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豆瓣,被PM绑架前行 (Read 288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476
Merit: 250
May 21, 2015, 02:02:09 AM
#1
首先说,豆瓣是一个烙印特别明显的产品,它的定位导致它无法成为一个可以被大众所接受的东西,例如,李志和凤凰传奇。

它的特色在于,凭借较高的用户门槛保证了内容和社区的活跃。这种门槛不是靠几个硬性指标把用户挡在产品外,是个人都可以注册豆瓣,而是依靠用户自身的条件和意愿主动去挑选。

拿豆瓣小组为例,有数十万个小组,这些小组只能通过搜索才能找到,如果你不是某个圈子里的人,你也许都没听过这个小组,这就保证了内容相对的高质量,而基于共同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的用户则会主动提供内容,保障社区的活跃度。

不过无论用户如何提供内容和活跃,文艺始终比较小众,尤其在移动端上,豆瓣的表现也许没有那么亮眼,比不上百度贴吧,比不上陌陌之类的,但是豆瓣的失误不在于大方向错了,而是移动端的用户体验做的不够好。

我觉得社区类或者社交类的产品一味的追求用户基数不见得是一种好现象。我觉得这类产品应该考虑的是,单个用户的价值,首先应该想的是如何充分挖掘现有用户的价值,而非盲目的去扩张,拉低整个用户群的价值。

这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用户群价值越低,只能去拉更外层的用户,从而再次稀释用户价值。还不如,保持一贯的高质量,毕竟豆瓣电影、音乐、阅读等都有非常大的挖掘潜力。

而一旦豆瓣丢失自己的特色,豆瓣电影、音乐、阅读和其它产品还如何做有效区分?郫县电影?郫县音乐?郫县阅读?有没有感觉一股浓浓的城乡结合部风格?

在天涯、新浪等沦落的今天,豆瓣能存活到现在已经证明豆瓣现在的模式起码不是失败的,它是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应该是从使用体验上的改变,而非变得从众,盲目的去扩张,去迎合新用户的口味,说难听点叫“邯郸学步”,最后还丢了自己的特色。

比如说,最近豆瓣把非常有特色的“豆邮”改为让人无力吐槽的“私信”。很难想像,阿北竟能干出这种事来,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感觉完全从一个小清新变成了一个大LOWB。

据传,这次改动是豆瓣换了一个新的PM,还是一个没玩过豆瓣的PM,我觉得这是阿北的一个失策,用户体验固然重要,但是用户体验不是靠改名字来实现的呀。

就如同微软的移动部门一样,把Windows Mobile改成Windows Phone、又改成Windows10 ForPhone,现在又改成Windows 10 Mobile。尽管多数人倾向,Windows Phone更深入人心。

豆瓣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尽管绝大多数用户已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是豆瓣官方仍然用一堆可笑的说辞给自己错误的行为开脱。也许在PM看来,用户都是一群跟疯狗,他们才是追求产品极致的人。

作为豆瓣用户,我们理解豆瓣在移动端的想法,毕竟作为一个产品,一个公司,它最终目的肯定是商业的变现,作为用户我们也理解,但是,作为一款有想法的产品,当这款产品逐渐丢失自己的特色,它的商业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要那么多用户又能如何?门槛低了,大量各种用户图新鲜感来了,新鲜感过去了,出了个新的产品又走了,反而以前的社区气质也没了,老用户也没留下来。天涯、猫扑的例子还不够明显吗?!

作者:科技快评段子手 | 来源:iDoNews 专栏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