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Author

Topic: 比特币会是黑天鹅事件吗? - page 4. (Read 3928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266
Merit: 250
May 24, 2014, 05:51:30 AM
#14
世界不再是原来的样子。2008年11月1日——是新纪元的开始。
sr. member
Activity: 294
Merit: 250
May 24, 2014, 02:43:18 AM
#13
BTC=互联网革命

我觉得更像是互联网的升级换代
更完美和完善
sr. member
Activity: 294
Merit: 250
May 24, 2014, 02:42:57 AM
#12
理论还挺长的 不管什么说比特币的出现 对世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这是一次革命
革命,一次漫长的革命
sr. member
Activity: 294
Merit: 250
May 24, 2014, 02:42:31 AM
#11
理论还挺长的 不管什么说比特币的出现 对世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这是一次革命
同意,革命正在进行中,谁阻挡,谁都将是笑话
这个世界所有的时间都可以称为黑天鹅事件不
full member
Activity: 154
Merit: 100
May 24, 2014, 01:43:37 AM
#10
理论还挺长的 不管什么说比特币的出现 对世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这是一次革命
同意,革命正在进行中,谁阻挡,谁都将是笑话
full member
Activity: 231
Merit: 250
May 24, 2014, 01:15:20 AM
#9
理论还挺长的 不管什么说比特币的出现 对世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这是一次革命
newbie
Activity: 28
Merit: 0
May 23, 2014, 06:39:34 AM
#8
互联网之后的大事件。
hero member
Activity: 490
Merit: 500
May 23, 2014, 04:55:02 AM
#7
BTC=互联网革命

我觉得更像是互联网的升级换代
hero member
Activity: 490
Merit: 500
May 23, 2014, 04:54:26 AM
#6
黑天鹅效应适用于任何事物
legendary
Activity: 896
Merit: 1000
May 23, 2014, 04:51:55 AM
#5
BTC=互联网革命
不是这样说的吧 比特币更像是基于互联网的支付系统革命 而不是革互联网的命
newbie
Activity: 31
Merit: 0
May 23, 2014, 04:36:24 AM
#4
BTC=互联网革命
newbie
Activity: 28
Merit: 0
May 23, 2014, 04:14:50 AM
#3
我也没看懂。。。
BTC=互联网?
sr. member
Activity: 280
Merit: 250
May 23, 2014, 04:03:49 AM
#2
不知道想说的是什么.............我智商低看不懂
full member
Activity: 154
Merit: 100
May 23, 2014, 03:16:25 AM
#1

“黑天鹅事件”一词指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而这种事件往往改变历史进程。有好的黑天鹅(比如,因特网的意外崛起),也有坏的黑天鹅(比如,希特勒登上历史舞台)。

在中世纪,人们不相信黑天鹅的存在,觉得如果有黑天鹅的话就太可笑荒谬了,所以该词后来就用于比喻意料之外的荒谬之事。今天的俗语“雪球进了地狱——毫无希望”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人们用这条比喻有好几个世纪的时间了,但是直到1700年,人们发现其真的存在于澳洲之后,就不再用这种比喻了。现在黑天鹅是西澳大利亚州州旗的标志。

纽约大学风险工程学的教授Nassim Taleb在其2007年畅销书《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知的未来》中又重新提起了这一熟悉的习语。这本极有影响的书常被财务顾问、风险评估师、首席执行官在估算或者预测不可预知之事时拿来引用。它被称为二战后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Taleb教授而后就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演讲家和讲师。他的理论和其劲敌Paul Krugman是正好相反的。文人相轻,Nassim Taleb好像是很看不惯Paul Krugman的理论。

Nassim Taleb写道:

历史进程在“跳跃”中实现,受“单数、偶然、不可见及不可预知之事”的专制控制。渐进只是人类的范式观点,而实际变化则“总是古怪突兀”。(重点强调)

这为什么重要?

在这个黑天鹅事件中,很多金融专家都输得很惨。而次贷危机摧残了数以千计的商业产业,逼得整个国家都走投无路。公司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有后备计划。灾变事件,无论发生几率有多小,都需要人们提前做好准备。虽然不用准备地特别细致,但人们要问问自己万一发生了该怎么办。因为没有先例,黑天鹅事件无从定义、不可预知,这正是其本质所在。当然,你可以通过了解那些受到坏的黑天鹅事件影响的组织、人们、或者幸存者来学习了解如何处理灾后余波。这种学习可以帮助公司制定策略,使其尽快回复日常、减少破坏。

