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暴涨背后,IOTA 和 EOS 做了些什么? (Read 79 times)

member
Activity: 63
Merit: 10
December 15, 2017, 09:14:29 PM
#3
在验证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节点变少了,处理事务的时间也就相应变短了。
member
Activity: 102
Merit: 10
它并不约束所有节点以链状的结构连接,节点间的连接方式只要没有循环路径即可。
newbie
Activity: 32
Merit: 0
在过去两周时间里,受比特币市场狂热的影响,不少竞争币也后来者居上,呈现出惊人的涨势。IOTA:十二月的第一周,24 小时最大涨幅超过了 100%;EOS,从昨天开始 24 小时最大涨幅达到 47%,并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暴涨背后,IOTA 和 EOS 做了些什么?





IOTA: 区块链 3.0,物联网+DAG
2014 年,IOTA 通过众筹开启了其数字货币的生涯,2015 年开放 ICO,当时它的价格约为 0.001 元人民币。上周,据 coinmarketcap 数据显示,IOTA 一夜之间上涨 100%,最高价格达到 5.55 美元,约合 36 元人民币,三年它翻了近 36000 倍,其市值也一跃从之前的第九位上升至了第四位。

简单来说,IOTA 是一个为物联网而设计的新型交易结算和数据转移层。但其背后的技术并非区块链,而是一种名为 “Tagle”的模型。这是一种可扩展的轻量级分布式分类账技术,与区块链的链状结构不同,“Tagle”使用的是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DAG)的网状结构,使之可以实现零费用价值转移。

2016 年 11 月,IOTA 正式发布主节点代码,并启动主网。

“Tangle”模型:不依赖矿工挖矿,实现零手续费

“Tangle”模型实际上是一个节点集合,它并不约束所有节点以链状的结构连接,节点间的连接方式只要没有循环路径即可,也就是所谓的有向无环图(DAG)技术,在计算机领域这种技术通常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而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比特币区块链依赖矿工挖矿和手续费高等问题。

在 IOTA 的共识机制当中,开发者们删除了依赖矿工挖矿的过程。如果说中本聪将比特币区块链中的节点都假设为“逐利的”,为了获得奖励而打包交易,从而起到维护区块链安全的目的,那么 IOTA 的设计者则将 Tangle 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假设为“希望自己的交易尽快得到确认”,从而驱使他们来参与验证,维护网络安全。

在 IOTA 交易过程中,发起交易的一方首先需要构建交易集,并输入签名;然后通过本地 tangle 计算出任意两个能够对你的交易进行验证的交易过程,并添加到交易集中;最后,对交易集中的每笔交易做少量的 POW,使每笔交易获得一个初始的 nonce 值;然后,交易发送方就可以向相邻节点广播交易,等待其被网络接受。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试图向 IOTA 网络中添加一笔交易时,需要首先找到两个没有确认过的交易,验证其有效性(贡献 POW 计算),然后将自己的交易指向这两者,并发送到网络中,再由后来的交易进行验证。可以看出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用户都将进行一定量的 POW 过程,因此没有专门的矿工,所以也就可以做到零交易费用 。

量子安全:一次签名技术

IOTA 使用了 Winternitz 一次性签名技术,即每个地址都拥有一个独立私钥,每个地址只能产生一次花费。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泄露私钥的风险,但与此同时也为交易者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因为当你发出一笔交易而没有得到确认之前,你无法进行第二笔交易;而对于物联网设备而言,一次性签名反而减少了运算量。

三进制算法

在 IOTA 中,所有的地址格式、交易格式和哈希算法均采用三进制的方式。虽然有理论证明,三进制的 CPU 比二进制的 CPU 具有更好的能效,但是目前,三进制 CPU 仍处于实验阶段,因此 IOTA 的代码实现也需要先将三进制准换成二进制运行,然后在转换会三进制。

所以这一特点,既是 IOTA 的一项创新,也是其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大量的转换过程中,导致执行效率较低,内存占用较高。

