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雷军在印度产品发布会上短暂的英语演说在网络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人们开始找出刘强东IPO酒会致辞和马云德国汉诺威演讲并且在他们中间进行比较,甚至有人毫不掩饰的批评和嘲笑雷军拙劣的口语。因而笔者想说说这些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开展业务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CEO们的英语。
他们为什么不需要学英语:Generation X的语言风格与学英语的难度;有些人本来英语就很好;目前发展重心在国内尚且没到时候。
在目前所有的开展国际业务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几乎过半数的CEO都是出生于1965—1980这个年代,套用国外的一个概念,这些人都是Generation X,也就是X代人。X代人的语言环境是高度本地化的、口音化的,同时他们的英语教育远不如后辈的英语环境好。这个背景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CEO英语很不好”这个问题。虽然X代人的CEO之中有些人本来就是英语专业或者曾经职业生涯中大量接触过英语例如马云、罗永浩、俞敏洪(如果新东方算是个互联网企业的话)等,这些人的英语本身在其年轻时代就经历了系统的学习而基础牢固,所以这些人英语自然很好。
说回X代人的语言环境,因为缺乏英语环境和英语学习资源,这些像雷军、刘强东这样的CEO直到开展了自己的公司之后也没什么机会要用到英语,所以英语水平羸弱是自然的,并且对于他们来说,想要学说一口至少流利英语的难度很大。有人说马克扎克伯格前后两次来中国访问所表现出的中文水平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实没错,但是首先要考虑到第一他的妻子以及妻子的家人都是华裔,这为他学习中文提供了便利,第二马克扎克伯格是X代人之后的Y代人,由于语言资源在互联网中触手可及,对于新语言的学习速度要更快。
还有一点就是,用一句古话说“时候未到”,这些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开展国际业务并且不断地加大了对国外的投入,但是国内的业务始终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也许未来中国业务达到饱和再也没有增长的势头,那时候这些CEO也会被时势所迫努力学习英语以便监督和开展部署国际业务。
他们为什么需要学英语:“流利英语”的加成Buff;国内用户崇拜;开展国外业务的亲切感。
如果语言的技能能够被抽象成为游戏中的增益效果Buff和减益效果Debuff,那么笔者主观的将它们进行一个分类:
Buff:流利的英语、流利的普通话、
正常:流利的中文(可以带方言)
Debuff:蹩脚的英文、方言太重使人听不懂的普通话
那么一口流利的英语对于一个中国人,不单单是CEO,来说就意味着增添这个人的个人魅力并且体现这个人的个人能力。
进一步讲,说出流畅的英文甚至可以提高国内用户的崇拜程度,为什么?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对于中文的认可度远低于对英语的认可,因为英语所承载的文化、科技等等方面其水平都稍微甚至很大程度超过中文文化,电视剧电影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就算是四级证书没有拿到的大学生也能在豆瓣上吐槽某一部电影的字幕翻译的很烂或者中文配音多么的别扭。
所以相比起听已经听腻了的中文,听到英语会使这些人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和新鲜感,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是说不出流畅的英语的。这种现象成为媚外也好如何也罢,看每个人怎么理解。
其次,国内的互联网风气是喜欢造神并且崇尚造神,那么在这个背景下如果某一个CEO能够哪怕在某种场合下讲出流利的英语而被大家所流传开后,这个品牌的粉丝会对这个CEO产生一定程度的崇拜,这同样对这个企业是一种好处。换句话说,粉丝对于一个能讲流利英文的CEO的崇拜程度几乎必然高于如果他只讲中文。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CEO的英语水平和这个品牌在国外的认知程度是有一定关联的,虽然这个品牌的海外团队一样可以做这些营销宣传等等的工作,但是如果CEO亲力亲为,并且用国外的人他们自己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流畅的沟通,会让他们产生这个品牌非常重视我们国家的积极心态,继而帮助提升了这个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
最后,对于他们会不会花时间学英语的问题,笔者只想用“他们想不想在世界的媒体面前自信的说出一口流利的骚气的口语?”这个问题来铺垫,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这些具有野心的CEO们不会满足于用翻译来与越来越频繁的外媒和国外团队的沟通,用一句不是很恰当的话来形容这些人:“勤者多捞,贪者永远嫌少”。也许下一次他们再张嘴,会让你大吃一惊也说不定。
结论:
1 如果你因为雷军或者刘强东的英语太差或者你的英语目前在他们之上而嘲笑他们,没问题,但是你要做好三到五年后他们的英语水平远超过那时候的你的心理准备;
2 当下成功者的共同点之一是善变和学习能力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只有努力的学习才能提供用来变化的量变积累,可惜绝大多数人只看到他们的善变而已。
作者:凯铭 | 来源:iDoNews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9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