司聘请了原百度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张潼管理其刚刚起步的人工智能(AI)项目。此举展现出腾讯打算在AI领域提高竞争力的雄心。 百度则属于人工智能方面的老人了,早在2013年李彦宏就已经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据雷锋网整理, 百度的人工智能这些年的历程包括: 2013年是百度人工智能从规划到落地的一年,当时百度的主要精力在于组建AI团队,其先后在中、美两地设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这包括,在2013年1月,李彦宏带领成立了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2014年是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大胆试水的一年,不仅大力研究底层基础技术,同时先后推出多款消费级产品。 这包括2014年5月,吴恩达重磅加入,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成立 。    2015年,百度的人工智能饱受外界质疑,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核心成员离职潮, 另一方面,百度在2014年推出的一系列消费级AI产品在市场上并不成功。因此,在2015年百度砍掉了部分产品线,减慢新品推出速度,把精力集中在几个核心领域重点突破。 2015年的百度大事记包括:推出机器人助理"度秘"等 。    2016年可谓是人工智能元年,国内各大公司均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足够多的资源,相关产品也开始崭露头角,百度在三年里积累的优势开始逐渐减小。 百度也在今年尝试走投资并购路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百度在2016年先后投资了金融科技公司 ZestFinance和 激光雷达公司 Velodyne LiDAR。    2017年,前微软副总裁陆奇重磅加盟百度,不久后吴恩达离职。  而针对阿里,尽管我们很少听到阿里人工智能的提法,但阿里云的名头却几乎是众人皆知。实际上,阿里云的很多产品就是阿里人工智能的落地产品。据雷锋网,阿里的人工智能属于阿里DT体系,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整个电商网络下共生。  尽管我们很少听到阿里人工智能的提法,但阿里云的名头却几乎是众人皆知。实际上,阿里云的很多产品就是阿里人工智能的落地产品。据雷锋网,阿里的人工智能属于阿里DT体系,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整个电商网络下共生。  据雷锋网等梳理,阿里的人工智能目前已经走过了这些路:    早在2012年阿里就开始汇集一批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团队,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储备,但直至2015年才开始在媒体崭露头角。  2015年阿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动作除了推出DT PAI平台比较有代表性外,其他举措均较为保守,缺乏特色产品。     进入2016年,阿里逐渐抛弃AI产品头上的“云”背书,直接用“人工智能”给产品定位,直接与百度等公司展开正面交战。 而且推广力度甚至大于百度和腾讯,今年阿里每次推出人工智能新品后,都会让其在大众媒体尤其是娱乐节目中抛头露面。其2016年的人工智能大事包括: 小Ai成功预测出《我是歌手》结果, 图中文字识别准确率获世界第一等。    2017年3月9日,阿里巴巴技术峰会上,阿里推出“NASA”计划,面向未来 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马云同时点名了五大技术: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和生物识别。  总体而言,百度在人工智能具有先发优势。 媒体分析称,在失掉移动互联网的机会、O2O战略不见起色后,百度坚定地扛起了人工智能的大旗。但腾讯和阿里巴巴也伺机而动。     艾瑞网分析称,如果说百度的AI战略是主动出击,那么腾讯和阿里巴巴的AI尝试则是防御性武器。他们选择了相对稳妥的方式进入,利用AI来提升公司自身业务以及帮助上下游合作伙伴,去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