目前,IOTA 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无论是其技术还是市场,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今年 9 月,麻省理工学院的 DCI 实验室发布文章表示在 IOTA 的散列函数中发现了“加密漏洞”,随后其价格下跌了超过 15%;11 月 28 日 IOTA 基金会宣布与他们微软、富士通、思科、三星以及另外 20 多家公司达成合作,将为物联网推出了首个可公开访问的 Marketplace 数据市场,随后 IOTA 价格翻倍,市值也一度停留在第四位;然而昨天下午 IOTA 发文澄清,并未与微软正式合作之后,其价格应声下跌超过 5%。

截止出稿前,IOTA 市值约为 110 亿美元,排名第六位。最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落地能否战胜“不确定性”,推动其价值进一步上升,还需要拭目以待。

EOS:对标以太坊的商业分布式应用平台
今年 5 月份,在“2017 共识大会”上,比特股和 Steem 的创始人 Dan Larimer 公布了 EOS 项目。当时他们表示, 这是一款专门为商业分布式应用而设计的区块链操作系统,能够为智能合约提供并行处理,并实现异步通信和建立去中心化组织等操作 。

今年 9 月份,他们发布了 Dawn 1.0 release 版本,实现了合约开发功能,并向用户提供了智能合约的基本 API。12 月 4 日,EOS 团队又发布了 EOS.IO Dawn 2.0 测试网络,实现了 P2P 网络代码、Wasm Sanitation 与 cpu 沙盒、资源使用追踪/比率限制、源输入测试以及区块链间通信等功能。



最近,受到韩国最大交易所 Bithumb 上线 EOS 的影响,其价格一路飙升至近 50 元人民币,市值接近 40 亿美元,排名上升至第 11 位。

比特股和 Steemit的 石墨烯框架(Graphene)

EOS 的创始人 Dan Larimer 同时也是比特股和 Steem 的创始人,在项目成立之初,他就曾表示过,BitShares 和 Steem 项目的同事将协助完成 EOS 底层代码的编写和审核工作。

因此, 目前看到的 EOS 版本则采用了以上两个项目所使用的石墨烯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它使用了 DPos 机制,这一点也符合其在白皮书中的描述。DPOS 机制不同于工作量证明机制需要依靠“矿工”用工作量来验证区块,他通过社区成员投票选举产生“证人”,并把验证交易的责任转交给他们,每个用户的投票权重则按照用户持币占系统总量比例计算。这样一来,在验证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节点变少了,处理事务的时间也就相应变短了。



并行智能合约

目前,EOS 发布的网络依然是基于单线程的智能合约处理,但其官方发布的发展路线显示, 他们将于 2018 年正式开启多线程智能合约处理的开发工作 。其区块结构已经预先定义,因此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他们将不会采用硬分叉的方式进行升级。

上个月底,EOS 团队公布了一个为开发人员而设计的,可以公开构建并测试其分布式应用的测试环境:EOS.IO 单线程应用程序(EOS STAT)。据了解,这个平台模拟了 2018 年 EOS 的运行环境,经过测试显示,这个单线程处理器的出块时间从之前的 3 秒减少到了 1 秒,交易处理速度超过 1000 笔每秒。有研究人员透露,他们正着手在这个测试环境中添加一个多线程测试网络 Testnet(MAT),预计将在 2018 年 6 月左右完成,并投入使用。

对于 EOS 而言, 并行智能合约执行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其效率,还能够降低其执行智能合约的成本 ,但是要彻底实现这一功能,似乎还需要一些时间。EOS 团队表示,接下来的六个月他们将持续地进行测试和 debug,以提高区块链的稳定性和性能。

对于每一种数字货币来说,用户是发展的动力,而技术是其生存的基础,用户的数量决定了其价格能达到多高,技术的发展则决定了它能够走多远。

所以无论是 IOTA 还是 EOS,一时的价格涨跌并不能作为其成功与否的标准。当 ICO 的泡沫散场,最终到底是昙花一现的繁荣,还是能够继续生存,要看的就是他们的技术,以及实现技术的能力了。

而这一点,对于最近正在兴起的 IFO 和 IHO 似乎也同样适用。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