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隐私保护
我们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介绍过,在斯诺登披露 NSA 棱镜计划的时候,DuckDuckGo 流量飙升,此事件可以说是一次绝佳的营销,人们愈发重视隐私安全问题。与绝大多搜索引擎不同,DuckDuckGo 默认情况下不记录用户 IP,也没有搜索 cookie 跟踪用户。用户点击 DuckDuckGo 搜索结果上的链接时,目标网站也看不到用户使用的搜索词,DuckDuckGo 甚至还配备了自己的 Tor 出口中继,帮助 Tor 用户提高搜索性能。
2. 搜索质量
我们在 Google 和百度中搜到的东西是不同的,而在 DuckDuckGo 中搜到的与它们也是不同的。这都是“过滤泡泡”(The Filter Bubble)的原因。这个概念是指,各种互联网服务根据用户在网上的行为(如搜索、点赞、消费记录等)推送个性化定制的内容。比如,你和你的朋友同时搜索一个关键词,得到的内容很可能是不同的。这种用户导向型的设计看起来能让公司和用户都受益,但是正如 Eli Pariser 这本书中所说,它存在一些风险,可能用户自己从未意识到。
比如,当人们接受到的信息全都是定制化的,也意味着真实世界的全貌可能不会被看到,人们的观点也倾向于变得单一甚至狭隘。而搜索引擎由于看到用户很高的点击量,可能高估自己对用户的理解。总之,当人们在过滤泡泡中走向趋同,最终可能导致与互联网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相悖。
而在 DuckDuckGo 这个介绍页面提到,这个搜索引擎是不设置过滤泡泡的。
3. 页面设计
从上面的图片应该可以直接看得出,DuckDuckGo 的页面比 Google 干净很多,对关键信息(如维基百科的介绍)的显示给出了较大的空间。如果用户添加如
此前我们还介绍过另一个叫 Magi 的搜索引擎,是一个自然语言搜索引擎+知识图谱服务,为用户直接提供答案而非网页链接。
4. 个性设置
从字体、颜色、甚至头条显示空间的大小都可以自由调整,把字体调成 Helvetica Neue 什么的,大概是设计师的刚需吧。
5. 即刻搜索
Google 当然可以即时显示搜索的天气、翻译、算术等等,但是在 Tom 看来,DuckDuckGo 把这件事做得更为精细,用户体验更好。比如,SoundCloud 提供的搜索歌曲直接播放功能,以及下图所示的 Forecast.io 提供的天气查询功能和秒表功能等等。
6. !bangs(Google 传送门)
但是我们无疑还是需要 Google 的。最后,DuckDuckGo 提供了一个将用户送往 Google 的直接通道,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如!g就会连接到 Google 搜索,输入!maps 去到 Google Maps。
无论这算不算叫板 Google,DuckDuckGo 是为国外用户提供了另一种搜索的可能性。不过,估计叫板百度应该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