黑天鹅理论不是预言性的,但Taleb所举的历史上的例子和其“预测不可预知”和“做个有弹性的人”的哲理引来了一大批追随者。Taleb靠投机小概率事件发了家,又靠投资不可能事件大赚特赚。

他的黑天鹅原则的基本宗旨有3条标准。我们列出了这些标准,并据此评估比特币是否符合。

1. 事件是意料之外的

比特币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不需要国家信用担保就能流通的货币。在因特网时代之前是不可能出现这种货币的。除了少量极端的密码学家,这种想法对政府和金融机构来说是荒谬可笑的。因为没法控制这种货币或者停止使用它,更别提认真对待比特币了,到时候想封杀都难。

是否符合条件一:是。

2. 事件具有重要影响。

比特币总值达到巅峰时期时有大约一百二十亿美元,这只是搜索引擎谷歌公司市值的2.5%。当然,如果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知道了比特币并且发布禁令,禁止其金融体系使用比特币的话,会有一大批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团结成紧密的社团来反抗的。有众多政治家、银行家、监管部门、投资者和科学家都把其当作改变世界的催化剂而争先恐后地去了解比特币、控制、使用它或者从中收益。

是否符合条件二:是。

3. 在该事件的第一个实例发生后,会有人放马后炮,好像之前可以预测该事件到来一样。

如果我们回顾下过去的两个被广泛认可的黑天鹅事件,就会发现,我们往往能在事后自圆其说。拿因特网这件事来看,我们知道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个人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预测到个人电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连接起来或者能阅读新闻并不是什么难事嘛。9/11的“专家”事后突然把反美主义和穆斯林世界联系到了一起。他们突然“想起来”几年前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地下停车场的那次未遂汽车炸弹袭击,然后就发现其实预测袭击再次发生也不难啊。

透过历史观来看比特币,会发现它被合理化了吗?我们有足够的交易数据来办一个风险缓解项目吗?可能对这一条标准,我们还无法做出决定。比特币的历史才刚刚开始,现在决定这场浩大的实验结局如何为时过早。

是否符合条件三:待定。

不过一个名符其实的黑天鹅事件倒是为我们带来了比特币:几乎摧垮整个金融行业的次贷危机。错误的政策鼓励了居者自有其屋和低贷款门槛。银行家清楚这一点,但是靠负责出售贷款而发财的这群人哪会管他人瓦上霜?当次级房贷转化为坏债时,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影响了大量的保险代理公司和投资公司。当然回顾历史,我们不难预测次贷危机的发生。要不然要信用报告干嘛?坏债对谁都没好处。任何一个干农活四肢发达的人都能周一一大早穿西装束领带,告诉金融新闻界,“我早料到有这一天了。”

那比特币呢?难道那个发明“比特币”这一措辞的人不应该出来澄清一下吗?Taleb又是对比特币作何感想呢?他在2013年3月20日发了条关于比特币的推特状态:

比特币是个伟大的开始:一种不需要政府支持的货币,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但我对其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也无从断言它是否值得入手。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来建立信心。我只在自己参与的事上发言。如果我投资了比特币,我会探讨这个话题,可我没有投资。

我想更多地了解比特币,不只是认识,而是参与其中……

在2013年5月他在谈及比特币的时候,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比特币要想成功,就要经历被少数政府禁止或者被决策者批判的挫折。否则是不会长久的。

这些话从定义“黑天鹅事件”的人口中说出来好像预示了将来比特币传奇命运。

在2008年万圣节前夕,也就是正当银行体系崩溃期间,London’s BBS新闻网站总结了其历史上被禁的事件。题目是“经济衰退,美国恐惧蔓延”。那晚,地下室一灯如豆,大概是某个偏执狂,某个密码学家坐到电脑前,打开了那个网站:一个晦涩网站中的新闻论坛无声又似无意般地闪了一条新闻,措辞简率,作者不明。

这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帖子名字很容易就被忽略了。名字是这样起的……“点对点比特币电子现金论文”信息显示发布人自称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而论文题目很有意思,叫“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信息系统”。无人阅读,其他密码学家可能忙着穿万圣节服装或者参加什么网络朋克聚会了。第二天虽然还没有人读,但后来终于有人读了这篇论文,消息也就随之传开了。

世界不再是原来的样子。2008年11月1日——是新纪元的开始。

比特币说不定就是我们所期待的黑天鹅。

作者:Mark Rees
翻译:Mobius@比特币中文网
原文:Bitcoinmagazine

转自:比特币中文网

本文固定链接: 三个硬币 | http://www.3-coin.com/2014-05-23/2019/
Pages:
Jump to: